李發軍
(重慶市永川區紅河小學校 重慶 402160)
摘 要:本文從細節教育入手,通過“盡心”于細節處捕捉教育的契機、“盡情”讓關愛和幸福與教育同行、“盡智” 讓教育智慧于細節處彰顯的“三盡”去關注細節,把握細節,從而潤養得“童心之花”恣意綻放,芬芳滿園。
關鍵詞:細節;教育;童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55-01
偶讀《清華附小的德育細節》一書,書中匯集了清華附小老師們在教育過程中的智慧和藝術,書中每行每句無不體現著細節的魅力。細細品味,卻又正合著我校“細節潤養·童心花開”的德育理念,帶著對細節教育的新認識,我開始了我的“潤養童心花開”之旅。
一、盡心,于細節處捕捉教育的契機
觀察不到細節的教育是目中無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細節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在那些貌不驚人,雞毛蒜皮的細節中,浸透了許多足以改變學生一生的教育契機。
記得一個周三的下午,伴隨著下課的鈴聲,班上的孩子們歡呼雀躍著跑出教室,準備去享受課間游戲的樂趣。“嘭”地一聲,不知是誰隨手將門重重地關上了。著急出去玩的孩子并沒有意識到有什么不妥,打開門,在教室外玩得很high。那重重一摔卻始終盤旋在我耳邊,二年級的孩子,該怎么去教育他們愛護身邊的公物呢?
第二節上課時,我這樣對孩子們說道:“剛才下課的時候,教室里一陣哭聲,讓我很難過。”孩子們你瞅瞅我,我瞧瞧你,“老師,誰哭了?” “老師,沒人哭呀?”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 “教室的門哭了,它說孩子們不夠愛惜它” 機靈鬼蔡秉成第一個舉起了小手,“老師,你騙人,門又不會說話” “誰說他不會說話?” 我指著門把手,一臉嚴肅地說,“你們仔細看看,咱們班門的把手,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紛紛伸出了小腦瓜,離得最近的劉洋林最先喊了出來:“有點歪!”“把手為什么會歪?”許多孩子埋下了頭,小聲嘀咕著“我們不愛惜,使勁關門,把手才歪了。”
“門雖然不會說話,卻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我們表示著抗議”我趁熱打鐵,“其實,不光是門,我們坐的凳子,草坪中的小草,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需要我們的細心呵護,只有愛護他們,他們才會成為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好幫手。孩子們,你們想想,我們要怎么做,才能讓它們不會再次哭泣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著急的王浩然干脆跑了上來,做起了示范……雖然這節課的時間被我的“小題大做”耗去了一大半,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我欣喜的發現,以前課堂上凳子挪動的刺耳聲少了很多,孩子們關門時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一點聲響。一次簡簡單單的“小題大做”,把愛護公物的習慣植入了孩子的心里,我想,這樣的“小題“,值得”大作“。
教育不是戲劇,其中少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有的只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細節。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就能看到細節,把握細節,及時潤養,就能讓教育充滿生命的律動。
二、盡情,讓關愛和幸福與教育同行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充滿生機的過程,是享受幸福的過程。面對自己和學生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時,我微笑,我幸福。在付出汗水的同時,我收獲著桃李芬芳,收獲著自我實現,收獲著常人體會不到的快樂與滿足。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的確,愛是治愈學生心靈創傷的一劑良藥。
李詩宇,一個讓人頭疼的調皮鬼,上課講話,做操不認真,欺負同學,幾乎每一個壞習慣都留下了他的影子,讓我和班主任楊老師傷透了腦筋。然而,當我們了解到他父母工作比較忙,幾乎沒有時間管他的學習時,我們決定用愛來溫暖這個孩子,于是課堂上,當他有了一點點進步時,我們會對他大加贊賞,課后,我們會請他做小助手,幫我們收拾教具,當發現他因為父母上早班而忘了給孩子準備早餐,孩子饑腸轆轆地來到學校時,我們會悄悄給孩子遞上一個面包……慢慢地,我們發現,這個孩子的壞習慣在一個個減少,雖然偶爾也會犯錯,但眼中已經少了一絲叛逆。他的轉變,我感受到了關愛和理解對于一個學生是多么的重要。在關愛中,我找到了幸福。
三、盡智,讓教育智慧于細節處彰顯
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需要解決新問題,每天都有鮮活、生動的教育故事發生。這就需要我們懂得用智慧去研究細節,雕琢細節。
記得原來我班里有個叫肖世清的男孩,人很聰明,就是有個壞習慣,上學經常遲到,一到冬天,更是如此。打過手心、罰過掃地,但都不起作用。我暗自著急,怎么辦呢?
有一天早上,我剛走到校門口,就看到這個小家伙也走了過來。肖世清今天沒有遲到,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暗自對自己說,要是天天這樣,該多好!想到這兒,我靈機一動,叫住了他。“肖世清,今天怎么來這么早?”“我今天跟爺爺一起來趕集的,所以這么早”我把手一攤,說道“糟糕!明天不趕集,你肯定又要遲到!”“誰說的?我明天跟今天一樣早!”他有點不服氣。我故意激他“我不信!你敢跟我打賭嗎?”“賭就賭,誰怕誰?”他伸出了小手指……
第二天早晨,我特地早早來到學校,專心等待小家伙的到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已經在等我了。愿賭服輸,我心里樂著,把一個棒棒糖塞到他手里。第三天、第四天早晨,仍然如此,我趕緊趁熱打鐵,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的進步。
再后來,他不用我等了,因為很多時候,他來得比我早。有時他還會站在樓梯口等我,再調皮地來上一句:“李老師,你來得也太晚了吧!”
只是一個小小的“賭約”,幾次微不足道的等待,卻讓一個孩子丟掉了一個壞習慣。我想,這也是教育智慧的魅力吧!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是教育鴻篇巨著的一個個字符,是構成教育大廈的一塊塊基石。讓我們懷揣著幸福孩子一生的夢想,去關注細節,把握細節,做到盡心、盡情、盡智,一定能潤養得“童心之花”恣意綻放,芬芳滿園。
參考文獻:
[1] 梁營章.張華毓.清華附小的德育細節(大夏書系)[M].華東師大,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