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大幅節省核電站保護系統造價及采購成本
【本刊訊】為打破國外壟斷,中廣核集團積極組織研發力量,于近日成功研發出反應性儀與動態刻棒技術,并應用于核電站。
反應性是描述反應堆偏離臨界程度的重要動態參數,針對核電站開發的反應性測量和動態刻棒裝置是反應堆零功率實驗階段的重要測試裝置, 在核電站裝料、倒換料和運行期間,有效監測反應性的變化,是核電站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的重要保障。中廣核集團研發的反應性儀與動態刻棒技術,涵蓋了多項核心技術成果和創新點,涉及小型化結構設計、便捷安全通信、小電流采集、動態刻棒算法等多項學科領域。同時還建立了適應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集成的實施規范和項目管理體系,促進了自主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有效加快核電儀控產業鏈的自主化、國產化進程。目前,該技術已在陽江核電站3號機組的首循環啟動物理試驗上圓滿完成了對比試驗項目,經檢驗,反應性儀各項技術指標均完全滿足驗收準則要求,同時可靠性、噪聲抑制方法、設備便攜性、人機接口優化、自動數據處理等方面有鮮明優勢。
該成果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壟斷,提升了我國在核電站儀控領域的自主化及國產化能力。成果可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研究堆和核電站,為實現機組性能提升的目標夯實了基礎,同時將大幅節省核電站保護系統造價及采購成本。
(王健)
顯著提升國產化纖裝備水平
【本刊訊】為解決國產工業絲生產設備存在能耗高、紡制品種單一、操作復雜、不能紡制細旦工業絲等問題,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積極組織研發力量,于近期成功研制出可用于生產33分特~4400 分特滌綸、錦綸、丙綸工業絲的柔性化紡絲成套裝備。
工業絲在醫療衛生、環保過濾、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均有廣泛應用。我國工業絲發展起步較晚,國內工業絲生產設備市場份額大部分被國外廠家占領,嚴重阻礙了我國工業絲的快速發展。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積極開展國產節能型柔性化工業絲成套裝備技術項目研究,成功研制出可用于生產33分特~4400分特滌綸、錦綸、丙綸工業絲的柔性化紡絲成套裝備,開發了相應的關鍵技術與電氣控制軟件,實現在同一套紡牽聯合機生產線上根據不同工藝要求生產滌綸、錦綸、丙綸不同品種的工業絲,可根據需要生產低縮(LS)、超低縮(SLS)、高強(HT)等不同系列的工業絲,滿足了國內外用戶對高質量、多品種、多系列工業絲的需求。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專家聯合鑒定,認為該項目顯著提升了國產化纖裝備水平,設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劉毅)

實現了硫鐵礦制酸固體廢物的零排放
【本刊訊】為解決硫鐵礦中的鐵在制硫酸過程中轉化為燒渣,嚴重污染環境的問題,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積極組織研發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以“多晶型硫鐵礦同步回收—表面疏水性控制深度精選—高溫過氧焙燒脫硫制酸—直接聯產鐵精礦”為核心的成套新技術。

一是提出了“深度選硫不選渣”的學術思想和全新的技術路線。從“燒渣選鐵”逐步轉為將硫鐵礦燒渣直接作為鐵精礦。二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量子化學計算,并與浮選研究相結合,首次開發了多晶型硫鐵礦表面性質調控與同步回收新技術,實現了多種晶型硫鐵礦的高效回收。三是深入研究了硫鐵礦精選過程中因表面氧化導致的疏水性衰減現象,開發了表面疏水性控制與深度精選新技術,浮選獲得了高品位的硫精礦。四是研發了高品位硫精礦高溫過氧焙燒深度脫硫新技術,使硫鐵礦燒渣全部成為合格鐵精礦。
該成果獲得18項發明專利授權。其中“硫鐵礦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云南省2015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有色金屬共伴生硫鐵礦資源清潔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中國循環經濟協會2015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技術將硫鐵礦從化工礦產拓展為鐵礦資源,轉變了硫鐵礦的資源屬性,增加了我國鐵礦資源量,實現了硫鐵礦制酸固體廢物的零排放。新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對我國硫鐵礦資源綜合利用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宋城)
對重型金屬3D打印制造在核電領域應用有積極意義
【本刊訊】近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與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我國首個ACP100壓力容器筒體試件,標志著雙方向小堆壓力容器3D產品應用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該3D打印試件重400公斤,試件的材料化學成分和基礎力學性能滿足相關國際核電規范要求。
ACP100壓力容器筒體試件的成功打印,對重型金屬3D打印制造在核電領域的工程應用具有積極意義。該技術在核電領域的應用,將大幅度縮短設備制造周期,降低設備造價,提高設備質量和反應堆設備的安全性,為核電裝備設計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國制造2025”構想和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陳珍)

可促進風光發電等產業發展
【本刊訊】近日從常州立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研發的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取得重大突破。經相關部門檢測,具備環保、百萬次充放和不燃、不爆、抗低溫等功能,系列產品即將批量投產。
立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100%回收利用,解決了電池的污染問題。實現了超過一百萬次的安全充放電,且產品的充放電速度是市場同類產品的兩倍。同時,可在零下40攝氏度和70攝氏度之間安全工作。根據需求,超級電容器可以任意并聯使用,以增加電容量。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的批量投產,可以帶動上游石墨及石墨烯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風光發電、智能電網、軌道交通、重工機械及新能源汽車等下游應用終端發展。目前,該公司已完善了首條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生產線,成品率達到98%,年產值2500萬元左右。
(王芳)

為在特高壓輸電桿塔應用提供了支撐
【本刊訊】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完成特高壓交流新型復合橫擔絕緣子電氣考核試驗,特高壓交流新型復合橫擔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為支撐國家電網公司1000千

伏錫盟——勝利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線路桿塔復合橫擔研制工作,項目團隊深入工程沿線,調研了運行環境和臨近線路外絕緣配置情況,在特高壓交流試驗基地組織開展了復合橫擔在模擬運行環境下的覆雪耐壓試驗、污穢耐壓試驗、50%污穢工頻電壓試驗等系列電氣性能考核試驗,成功建立了特高壓等級絕緣設備人工降雪試驗系統,形成了絕緣子覆雪耐壓試驗方法,并基于試驗條件,首次針對1000千伏大尺度復合橫擔絕緣子開展了模擬污穢和大雪綜合作用下工頻電壓試驗。
電氣絕緣考核試驗結果表明,我國自行設計特高壓交流輸電桿塔復合橫擔可以滿足線路運行電氣絕緣要求。該項成果為新型復合橫擔絕緣子在特高壓輸電桿塔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