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石猛 孔憲輝
深化設備綜合管理 提高制藥裝備 水平—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設備管理經驗淺析
本刊通訊員 石猛 孔憲輝
公司概況
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原廣州中藥一廠)是始創于1662年的“中華老字號”企業,隸屬于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由眾多老字號藥店及私營廠合并而成,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吸收合并了廣州中藥四廠、廣州眾勝藥廠(原廣州中藥三廠),在廣州市蘿崗區建立了占地1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基地。
公司已全面通過了我國藥品2010版GMP認證,擁有消渴丸、滋腎育胎丸、安宮牛黃丸3個超億元中藥大品種,以及包括丸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散劑等劑型的100多個中藥品種,擁有100多項發明專利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已成為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制藥行業100強,全國最大的糖尿病中成藥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基地,傳統名優中藥品種保護與生產示范基地,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的教學示范基地。
榮譽稱號
公司榮獲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國制造業信息化應用領先獎、連續六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廣東省藥品生產企業唯一一家獲得該項殊榮的企業)等。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醫藥行業藥品質量誠信建設示范企業、傳統名優中藥品種保護與生產示范基地、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100強、測量管理體系認證3A證書企業、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廣州市清潔生產優秀企業、廣州市環境友好企業、廣州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

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中一藥業)是有著35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由清朝康熙年間(1662年)的保滋堂、黃中璜、馬百良、橘花仙館、李眾勝堂等眾多老字號藥店及私營廠合并而成。長久以來,公司踐行 “噓寒問暖,始終如一”的企業宗旨,發揚“同心、開拓、求實、高效”的企業精神,弘揚具有白云山中一藥業及嶺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通過持續加強、不斷創新,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譜寫大南藥新篇章,成為我國中藥現代化有力的推動者之一。
白云山中一藥業作為全國首批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于2015年完成貫標,2016年經過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估審核組的復審合格。根據公司戰略實施信息化總體規劃,開展了辦公平臺的優化融合。先后實施EHR、防竄貨/電子監管碼、BI、EAM、GRC、數據中國、MES、LIMS等項目,提高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促進了質量和效率。
亮點:一期、二期GMP技術改造建設的順利完成并通過GMP認證,完成了由舊基地到新廠區的搬遷,實現了白云山中一藥業一體化運作
2004年12月,白云山中一藥業總投資18000.14萬元的新廠區中藥生產現代化GMP易地技術改造一期建設工程建成投產并通過GMP認證。一期工程包括三個藥品生產制造部、一個動力分部以及科研化驗樓、危險品倉庫、污水處理站和生活綜合樓等八個單體。生產設備以技術先進的國產設備為主,內外包裝工序采用荷蘭、德國進口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線。鍋爐為合資企業生產的全自動PC控制的燃氣鍋爐,屬于目前國內較先進的環保型鍋爐。冷水機組為美資企業生產的三級離心式冷水機組,機組為計算機控制,采用環保型冷媒。該機組自動化程度高、噪聲小、高效節能。空氣壓縮機為中瑞合資企業生產的螺桿式空氣壓縮機,采用微電腦控制,設備運行過程實現自動上載、卸載控制,節能高效。純化水裝置采用反滲透及EDI系統,整套系統均通過PLC可編程控制器自動控制,生產出來的純化水的技術指標達到要求。
2008年10月, 總投資19653.08萬元的二期建設工程建成并順利通過廣東省藥品GMP認證評審檢查組的現場檢查。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新建制造一部、綜合倉庫、營銷管理大樓。制造一部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機械化制丸聯動生產線和內外包裝自動化生產線,減少了生產過程的粉塵飛揚,同時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生產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綜合倉庫為采用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立體高架倉庫,實現了成品倉儲的全自動化管理,助力推進和實施中藥生產現代化。
一期、二期GMP技術改造建設的順利完成并通過GMP認證,完成了由舊基地到新廠區的搬遷,實現了白云山中一藥業一體化運作。
點評:廣州市設備管理協會秘書長馬盛權

廣州市設備管理協會秘書長馬盛權
近年來,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在國內外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成為國內中醫藥行業的優質企業,與其高度重視設備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設備管理條例,數十年來堅持做好設備全過程綜合管理,把設備管理工作與推動企業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在企業更新換代過程中認真抓好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各個環節,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實行全員參與、責任到崗、考核到人的常態化管理,有力地保證了生產及產品優良的質量。
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還積極采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建立了電子商務、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倉庫等先進設備和系統,提高了企業的效率,增強了企業的生命力。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是廣州地區現代企業中以強化設備管理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和可靠保障的先進典型。目前白云山中一藥業準備投資1.9個億進行三期工程的建設,擴大產能,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
社會科學研究通常被劃分為描述性、解釋性和探索性三大研究領域,不同的研究領域都有自身適用與匹配的研究方法。其中,質性研究方法與定量研究方法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兩大重要的體系(陳向明,2000)。但是,在旅游者行為的研究中,由于旅游現象的復雜性、綜合性與交叉性,研究方法選擇往往具有多樣性與復合性的特征。
亮點:重視QC和科技創新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在保證每年一QC、一科技創新的量的產出基礎上更注重質的提升
自動包裝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效果顯著
消渴丸包裝生產線引進智能化機器人包裝生產,以機器人自動裝箱代替人工裝箱。該機器人自動裝箱線可實現自動開紙箱、裝箱、封箱、打印標簽、貼標簽、捆扎打包和碼垛,投產后每年可節約40萬元,顯著降低勞動強度,有效改善現場生產環境。該生產線與自動裝盒生產線連為一體,由入瓶至裝箱的整個包裝生產實現全部自動化,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是公司向智能化生產升級邁出的第一步。
板裝外包裝機械化生產改造提升質量
通過板裝外包裝機械化生產改造,將以板式產品的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包裝,可大大減少勞動力,提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該項目是新增一條枕包袋裝盒生產線,以自動化裝盒代替目前的手工裝盒。該項目投產后,可將板裝產品的裝盒產量由650萬盒/年提高至860萬盒/年,操作人員由30人降低至2人,每年節約工時費用280萬元。
光伏發電改造彌補用電缺口
在公司實現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在營銷管理大樓、制造部門、科研樓、綜合倉庫的屋面上,安裝多晶硅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并與公司電網并網發電。該光伏發電系統投入使用后每年預計發電量為214966kW·h,可有效地彌補公司的用電缺口,有力保證了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所需的能源消耗。
節能工作實現全方位管理
白云山中一藥業于今年初制定了《2016年節能工作方案》,確定了年度節能目標 。通過節能管理體系開展各項節能工作,把能耗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個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并制定了具體的管理和考核措施、方案,以實現節能工作的全方位管理。

公司于2012年安裝用電數據采集系統,利用該系統開展能耗管理工作,明顯提高了工作效率。針對非電量數據仍需人工采集的情況,今年開展了非電量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測的科技創新項目。該項目采用保留現場儀表,現場采集儀表的輸出信號,轉換成以太網信號就地上網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上網后,通過云平臺實現實時和歷史數據的記錄、存貯、查詢和導出。通過此系統,能源管理人員能隨時隨地在互聯網上任何電腦和手機APP對能耗數據進行查詢,為做好能耗分析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促創新謀發展
白云山中一藥業非常重視QC和科技創新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在保證每年一QC、一科技創新的量的產出基礎上更注重質的提升。2015年設備工程部清新QC小組申報的《降低制造四部細粉碎控制柜的操作時間占比》課題獲得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QC發表二等獎。該項目在制造四部細粉碎1-4室控制柜實施改造,通過設立目標、分析原因、充分討論、收集證據等過程,找到了細粉碎控制柜操作時間長的癥結所在,使控制柜的操作時間大幅度降低,設備自動化程度增強,操作更加便捷、安全。該QC項目因有效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受到廣泛歡迎。
《中一牌安宮牛黃丸GMP技術改造項目》是基于原有安宮牛黃丸生產基礎,通過對制粉車間、制丸車間的GMP改造,添置現代化的自動化生產線、高技術的研發檢測設備及信息化產銷體系建設,實現中一牌安宮牛黃丸生產工藝提升。技術改造完成后,可以進一步擴大安宮牛黃丸的生產能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亮點:認真做好重點設備的選型、安裝、調試、前期管理、運行和技術性能驗證工作,將原有的設備操作說明重新編制為設備SOP,使管好、用好、修好設備走向標準化
認真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
白云山中一藥業在設備配件費用方面嚴格執行2016年設備配件費用考核方案,以設備工程部為主體,指導云埔制造部和動力分部五個設備配件使用大戶的合理支出,保證設備配件費用控制在目標區間。在GRC辦公系統上將申購進行歸一管理,同時按方案分別對各制造部和動力分部設定預警金額、熔斷金額,由專人每月統計配件費用情況并反饋給各制造部和動力分部,使各部門明確目標,并能夠及時監控費用進度,以實時指導和調整設備配件管理工作。2016年1~10月,已發生設備配件費用178.76萬元(占全年費用預算的74.48%),預計可實現比2015年配件費用下降5%~7%的年度目標。
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引入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和TPM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堅持做好三級檢查制度,做好日檢、周檢、月檢工作,設備檢查的結果與月度生產經濟責任制掛鉤。推行維修崗位責任制,根據維修人員各自的特長安排分工,由被動維修轉變為主動維修,維修中提高質量意識,資源整合內部,分工不分家,大大提高了維修水平和維修效率,降低了設備故障停臺時間,2016年1~10月,公司主要設備完好率為96.90%、 靜密封點泄漏率為0.1‰, 多年來未發生重大設備事故。
公司組織專門技術力量,認真做好重點設備的選型、安裝、調試、前期管理、運行和技術性能驗證工作,將原有的設備操作說明重新編制為設備SOP并分解為設備使用標準操作規程、設備清洗標準操作規程、設備維修保養標準操作規程,使管好、用好、修好設備走向標準化。在日常設備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好設備管理基礎工作,做到設備管理有標準、設備操作有標準操作規程、設備運行有記錄、關鍵設備有驗證、設備檔案資料齊全,設備檔案管理工作還通過了企業檔案工作目標管理國家二級標準的驗收。設備管理部門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健全設備管理體系。注重維修及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管理人員及操作工的管理技術水平,促進了企業設備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在各制造部推廣使用計算機輔助設備管理系統,做到資源數據共享,經過十幾年的使用和對計算機系統的升級改造,實現了企業內部的設備網絡管理,向深化設備管理工作邁進了一步。
設備管理工作的帶頭人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率先垂范,第六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工作者、公司副總經理石猛就是設備管理工作的帶頭人。他從事中藥生產、設備、技術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多年,主持過多個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產業化項目。他積極推進設備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指導和審核企業年度設備技術改造、更新及大修計劃,每月帶領設備、安全等部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進行綜合性檢查,通過與職工交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收集職工意見,為做好企業的設備、安全、節能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通過多次技術改造,白云山中一藥業的生產技術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在白云山中一藥業召開,公司的制藥裝備及技術水平受到了與會各國官員及專家的高度贊譽,2012~2014年間,“偉哥之父”默拉德博士、投資大師羅杰斯、越南衛生部長代表團、印尼衛生部長代表團等先后蒞臨公司參觀訪問,并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后公司將繼續做好設備管理工作,為350多年“中華老字號”薪火相傳添磚加瓦,為提高制藥裝備水平,推動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第六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工作者、公司副總經理石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