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友源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訓練模式綜述
黎友源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本文主要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訓練模式為基本出發點,深刻剖析了當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訓練模式存在的問題,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訓練模式的發展對策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汽車;檢修與維修;技術訓練;模式
從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當前國內汽車總量高達1.72億輛,并且每年都在以31.6%的增幅速度快速增長。與汽車數量飛速增長相配套的就是汽車服務行業特別是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為代表的技術服務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加大,而這類技術性人才也成為了當前人才市場的熱點。但是,從汽車服務用人企業的反饋結果來看,當前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人才培養依然是重量而輕質,“質量”急待進一步提高,這主要表現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契合度有待提升,汽車檢修人才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工藝流程更是幾乎處于空白期。基于此,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培養訓練模式就要積極地改變傳統的學科式和碎片化訓練模式,將多種教學和訓練模式與方法有機地融入到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新型訓練模式當中,保證該訓練模式能夠在操作中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學科,它涉及到微電子技術、液壓技術以及相應的計算機檢測技術等學科領域,就這點來看,傳統化的學科式和碎片化訓練模式已經無法有效地滿足著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需求,更無法使其真正地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這些現實情況已經嚴重地阻礙著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核心技能的提高。
1.1 教學資源嚴重匱乏
就當今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發展形勢來看,都普遍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對于學校的實踐工作投入較少,導致現今高職院校的教學設備老舊不堪,部分實踐課程不能正常開展。特別是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而言,由于訓練模式較為特殊,對于實踐環節較為依賴以及設備緊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實訓效果。
1.2 訓練模式分布不合理
對于現今高職院校的訓練模式而言,在課程設置上及其不均衡,汽車檢測與維修應該是涉及眾多學科領域的專業技術,以往的課程設置上僅僅局限于本專業的限制,不能把電子技術、液壓技術以及相應的計算機檢測技術納入到新的課程體系中。另外,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62%的高職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上主要以理論課程位置,很少能把理論、實踐課程融為一體,培養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1.3 教學重點不突出
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涉及到眾多學科領域,具有較廣的知識面,特別是對于一些抽象概念晦澀難懂,再加上教學重點不突出,很難體現出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特點。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訓練教師多數仍以循規蹈矩的方式做驗證試驗,給與學生的動手、思考空間較少,訓練形勢較為單一,嚴重脫離實際需求。另外,對于人才培養模式沒有清晰認識,對于新歷史時期下的辦學理念沒有充分認知,辦學理念的滯后嚴重影響著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等,種種不利因素已經嚴重阻礙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發展。
2.1 加強實訓條件建設
針對現今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嚴重匱乏,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訓設備的投入力度。要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引進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先進專業設備。在校內建立的實驗室要具備一定的仿真職業環境,力保學生能夠實現虛擬車間、虛擬操作,讓學生在校內的實訓中提高專業基本能力。在訓練模式上,對于同一訓練科目,要兼具理論以及實踐教學,有效融合教室以及實訓,互相穿插、形成互補。一方面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有效轉換理論知識到實踐行動,利用生動、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使優質教學資源得以發揮有效功能,切實增強實訓效果。
2.2 優化訓練模式體系
在實際訓練任務中,教師可以適當嘗試采用項目教學法等新穎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程度。隨著學生對于汽車理論知識的深化,逐漸讓學生參與到汽車項目的研發過程中,激發其從書本中獲得樂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等實訓過程中,可以把知識點分為發動機,空調、整車電器和底盤等組成部分,然后教師需要先對重要基礎知識和實驗注意事項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此有較為清晰的認識。隨后布置相關項目任務,依次對項目任務進行討論、查閱資料,寫出各自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并進行相關項目實驗認證。最后,對其整個項目過程中進行評估、總結。
2.3 突出訓練重點
高職院校應該成立專業的調研小組,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發展方向進行實地調研,以市場未來實際需求為指導,明確專業發展方向,進行科學的崗位需求分析,對于學生崗位進行明確定崗、定位。根據現實調研結果,有針對性的對課程進行改革。從圖1中可以看到,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車輛維護保養占據市場需求人才的65%,因此,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一方面加強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的車輛維護保養技能,確保學生在就業選擇上占有絕對優勢,能夠勝任崗位能力需求;另一方面進一步滿足于學生轉崗遷移、未來更廣闊空間發展需求,勝任于市場對于汽車系統故障維修的崗位需求做好充分準備,要加強排除汽車系統故障相關技術的培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汽車檢測與維修訓練模式的項目設計主要在于構建如何解決汽車問題體系。高職化的教學設計正是立足汽車檢測與維修過程中存在的最基本的操作問題進行的。正如我們看到的,一臺汽車的組成來源于眾多的汽車零部件,如果其中每個零部件出現問題,都能夠導致汽車檢修和維護成為一個獨立化的訓練項目。所以,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的訓練就要形成項目化模式。通常來講,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的項目訓練模式要從最切為實際的基本性汽車維修環節入手。在實地實訓的一些汽車維修企業當中可以總結發現,一臺汽車的檢測項目多大上百項。而在這上百個檢測項目中真正出現得以維修的項目卻只有53項。通過統計桑塔納、捷達和寶來等德系基本款車型的一般維修項目可以分析得出,德系車的維修項目只有47項,這47項基本上涵蓋了德系車的總體維修項目。再從這47項中挑選出若干項作為訓練項目的環節就可以保證汽車檢修與維護的訓練模式成本實現最大優化。

圖1 車輛維護保養占據市場需求人才的百分比
在整體化的項目訓練模式過程中,訓練教師要積極利用實際汽車檢修模型,親自動手給學生進行講解,保證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并切實地了解實訓過程。學生在聽講過程中也要積極地進行手工操作,使得自己能夠實際掌握實訓技能的流程。在汽車檢測與維修的項目訓練設計上,要始終將科學化的訓練方法置于實訓的核心地位。同時,積極輔助相關的實訓方式與其進行有效結合。單一化的實訓模式無法充分發揮出現代化汽車檢測與維修的復雜性。因為任何的實訓模式都具被自身特性。比如采用實車教學能加強學生實際修車的真實感采用工藝課為主、示范課為輔的教學形式是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常見維修項目的修理技能;計算機仿真實訓工藝課,能夠在零損耗的情況下進行實訓演練,并能夠直觀生動的展現一些抽象的結構和原理。
汽車檢測與維修訓練模式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專業,兼具理論、實踐性較強的綜合學科。現今社會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需求急切,如何培養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一直是現今高職院校的關注焦點。故而在今后的汽車檢測與維修訓練模式中要不斷推舊出新,培養出適合現今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1]金研.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項目化教學探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33:116.
U472-4
A
1671-0711(2016)12(上)-0042-02
2015-2016年度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項目(編號GZY15C33);眉山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院級教改項目(編號:15J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