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本報記者 屠麗美 趙覺珵 寇杰 ●任重

“阿法狗”程序創始人哈薩比斯
韓國人懵了,一臺機器只用了3個多小時,就將他們的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拉下了馬。吊足了全世界棋迷胃口的圍棋“人機大戰”9日下午在首爾拉開帷幕,谷歌人工智能系統“阿爾法圍棋”(AlphaGo,又稱“阿法狗”)首戰告捷,李世石投子認輸。這是人工智能首次在人類最復雜的博弈游戲中挑戰最高級別的人類選手,電腦超越人腦、機器替代人類的時代果真到來了嗎?盡管谷歌董事長施密特賽前曾宣稱:“無論這場對決孰勝孰負,最終的贏家都將是人類自己。”但媒體已經提出一個嚴肅的話題:“如果機器真的最后獲勝,應該為此高興還是為此發抖?”
“阿法狗”讓李世石感到震驚
此次比賽采用中國圍棋規則。每位棋手各有兩個小時布局時間,1分鐘讀秒3次,每場比賽預計要4至5小時。
當地時間9日下午1時,人機對攻正式開始。一開局就顯得驚心動魄,李世石執黑先行,第一手棋下在右上角小目,顯得不同尋常,而“阿爾法圍棋”一改人工智能高速決策的作風,足足“思考”了1分半才在左上角三三落子。一度“阿法狗”處于領先位置,2小時后,李世石優勢逐漸開始明顯。進行到第3個小時,“阿法狗”后發制人,與李世石形成僵持局面,現場氣氛一度十分凝重。之后李世石出現明顯失誤。在對弈進行到3個半小時后,李世石遺憾地搖搖頭,以執黑186手負于“阿法狗”。
所謂“人機大戰”,其實見人不見“機”。對局中,一名業余圍棋六段棋手扮演“阿法狗”的“眼”和“手”,邊看顯示屏邊替“阿法狗”下棋。“阿法狗”智能程序于2010年誕生于英國,由哈薩比斯等人在英國倫敦創建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維”(DeepMind)開發。2014年,美國谷歌公司收購了“深度思維”。2015年10月,“阿法狗”曾以5比0戰勝歐洲圍棋冠軍、前中國職業棋手樊麾二段。《印度時報》稱,樊麾只是全球第633號選手,與李世石不可相比。谷歌“深度思維”CEO哈薩比斯在賽前曾介紹說,在與樊麾對局后他們又對“阿法狗”進行了改進,此次他們選擇長期穩居世界圍棋冠軍地位的李世石,就是為了進行一次“歷史性對決”。
比賽前一天的記者會上,李世石曾表示,對這次對弈有自信,“但以5比0全勝并不容易”。在首盤告負后,李世石在記者會上表示,對于“阿法狗”有兩點讓他感到震驚。一是其初期布局能力令人驚訝,二是“阿法狗”往往在他感覺雙方都很難下的地方干脆出手。
剩下的四盤對局將分別于3月10日、12日、13日和15日舉行。勝者將奪得100萬美元的獎金。李世石說,雖然首盤有些令人震驚,“但是棋下得非常愉快”,他表示現在的勝率是“50%對50%”,對接下來的對局“充滿期待”。
剛在“農心杯”再次戰勝李世石的中國年輕職業棋手柯潔當天通過微博放話說,“就算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哈薩比斯此前曾表示,他也期待“阿爾法圍棋”能與中國高水平棋手對弈,“比如柯潔”。柯潔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機器已經戰勝人類了。未來幾天的戰局勝負難料,出于人類心態上的原因,計算機的勝算可能會更大,“但圍棋的精髓和文化的內涵還需要人類的傳承”。
韓媒直呼“沖擊太大”
“沖擊太大”,在9日的對局中,韓國直播解說員頻頻出現這樣的表述。韓國MBN電視臺報道稱,這個結果讓此前預測李世石九段將以5比0戰勝“阿法狗”的圍棋界受到沖擊。韓國劉昌赫九段稱,當天李世石有些緊張,與平時相比失誤較多。《韓國先驅報》9日稱,“阿爾法圍棋”這場的表現“比李世石更為謹慎”。除了沖擊,還有惋惜,首爾市民金某對韓國News1通訊社稱,對于這一出乎意料的結果表示震驚,李世石輸就輸在是人類優點也是弱點的感情,被“逮了個正著”。
“這盤棋機器人能贏,確實讓我很驚訝,說明機器人確實能和一流棋手抗衡了”,中國國家圍棋隊領隊華學明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至于接下來的比賽走勢,我覺得這盤棋很能說明問題了。”他說他剛收到棋圣聶衛平的短信:“要重新認識計算機了,絕沒想到能下成這樣”。而在賽前,聶衛平曾對媒體說,他看好李世石,并稱此前輸給“阿法狗”的樊麾“給圍棋界丟了臉”。
“太神了”,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飛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器人現在越算越準,這么下去,“5比0也不是不可能”。1997年,美國IBM公司的“深藍”超級計算機以2勝1負3平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不過王飛躍表示,“阿法狗與深藍是兩回事”,“深藍”與人工智能沒有關系,靠的是硬件的計算力,而“阿爾法圍棋”加入了對局勢的評判,加入了價值網絡,“上次是自動化勝人,這次是智能化勝人”。
“不得了,打敗了韓國一線一流棋手李世石,也提出了很多復雜問題”,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圍棋是人類智能最高、最復雜的棋類游戲,目前圍棋選手呈現低齡化趨勢,跟圍棋電腦化大有關系。美國雅虎新聞網9日稱,圍棋程序專家2014年預測十年后才有機器能擊敗職業棋手,結果不足一年,“阿爾法圍棋”就令樊麾慘敗,這次若能最終擊敗李世石,將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歷史里程碑。
人工智能博士生年薪百萬
“機器真的如果最后獲勝,應該為此高興還是為此發抖?”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對此科學家看法不一。巴黎人工智能專家卡納斯亞分析說,機器與人腦對決勝出,將是一個重要時刻。而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開發,當然存在著潛在的巨大危險,倒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這種技術去做什么。
法新社稱,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此前表示,人工智能的完全開發“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從現在起到一百年內,計算機將比人類聰明”。去年7月,包括霍金在內的數千名科學家簽名請愿,要求禁止開發“自動進攻武器”和“殺人機器人”。牛津大學未來學家桑德伯格認為,必須監視賦予智能機器的“價值觀念”,不管這種做法有意還是無意。
谷歌高級研發人員迪恩在人機大戰前試圖打消人們的擔憂:“人工智能有好處也有壞處,究竟如何使用人工智能,需要人類社會自己做出決定。在健康方面的人工智能有助于改善人的生命狀態”。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阿法狗”和李世石的對決正在拓寬人工智能的邊界。深度思維公司設計“阿爾法圍棋”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一種通用的人工智能,在醫療和老年看護機器人方面進行應用。
“機器人取代不了人類,”王飛躍對《環球時報》說,當年原子彈造出來的時候,覺得世界要被毀滅;現在世界上有多少枚原子彈,人類還不是好好地在發展。張頤武對《環球時報》說,現在科學技術走在了前面,這就要求社會文化跟上,對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等諸多方面都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這不是壞事,人類需要未雨綢繆”。
“‘阿法狗’拋出的話題絕對不輕松”,韓國《中央日報》評論稱,雖然只是限制在圍棋這一領域,但人工智能已經到了與人類進行平等對決的程度。“無法斷言人工智能的未來,但如果想對此做出判斷,必須充分了解人工智能”。該報提出一種思路,希望人機大戰引發的關注能成為韓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契機。文章指出,“除去三星電子公布與臉譜的相關技術合作外,韓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存在感并不大”。
9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互聯網終結,人機智能崛起》一文,稱現在美國斯坦福等四所名校人工智能專業的博士生第一份工作合同年薪已達到200萬-300萬美元,而互聯網精英人才在硅谷現在的起薪是20萬美元左右。
據中國媒體報道,“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將首次出現“人工智能”一詞,在“科技創新——2030項目”中,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成為重大工程之一。有分析人士稱,“人工智能研發熱一旦在中國啟動,潛力不可限量”。▲
環球時報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