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以色列特約記者 王寧 古月
8日,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以色列的第一天便收到“血腥見面禮”:一名巴勒斯坦青年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刺死了一名美國前陸軍軍官。同時,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新防務備忘錄的商談也面臨以色列“獅子大開口”的難題。而就在拜登訪問前一天,內塔尼亞胡公開拒絕了奧巴馬的訪問邀請。
據以色列《新消息報》報道,拜登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勸說內塔尼亞胡,推進美國對以色列的新國防援助10年計劃,并簽署新的諒解備忘錄。報道說,美以2007年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明年到期,根據該備忘錄,美國每年向以色列提供超過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該報道稱,新備忘錄中,美國在未來十年擬將對以軍事援助增加50億美元,但以色列希望可以增加100億到150億美元,原因是在伊朗核協議簽署后,以色列所面臨的來自伊朗的威脅加劇。
路透社9日稱,拜登對以色列提出的軍事援助請求“點了頭”。拜登在與內塔尼亞胡會晤后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承諾確保以色列的國防能夠應對所有威脅,及維持質量優勢,也有足夠的數量進行保障。”他說,以色列的周遭形勢“非常嚴峻而且多變”,因此美國的援助很有必要,奧巴馬政府對以色列的安全支持是空前的。不過,拜登沒有具體談及備忘錄的情況。以色列防長下周將赴華盛頓,就兩國軍事援助備忘錄進一步商談。
《華盛頓郵報》稱,伊朗核協議簽署后,美以的矛盾逐漸公開化。拜登到達以色列之前,內塔尼亞胡拒絕了白宮的邀請,決定不于本月晚些時候與奧巴馬會晤。這是兩國領導人一系列口角之爭的最新一例。很多以色列人對奧巴馬態度冷淡,特別是在伊核協議簽署后。不過拜登因為在國會常年供職,與以色列關系較好,是以色列可信賴的朋友。英國《衛報》評論稱,美以雙方最近數月尋求將彼此的歧見擱置一旁,擬定出新的美國軍事援助以色列10年計劃,顯示出兩個傳統盟友關系仍然堅固。
不過,拜登的以色列之行一開始就蒙上一層陰影。8日他在與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舉行會晤的同時,幾公里之外發生了一次刺殺事件,一名美國人被刺死,10名以色列人受傷。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日報道,被刺死的美國人叫福斯,是美國前陸軍軍官,目前是美國范德堡大學學生,事發地是特拉維夫一處熱門旅游景點。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日引述以色列當局的聲明說,襲擊者大約21歲,是來自約旦河西岸的一名巴勒斯坦人,事發后已被警方開槍打死。
佩雷斯在與拜登會談時譴責這起暴力事件,并表示成功的和談是唯一答案。拜登表示,“這種野蠻的行為沒有任何正當性”。路透社稱,拜登說,襲擊發生時,他的家人也在附近。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9日報道,以色列警方表示,此次行刺事件可能因拜登訪問以色列而起。警方目前已經加強戒備,防止出現類似事件。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2010年拜登訪問以色列期間,也遇到“意外事件”:以色列政府宣布實施東耶路撒冷的新定居點計劃。《新消息報》稱,美國人當年將此事視為一記響亮的耳光。
據報道,在拜登與內塔尼亞胡舉行的會晤中,除了軍事議題,他們的討論還涉及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白宮此前表示,拜登在以色列期間將不會提出任何新的和平倡議。《華爾街日報》9日稱,盡管拜登不會提出新倡議,但由于巴以關系近來持續惡化,奧巴馬正考慮在卸任之前進行最后努力,推動巴以和平進程。有高官表示,美國可能改變長期奉行的政策,轉而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限制以色列修建定居點的決議來解決巴以沖突。▲
環球時報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