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熊金鳳
(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北京體育大學)
中學男子排球隊優秀品質元素提升其在校學生體育素養的操作策略的探索
◆張晶晶 熊金鳳
(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北京體育大學)
新時期的中學生教育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鍛煉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中學生的體育素養,強調中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因此,中學體育教育不可忽視。排球作為一項全民健身運動,不僅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拼搏意識和奮斗精神,更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對于培養中學生優秀品質、提升其體育素養有重要意義。

排球運動屬于全民性的健身活動,不僅觀賞性強,更有利于提升個人健康水平。中學生參與排球運動,可以從中學習奮斗、拼搏的體育精神,學習團隊合作意識,對于培養中學生的優秀品質有積極意義。在中學教育中,體育教育不可忽視,鑒于排球運動對促進中學生發展的多項優勢,提升中學生的體育素養,有必要以中學男子排球隊為切入點,探討其優秀品質在提升在校學生體育素養的操作策略。
健康是學習和成長的基礎,排球作為一項健身性運動,能夠改善人體的內臟器官功能,增進個人健康水平。中學生還處于成長發育階段,此時參加排球運動,不僅有利于鍛煉身體速度和靈敏度,提升運動能力,還有利于增強力量和耐力,提升身體素質。而且,參加排球運動,中學生除了能夠在興奮與愉快中獲得健康水平的提升外,還能夠從運動的參與過程中獲得精神意志、心理素質等優秀品質的提升,進而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
(一)排球運動有助于提升中學生的精神意志
中學階段是個性發展階段,這時中學的心理發展還沒有成熟、價值觀尚未定型,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也不強。而在排球運動中,為來完成某一技術動作,很可能會經過多次的失敗,這就需要中學生勇于面對失敗,克服膽怯心理,由此,參與排球運動對培養中學生克服挫折的意志品質有重要意義。同時,在排球運動中,還要應對場上的各種變化,做好與隊員的配合,這對于提升中學生拼搏、奮斗、團結等優秀品質也有積極意義。
(二)排球運動有助于鍛煉中學生的心理素質
強大的心理素質是中學生應對競爭和失敗的前提,能為中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而經常參加排球運動,有利于鍛煉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讓中學生在多次訓練和比賽中學會心理調節和情緒控制。例如,如果在運動中遇到連續失誤的情況,如何從懊惱沮喪中冷靜下來,給自己打氣;遇到比分落后的情況,如何告訴自己不氣餒等,都是對中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
排球運動需要以判斷力作為依靠,準確的判斷力和良好的應變力是排球競賽取勝的關鍵。因此,排球運動除了有助于提升中學生的優秀品質外,在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素養上也發揮重要作用。在排球運動中,需要眼觀六路,觀察場上布局和各方動作,需要中學生對同伴、對方以及自己接下來的動作做出合理判斷,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學生的信息意識和應變能力也得以培養。同時,排球運動還需要做到與同伴之間的協調,需要集體配合,這對于培養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又有積極意義。
在排球運動中,有了優秀品質為基礎,中學生就更能夠深入理解團結協作、體育拼搏的意義,優質品質提升和體育素養培養互為輔助,共同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中學男子排球隊經過體育教師專業的排球運動指導,整體排球技能較高,在團隊品質和體育素質上,與普通中學生相比,中學男子排球隊對團隊合作、球場判斷、應對比賽失敗的認識更加深入。因此,發展校園排球運動,提升在校中學生體育素養,以中學男子排球隊為榜樣,會使普通中學生在排球運動中受到的影響更加深刻,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強調校園排球文化,注重中學生精神品質提升
開展校園排球運動,提升中學生優秀品質,培養中學生體育素養,需要在精神品質上對學生加以引導,通過強調校園排球文化,向中學生傳播一種頑強拼搏、肯于吃苦的排球運動精神,使其認識到排球的魅力。
1.引導中學生體育價值觀的樹立。中學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學生的很多思想都不成熟,價值觀尚未成型,因此,中學校園排球運動的開展應結合排球的運動特點,引導中學生樹立休閑體育和幸福體育的價值觀念。其中,休閑體育強調一種尋找自我的過程,要求中學生在參與排球運動的過程中感受自我,找出自我的不足進而加以完善。
2.強調集體合作意識。善于合作的人,必定不怯于溝通,有著良好的適應能力。排球運動是一項競爭性運動,又是一項配合性運動,傳球、救球、補位保護,每一次進攻都需要團隊成員間的合作,競爭力也因合作而體現。因此,培養中學生優秀品質,提升體育素養,必須強調集體合作意識,以中學男子排氣隊作為演示對象,讓中學生們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排球教學中,教師要牢牢抓住合作這一要點,引導中學生領會排球的魅力。
(二)建立校園排球制度,確保排球運動的有序開展
體育運動需要制度規范,校園排球運動的發展應以制度化為基礎,才能保證有序推進。
1.建立教學管理制度。排球教學的目的是增強中學生對排球的興趣,主動參與排球運動,從而更好促進中學生發展。而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是提升排球教學能力的基礎,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體的制度內容上,要以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素養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重點,創新教學方法,合理設置排球課程,指導中學生健康地學習排球。而且,為確保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有必要抽查教師備課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評估。
2.建立課外活動制度。排球課外活動的開展既是一種教學延伸,又是學生鞏固排球技能、強化練習的重要途徑。鑒于課外排球運動時間長、學生多,為便于體育教師管理,必須有規范的課外活動制度作為保障。在制度中,需明確課外排球活動的實施責任人,明確活動組織者,由班主任、學生會等配合活動管理,從而保證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組織排球競賽,提升中學生排球技術水平
要打好排球、贏得排球比賽,除了要身體素質過關外,還需要球技與戰術的支持。為此,開展排球運動,還需要學校多組織排球競賽,加強中學生鍛煉,提升中學生的排球技術。更重要的是,從排球競賽中,讓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團隊合作和排球的文化精神。
1.要保證競賽的規范性和多樣性。排球競賽活動不僅能提升中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參與度,更是一個良好的教學示范機會。因此,競賽的規范性一定要得到保證。同時,在競賽的活動形式上,應不拘泥于一種形式,要有所創新,如趣味排球賽、單向排球技術競賽等,大力鼓勵學生參與。
2.通過競賽激發學生主動性。對于排球教師而言,要以競賽為契機,給學生做好講解,普及排球知識,并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比賽的心理,提高排球運動的參與度。
(四)強化排球隊管理,發揮榜樣作用
中學男子排球隊對于團隊合作、球場判斷、應對比賽失敗的認識更加深入,做好排球隊管理,發揮其榜樣作用,對于提升中學生的體育素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做好排球隊管理工作。排球隊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內容,既包括整個組織管理,還包括排球隊運營的經費安排,更包括排球隊的師資力量分配以及相關政策制定等。為做好排球隊的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向隊中注入專業的教練員,積極爭取資金,進行梯隊建設,科學分配經費,吸收優秀排球運動員等。
2.做好排球隊訓練工作。排球隊訓練是排球隊管理的關鍵,是提高排球競技水平的基礎。教練員除了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對排球競技戰術有所研究,個人排球技術水平有保證,并能夠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來安排訓練方法。
3.做好排球隊競賽工作。競賽是檢驗排球隊訓練成果的有效辦法,也是展示排球魅力的重要途徑。對于排球隊競賽,應該做好賽前準備,做好競賽中的戰術指導,做好賽后的經驗總結。同時,在整個競賽過程中,教練也要注意做好隊員的心理疏導,使整個排球隊以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比賽。
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發展排球運動,不僅有利于提升中學生的健康水平,還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奮斗精神,鍛煉其拼搏意識和抗挫折能力,使中學生中在運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應變能力,對于培養中學生優秀品質、提升體育素養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必須深入研究排球運動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中學生優秀品質,探討提升中學生體育素養的具體操作策略,從而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
[1]尤信招,林長青.排球文化彰顯了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獨具內涵[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96-100.
[2]陳春燕,陳子銳,宋晴.論排球運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文化價值[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2,(5):105-108.
[3]白紅霞.論排球運動在學校的發展出路[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23-125.
[4]尤信招.高校排球文化在和諧校園文化中的價值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7):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