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濤 封彥蕾 劉錦鳳 梁月俏
?
噪聲性耳聾與中醫體質相關性研究
吳延濤封彥蕾劉錦鳳梁月俏
目的分析56例可疑噪聲性耳聾患者體質類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實施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對56例可疑噪聲性耳聾患者實施中醫體質判定。結果9類體質中,特稟質37例(占66.07%),平和質14例(25%),其它體質5例(占8.9%)。結論在可疑噪聲性耳聾患者中,特稟質體質占到了大多數,說明噪聲性耳聾與特稟體質有密切相關性。
中醫體質學;體質類型;噪聲性耳聾;職業病調查
噪聲性耳聾(NIHL)是常見的職業疾患,相同噪聲暴露下不同個體NIHL嚴重程度具有相當大的差異,說明NIHL存在個體易感性差異[1]。一般認為NIHL易感性與遺傳有關,近年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一些與NIHL易感性相關的基因改變[2]。然而整體而言NIHL易感基因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相當多的困難。近來中醫體制學發展迅速,2009年4月9日,中華中醫藥學會正式發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3]標準,該標準中對于體質的分型主要依據王琦的九分法,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每種體質分別從總體特征、形體特征、常見表現、心理特征、發病傾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六大方面進行判定。本研究擬探索噪聲性耳聾和中醫體質之間的關系,提示是否有某一體質易感噪音性聾,從而為噪聲性耳聾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進行噪聲性耳聾篩查的可疑噪聲性耳聾患者56例并進行中醫體質判定。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60周歲之間,噪聲暴露工齡在1年以上。②純音聽閾測試為感音神經性聾,聽力損失為雙耳對稱性高頻聽力下降,雙耳高頻聽閾≥40dB。③愿意接受中醫體質評定者。排除標準:①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以及有頭部外傷史、家族性耳聾、藥物性耳聾者。②上崗前聽力正常,在噪聲環境下工作少于1年。③雙耳高頻輕中度聾者。④單側耳聾或明顯雙耳不對稱性高頻耳聾。⑤電測聽測定不配合者。⑥拒絕接受中醫體質評定者。
1.3臨床檢測內容耳科常規檢查,特別是鼓膜情況。將體檢者脫離噪聲環境12~24小時作為測聽力的篩選時間,可疑者一周后復查。采用丹麥MADSEN IteraⅡ型電測聽計,按照噪聲聽力規范進行1000Hz、2000Hz、3000Hz、4000Hz、6000Hz、500Hz音頻順序進行聽力檢測。
1.4中醫體質類型判定采用2009年4月9日中華中醫藥學會正式發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該標準中對于體質的分型主要依據王琦的九分法,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每種體質分別從總體特征、形體特征、常見表現、心理特征、發病傾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六大方面進行判定。對每位符合納入標準的突發性聾患者,由2名以上醫師進行中醫體質判定,2名醫師意見有分歧時,再由高級職稱的醫師進行最后判定。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對頻數、構成比等進行統計描述。
可疑噪聲性耳聾受檢者中,特稟質體質占到總數的66%,明顯高于其它體質,P>0.05,統計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特稟質體質與噪聲性耳聾有高度相關性。
噪聲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同時目前尚無藥物能將其治愈,原因在于哺乳類耳蝸毛細胞的不可逆性死亡,一旦耳蝸毛細胞因噪聲的過度刺激而死亡,應用藥物治療促使其恢復是不可能的[4],治療的關鍵在于預防。由于我院處于世界工廠的腹地,噪聲性耳聾工人較多,工作中我們發現過敏性鼻炎患者較易患噪聲性耳聾,于是開展相關研究。中醫體質學認為體質和疾病有明顯的相關性,體質類型影響疾病的傾向性,體質狀態決定發病與否及發病的傾向性,尤其是某些病理性體質可以導致人體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對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姜峰[5]研究了過敏性鼻炎與體質的關系,認為體質是過敏性鼻炎發生的內因。閆永彬等[6]以流行病及基因學研究為佐證,闡述了中醫體質是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及其證候產生的內在基礎,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相關性。中醫體質學在疾病預防方面對祖國醫學的貢獻在于從人群的角度預防疾病提供了理論和方法,將使傳統中醫學從“養生避邪” 的個體預防階段進入群體預防階段。本研究揭示了特稟質體質與噪聲性耳聾有著密切的相關性,特稟質體質為敏感體質,對各種外界刺激反應較為敏感,同樣對噪音也會比其它體質敏感,這與我科最初發現的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較易患噪聲性耳聾的結果相符合。在今后噪聲性耳聾職業病預防中將起到重要作用,在噪聲較大崗位的招工中通過中醫體質調查把特稟質體質排除在外將極大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從而產生較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當然,足夠大的噪聲對任何人都會產生不可逆的永久性聽力損失,預防噪聲性耳聾的關鍵仍是降低噪音。
[1]郭曉民,薛希均,戴樸.噪聲性聾的易感性與CDH23基因[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31(6):331-333.
[2]曲莉,薛希均,戴樸,等,軍事噪聲性聽力損失群體中線粒體DNA T1095C基因變異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24(10):453-457
[3]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4(4):303-304
[4]Cotanche DA.Genetic and pharmae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prevention of hearing loss[J].J Commun Disord,2008,41(5):421-443.
[5]姜峰.過敏性鼻炎與中醫體質的關系[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2):140-142.
[6]閆永彬,丁櫻.試論中醫體質與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相關性[J].中醫雜志,2009,50(5):466-467.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between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and TCM Constitution
WU YantaoFENG YanleiLIU JinfengLIANG Yueqiao
(Department of ENT, Dongguan Shijie Hospital, Guangdong, Dongguan 52329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56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Methods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were treated with 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cision criteria. ResultsIn the 9 types of physique, 37 cases (66.07%) were the intrinsic quality, 14 cases (25%) were gentleness constitution, and 5 cases were other constitution (8.9%).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suspicious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special intrinsic constitution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which indicated that noise deafness and special intrinsic constitution have close correlation.
TCM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 type;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Occupational disease investigation
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醫院耳鼻喉科(東莞 52329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6.034
1003-8914(2016)-16-2371-02
(本文校對:劉言言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