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枝
(濟源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 濟源 459000)
濟源市種草養豬模式研究與推廣
韓金枝
(濟源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濟源459000)
為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增大畜牧業發展空間,近年來,濟源市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種草養豬,走農牧循環發展路子,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1種植牧草品種
種草養豬主推品種為紫花苜蓿,其次是黑麥草。紫花苜蓿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利用時間長,從4月份開始至10月底結束,利用時間長達7個月,并且一次種植可利用多年。黑麥草主要解決冬春青草供應,一般8月下旬或9月上旬播種,當年11月份即可刈割利用,第二年的3月份可再次刈割利用,填補紫花苜蓿利用空檔,延長鮮草飼喂時間。
1.2利用方式方法
牧草養豬以鮮草打漿飼喂為主。方法是將當天收割的紫花苜蓿經粉碎機鍘切揉搓成漿狀,再按比例與精飼料混合攪拌后直接飼喂。為解決雨天不能采收和冬春季牧草停止生長后青草供應問題,可在牧草生長盛期將收割后的鮮草青貯起來備用,方法是將鮮草打漿后直接裝入塑料桶內密封保存,經20~30 d發酵即可使用。為搬運方便,桶的容積不宜過大,以每桶盛裝量100 kg為宜。
2.1提高產仔數和成活率
濟源市坡頭鎮馬住村王進良最早嘗試種草養豬,2016 年4月24日晚上,他養的一頭母豬產下22頭仔豬,成活19頭;4月25日晚上,另一頭母豬產下18頭仔豬,成活17頭,2015年平均每頭母豬窩產活仔數超過了13頭,較喂草前增加3頭,提高30%。根據對其他種草養豬戶調查,平均每頭母豬窩產活仔數增加2頭以上,而且仔豬明顯好養,除個別機械性傷亡(如母豬壓死)外,幾乎沒有因病而死的。
2.2降低飼養成本
以王進良養豬為例。2015年,飼養母豬62頭,種草0.4公頃,草地是租的,每年租金1 000元,加上種子、化肥、灌溉費用,每公頃地每年種植成本18 000元。每公頃地產鮮草90 t,平均每千克成本0.2元。按照每頭母豬年產2.2胎,每胎哺乳時間1個月計算,每年哺乳時間2.2個月,期間每頭每天喂鮮草2 kg,精料4 kg;妊娠和空懷期時間9.8個月,期間每頭每天飼喂鮮草4 kg,精料2 kg,則一頭母豬一年鮮草飼喂量1 308 kg。按照3 kg鮮草代替1 kg精料計算,節省精料436 kg,按照精料2.8元/千克計算,每頭母豬年節約飼料成本958元。62頭母豬年節約飼料開支約6萬元。
2.3減少防疫用藥開支
從筆者調查的幾個養殖戶來看,他們的豬場周圍沒有圍墻封閉,要么種草要么種莊稼。據養殖戶反映,自從喂草以后,不僅母豬病少了,仔豬也好養,原來一年一頭豬平均防疫、消毒、保健、治療等開支都在70~80元,現在不需要任何保健藥,一頭豬一年10元左右的防疫費就行了,減少用藥成本87%。
2.4減少糞尿污染
用草喂養的豬,其糞便呈現褐綠色,臭味明顯降低,而且也很少招蚊蠅。平時養豬戶把糞便收集起來堆在地頭,冬季牧草冬眠時,再把糞鋪撒到草地上,像覆蓋一層棉被,讓牧草慢慢從糞中吸取營養,為來年高產打下基礎,真正實現“糞肥田、田壯草、草旺豬”的農牧良性循環。
3.1適宜推廣規模
種草養豬特別適合中小規模養豬場(戶),專門飼養母豬或搞自繁自養一條龍生產的均可。一般情況下,1公頃草地可飼養母豬150~225頭。
3.2牧草高產措施
一是選對品種。選擇秋眠性4~6級,抗寒、抗逆性好,生產潛力高的苜蓿品種。河南省推薦種植WL343HQ、WL-363HQ、WL-354HQ、驚喜、勁能5010等;二是適時收割。苜蓿喂豬在現蕾期刈割,時間越早越好;三是及時灌溉。灌溉是提高苜蓿產量的關鍵措施,越冬前、春季返青和每次刈割后3天都要進行灌溉;四是注意追肥。每次刈割后要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或隔茬追施一次。
3.3推薦利用方式
調查中筆者發現,用發酵過的牧草(即青貯草)飼喂哺乳期母豬,雖然同樣能達到高產仔數的效果,但哺乳期母豬普遍偏肥,奶水不足,仔豬斷奶重明顯不如喂鮮草的高。因此,建議種草養豬盡量飼喂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