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杜放光
煙臺覓食記
文_杜放光
閨蜜學打麻將一年后發表感言:以前總覺得玩麻將的女人沒正形,可如今身體力行后卻發現搓麻女人個個好!莞爾之余,想起初聞“吃貨”一詞時,連骨子里都充滿了鄙視與不屑,可自打迷上美食,觀念突變,已從初級的果腹、解饞一路飆升至高級階段的覓食、獵艷之境界了!
秋高氣爽日,只身赴煙臺。形單影孤之際,不覺少了覓食的興致。正黯然神傷間,忽聽得身旁有人發問:“聽說‘榮祥海鮮’聞名遐邇,一起去嘗嘗吧!”那一刻,一種天然的默契像煙花一樣在頭頂綻放,又恍如癮君子獲悉了海洛因的氣息,心癢癢,牙癢癢,腸胃也跟著癢癢起來了。
然,知易行難。先是打車難。黃昏,初秋的海邊,肆意的晚風吹得單薄的身體透骨的冰涼,鼻涕也不爭氣的越界而下。可直直等了個把小時,也不見一輛出租車的倩影。
干脆,徒步而行。在手機導航的指示下,過大路,穿小巷,等紅燈,躲車龍,不聽馬蹄得得,但見腳下生風。導航不累,嘮叨如一個地道的家庭主婦,生怕你迷了路:下個路口,左轉,到某某街,右轉……一個多小時的急行軍,讓我深刻體會到吃貨必備的基礎條件來:腿腳要好,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凡美食都藏在不易發現的角落,無論公交抑或步行,可都是體力活吶!
終于撥云見日,得見廬山真面目。在一條破舊的狹窄小巷里,幾間低矮的平房,門頭上書“榮祥海鮮坊”,門口松松散散的站著一群人。我們穿人墻而入,如急不可耐的新郎欲一睹新娘芳容。但見店內餐桌密不透風,滿座食客摩肩接踵。問過老板,客滿,尚有六桌客在門外排隊等候。
一個多小時的漫長等待,終于落座。颶風般沖入點菜區,但見水族箱內耀武揚威著各類生猛海鮮,登時傻了眼,它們是誰?怎么個吃法?看我們一頭霧水,店員熱心相助,一串串菜名脫口而出,熟練如行云流水,我等聽來卻如外星語種,懵懂間只好半推半就地從了。
上菜飛快,先是一盤辣炒爬蝦,頭部極大,腰身只有一半光景,似乎被攔截去一段。接著是一盤燒螃蟹,外殼橘紅,斷開處露出雪白的蟹肉來,依然四方張揚的爪子仿佛在向大家招手,來,來吃我呀!
吃貨與常人的不同之處在于,當菜品上來,首先伸出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機,指尖飛點,恨不得讓全地球人都知道自己艷遇了美食。一番瘋狂的狂拍亂閃之后,方吃之流程,或拿蝦,去頭,扒皮,取肉;或下手折了蟹鉗,以筷子夾出殼內嫩肉,十八般武藝盡情施展。
大快朵頤間,一盤刺猬樣的東西盈盈立于桌面,黑黑的外表,圓球樣的身體表面長滿了刺,同伴說這是海膽。第一次見此尤物,少不得有點膽怯,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放入碟,再用勺子取少許放入口中,醇軟,香濃的氣息瞬間彌漫唇齒間。剛將空了的海膽殼置于一旁,一份由鲅魚、黃魚組合的煎燜雜魚又勾住了我的目光。筷子直取魚腹,肉質鮮嫩,食料入味充分,真真讓人放不下筷子了。
兩個小時的“掃蕩”之后,幾近光盤。三兩下擦凈沾滿醬汁的雙手,大伙兒齊齊發出心滿意足的微笑。自然,也少不了吃貨們接著拿起手機拍下面前堆積如小山的蝦殼、蟹殼、海膽殼們,不忘在離桌前發到微信上炫耀一番。
如今想來,這吃貨周圍是從來不缺吃貨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通過覓食結交朋友,通過結交朋友一起來覓食,交流感受,互通信息,除了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感外,更多的是內心的渴望得到滿足。大概,這就是吃貨們最樂此不疲的事情了!
(作者單位:商水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