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兵,侯麗萍,劉克禮(.甘肅省定西市畜牧獸醫局,甘肅定西 743000;.甘肅省通渭縣畜牧服務中心,甘肅通渭743300)
隴西縣草牧業全產業鏈的發展情況調查
康樂兵1,侯麗萍2,劉克禮1
(1.甘肅省定西市畜牧獸醫局,甘肅定西 743000;2.甘肅省通渭縣畜牧服務中心,甘肅通渭743300)
隴西縣積極因應消費需求的這種變化,深入研究市場,積極開發各類適銷對路的畜草產品,形成了以家庭養殖為基礎,規模化養殖場為重點,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循環發展的格局。
隴西縣;草業;養殖;發展
隴西縣交通區位重要、畜產品加工業基礎較好,“隴原三絕”久負盛名,是“中國臘肉之鄉”。近幾年來,隴西縣在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中,面向市場,結合自己的資源稟賦,依托家庭適度規模養殖戶、家庭養殖場、規模化養殖場等畜牧業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養殖業;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飼草種植合作社,不斷擴大紫花苜蓿、甜高粱、飼用玉米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發展草產品加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家庭養殖為基礎,規模化養殖場為重點,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循環發展的格局。近日對隴西縣草牧業全產業鏈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新一輪消費結構的調整意味著畜牧業經濟告別了短缺時代,同時市場需求也越來越精細化。隴西縣積極因應消費需求的這種變化,深入研究市場,積極開發各類適銷對路的畜草產品,根據需求鏈建設產品鏈。目前主要建設了肉羊、草品、生豬、肉雞等大大小小11條產業鏈,正影響和帶動全縣現代畜牧業向前發展。一是加強品牌產品開發認證。“隴西臘肉”已獲原產地地理標志認證。先后注冊了“隴原情”“隴中肉羊”“足赤”“牧趣天鄉”等畜產品商標,有金錢肉、火腿、臘羊肉、分割牛羊肉等40多個品種,已進入全國各大中城市。今年以來,隴西縣在擴大羊肉市場影響力、定價權和拓展產品上下功夫,立足綠色、有機產品,瞄準國內中高端市場,聯合甘肅農業大學等省內科研機構開展隴西藥膳羊試驗,打造“隴西藥膳羊”品牌。引進先進設備,研發名特優系列產品,改變以初級產品外銷為主的局面,提高羊肉產品加工增值水平和技術含量。二是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方式。依托甘肅仁壽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等網絡公司建立營銷平臺,建立互聯網營銷體系,通過電腦和手機進行終端采購。辦好隴西畜草產業信息網,完善市場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發布養殖行情、市場供求、價格等信息。
在畜牧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布局上,隴西縣突破傳統做法,不搞畫地為牢,沿襲大而全、小而全的老一套,而是堅持區域分工原則,將縣域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結合起來,開放式布局產業鏈建設。中天肉羊生產鏈,作為加工環節的中天清真肉食品公司在隴西,而原料生產基本采自民勤等外面。甘肅銳鋒農牧有限公司的生豬產業鏈目前主要靠高標準的工廠化養殖。百綠草業公司生產的草成品既有企業內部循環,也有縣域內循環。產業鏈的形成使原有畜牧業僅僅是養殖業的功能得到拓展,特別是種植結構由種糧為主向飼草種植為主的轉變,種養加銷的真正一體化使產業結構發生革命性變化,畜牧業被賦予帶農促工活商貿,改善生態,促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種草、養殖、加工、貯藏、銷售各環節,不論先后,其中某個環節必須率先實現規模化,形成批量,然后前拉后推,內接外聯,才能生成產業鏈條。整體來看,畜牧業產業鏈條的形成主要還是原料推動型的,一些先建成的畜產品加工廠因原料不足處于停產狀態。一是加快發展規模養殖。全縣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214個、規模化養殖場514個、家庭養殖場514戶,飼養量128萬頭(只),規模化養殖占比達到25%。二是集中連片種草。通過土地流轉或訂單,集中連片種草3 000 hm2。三是適度發展加工企業。發展1 000 t以上肉制品加工企業5個,3萬t以上飼草料配送中心1個。四是建設活畜禽交易市場。支持禾益田雨公司實施總投資1.5億元的甘肅文峰活畜產品交易市場建設項目。該項目覆蓋隴中地區,集活畜交易、屠宰冷藏、物流配送、畜產品展銷、電子商務、市場信息服務等于一體,建成后年交易活體牛2萬頭、活體羊30萬只、禽200萬只、畜產品4萬t、飼草20萬t以上。
質量標準的提升是伴隨規模化自然產生的,也是市場對生產的要求。一是抓好示范創建。隴西縣對分布在產業鏈條主要節點上的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全縣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及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4家、市級龍頭企業20家、縣級龍頭企業30家。二是提高科技水平。將重點龍頭企業建成科技研發中心。百綠草業公司,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發微生物發酵飼料新產品,并批量化生產。依托豐富的牧草和玉米秸稈資源,切實加大青貯氨化飼料推廣應用力度。三是加強公共技術服務。縣上通過財政補貼,動員養殖戶及養殖加工企業修建青貯池、購置飼草料加工機械。依托禾益田雨、隴中東盛等建立畜草產業科技綜合試驗示范點,開展各類試驗示范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四是堅定不移地推行良種化。逐步構建完善以陶賽特、德克賽爾、薩福克等專用型肉羊為主的核心群,以小尾寒羊、湖羊為主的基礎群,以雜一、二代母羊為主的生產群,以高代雜種肥羔為主的商品群。
隴西縣按照“扶大扶強、階梯發展、示范帶動”的發展模式和“適度規模戶上擴面、養殖大戶上串線、養殖企業上布點”的思路,挑選經營主體多層次培育、突出重點畜種專業化培育、統籌產業環節全鏈條培育、解決突出問題出實招培育、創新工作機制創造發展環境培育、培養產業帶頭人建隊伍培育。一是培育重點帶動企業。培育產品價值鏈鏈頭,初步形成了以隴原情、金華福利為龍頭的隴西臘肉產業鏈,以中天羊業股份有限公司禾益田雨公司等為龍頭的肉羊產業鏈,以甘肅銳鋒農牧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生豬產業鏈,以宏明農牧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肉雞產業鏈、以隴西百綠草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草產業鏈條,以隴西天力元為龍頭的奶業產業鏈。產業鏈減少了各環節的利潤流失。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甘肅仁壽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屠宰6萬只以上的標準化肉羊屠宰線,將對羊肉進行分割及精深加工,通過電子網絡平臺與冷鏈物流配送,建設網絡銷售平臺。
由規模養殖場牽頭興辦合作社,由養殖場給養殖戶成員供種或投放母羊,同時提供技術指導,再由養殖場回收羊羔育肥,目前全縣發展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180個,養羊8萬多只。在此基礎上,組建成立了隴西縣盛都肉羊產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改變單打獨斗局面,為建設肉羊縣域統一市場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資金、研發于一體的肉羊產業集群,培植“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場(養殖戶)”的新型肉羊生產經營體系。
縣委、縣政府搶抓甘肅發展畜牧產業強省和定西發展草食畜強市的機遇,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壯大的意見》,把畜草產業作為全縣經濟的主導產業和扶貧攻堅的支柱產業來重點扶持。一是明確目標責任。制定了《隴西縣2015年設施畜牧業發展實施方案》,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畜牧、農業、國土及財險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都制定了本鄉鎮肉羊產業實施方案,將肉羊產業的發展作為農村工作重點,切實為全縣肉羊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和組織保障。同時,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經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將設施畜牧業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全縣綜合目標管理責任考核,有力地推動了畜草產業工作的開展。二是重點支持骨干龍頭企業發展。精心選擇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集中扶持,科學設定關鍵環節開展系統扶持,著眼長遠重視培養產業帶頭人,依托發展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創新金融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完善用地用水等資源配置傾斜扶持,落實稅收和補貼優惠政策。三是破解融資難題。從2013年開始,隴西縣啟動金融支持畜草產業發展行動,創新推出了合作銀行畜草產業保證擔保貸款、郵政儲蓄銀行草食畜牧業貼息貸款、甘肅銀行富民接力貸和合作社三戶聯保貸款。縣上每年協調1億元支農貸款,同時,縣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用于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貸款以支持養殖大戶、小區和企業為主,金融部門創新擔保方式,簡化貸款程序,延長貸款年限。針對畜牧業生產周期長的特點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求發展、三年見成效”的原則,實行連續3年貸款支持,通過財險公司擔保,畜牧部門審核的方式提供貸款。
(編輯:晏兵兵)
S812.8
A
1006-799X(2016)09-0102-02
康樂兵(1966-),男,甘肅臨洮人,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