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波
(宜陽縣畜牧局,河南 宜陽 471600)
本期關注
宜陽縣畜牧產業化發展思考
李江波
(宜陽縣畜牧局,河南 宜陽 471600)
宜陽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基本地形地貌特征可概括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嶺中為灘,洛河東西全境穿”,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發展畜牧養殖業。
近年來,宜陽縣以打造“畜牧大縣”為目標,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政策環境,先后引進、建設了河南民正牧業、新大牧業等一批畜牧龍頭項目,總投資20余億元,宜陽縣畜牧業呈現出數量、質量、效益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縣域內省級農業產業化畜牧龍頭企業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畜牧龍頭企業5家,省級種畜禽企業1家,市級種畜禽企業4家,上市企業1家。
1.1 已規劃的生豬產業集群
以省級農業產業化畜牧龍頭企業河南民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大牧業為龍頭的宜陽縣生豬產業集群,該集群匯集河南董大牧業、洛陽鴻發牧業、鵝宿畜牧公司、萬禾牧業、華泰牧業(在建)等,2018年底可出欄生豬80萬頭,實現產值20億元,初步形成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宜陽生豬產業,帶動宜陽縣5萬人從事相關產業。
河南民正牧業總投資2億元,年出欄30萬頭種豬、商品豬,占地1 000余畝,已于2008年底建成投產。目前,存欄原種母豬2 960頭,年出欄種豬7萬頭,二期已引進種豬2 000頭開始生產,三期完成建設任務60%,年底可投產。已與全縣千余戶農民構成了利益共同體,帶動農民養豬致富。
河南董大牧業總投資1.2億元、年出欄10萬頭生豬。目前,建成豬舍13棟,辦公樓3棟,沉淀池450立方,完成投資9 000萬元,存欄種豬2 000頭,年出欄5萬頭。該企業采用荷蘭自動飼喂設備。
萬禾牧業(樊村鄉)總投資1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8 300萬元,購江西正邦種豬場祖代母豬500頭,現已繁育父母代母豬2 000頭,存欄1萬余頭,年出欄3萬頭。
新大牧業(鹽鎮鄉)總投資1.2億元,目前,一期10棟圈舍,二期12棟圈舍完工,三期工程12棟圈舍,年出欄5萬頭生豬。
宜陽縣高村鄉鵝宿畜牧公司總投資1億元。建設年出欄5萬頭生豬養殖場、500畝蔬菜區、800畝林果區,形成豬—沼—菜、果、煙葉循環農業模式。養豬場占地200畝,種豬區19棟,育肥區24棟,現存欄父母代母豬2 000頭,存欄1萬余頭,年出欄4萬頭。
蓮莊鎮宏發牧業總投資6 000萬元。建成21棟豬舍,存欄基礎母豬1 000頭,自動上料設施安裝完畢,存欄1萬余頭,年出欄2萬頭。
1.2 已獲批的伊眾肉牛產業集群
2011年,宜陽縣成功引進了伊眾清真食品產業園項目。洛陽伊眾肉牛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洛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洛陽市30家后備上市企業”。該公司現有一條位于洛陽龍門的屠宰加工生產線,年屠宰加工肉牛3萬頭,擁有120個牛肉食品品種,銷售網絡遍布全國數十個省市區域。在宜陽主要建設一個引進荷蘭先進的自動飼喂系統養殖純種安格斯高檔肉牛養殖場(欄位1萬個,出欄可達3萬頭)、20萬噸飼料加工廠、沼氣發電廠等。采用“公司+農戶”的方式,年可屠宰加工肥牛10萬頭,將成為河南地區最大的集高檔肉牛繁育、屠宰加工、飼料生產為一體的大型肉牛生產企業,成功躋身于國家級肉牛養殖龍頭企業之列,并使宜陽成為河南地區最大的肉牛繁育基地。
以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洛陽伊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洛陽伊眾肉牛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以洛陽市宜綠牛業有限公司、宜陽縣昌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宜陽縣韓城鎮伊祥養殖場、宜陽縣韓城鎮仁厚成方養牛場、宜陽縣高村鄉石村村嘉農牛業基地、趙保錦盛養殖合作社、宜陽縣韓城鎮晚平肉牛養殖場、正茂牛業肉牛養殖場、樊村盛倉祥肉牛養殖場、宜陽縣韓城鎮王省偉肉牛養殖場等十個千頭牛場為骨干,依托宜陽縣、澠池縣、洛寧縣、伊川縣、欒川縣28個鄉(鎮)的肉牛養殖戶和肉牛養殖場,形成洛陽伊眾肉牛產業集群,建成后年屠宰肉牛10萬頭,產值達21億元,帶動農戶10 000戶,可直接增加農民就業人數10 000人,農民戶均家庭收入可提高6000元,帶動宜陽縣及周邊地區10萬人從事相關產業。2013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認定宜陽伊眾肉牛產業集群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是全省40個畜牧產業化集群之一。
1.3 建設中的現代肉羊優勢區域縣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技術推廣、良種引進、招商引資、項目帶動等手段,指導建設了一批現代化肉羊養殖場,特色明顯,發展強勁,如洛陽瑞強牧業(在建、香鹿山柏樹溝)、洛陽遠大牧業(韓城桃村)、宜陽致遠牧業(蓮莊沙坡頭)、洛陽開泰牧業、柳泉佰順公司、韓城鎮幸超養羊場、董王莊劉河羊場、綠谷養羊合作社等一批設計規模1000只以上養羊場,養羊業呈現規模化、設施化、規范化、糞污無害化等特點。
1.4 壯大中的現代家禽優勢區域縣
近年來,由于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的影響,各地的養禽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化養雞業尤為重要。現代化養雞業基本特征是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市場化;基本特點是高產、優質、低耗、高效;基本要求是專業化、一體化、現代化。目前,宜陽縣養雞業正向著這方面努力,有許多養殖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如張午騰飛養雞場(50 000只)、高村孬蛋雞場(40 000只)、宜陽縣無名雞場(20 000只)、河南德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1.5 富民的特色養殖
長時間以來,因資金、市場波動等因素,小規模養殖戶退出傳統養殖業,而特種養殖因投資小、經濟效益好、附加值高、市場波動不大等成為富民項目之一。目前宜陽縣主要的特種養殖有:土雞、獺兔、蜜蜂等。
宜陽縣產業化發展畜牧業,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依托河南民正牧業、新大牧業、伊眾肉牛等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畜牧產業集群,帶動農民致富,直接推動了宜陽縣畜牧產業跨越式發展,促進了宜陽縣畜牧產業轉型升級。
2.1 產業升級
2010年以前,宜陽縣規模養殖場較大的年出欄生豬1 000頭、肉牛年出欄100頭、蛋雞存欄2 000~5 000羽,無規模化羊場。目前,宜陽縣年出欄萬頭以上生豬養殖企業6家,年出欄1 000頭以上豬場20余家,年出欄300頭肉牛養殖場10余家,存欄10 000~50 000羽蛋雞養殖場5家。
2.2 品種改良
河南新大牧業前身是河南省種豬育種中心,是國家級核心育種場;河南民正牧業種豬引自美國,是河南省一級種豬企業。民正、新大、董大、鴻發等育種企業向社會提供種豬,也提供鮮精,促進了宜陽縣生豬品種改良。
2.3 技術提升
2010年以前,宜陽縣養殖生豬品種雜亂、設施落后,隨著一批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宜陽,中小養殖場戶從選址與建設、養殖流程、疫病防控、企業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向國內一流水平看齊,開闊了眼界,間接提升了養殖水平。
2.4 農民致富
位于宜陽縣高村鄉的鵝宿畜牧公司,規劃建設年出欄5萬頭生豬養殖場、500畝蔬菜區、800畝林果區,形成“豬-沼-菜、果”的循環農業模式。養殖場產生的有機肥不僅沒有污染環境,而且滋養了鵝宿村的土地,帶動鵝宿全村致富奔小康。
當前,宜陽縣正處于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跨越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面臨新挑戰,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產業化程度不平衡,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盡管規模化養殖增長較快,但整體發展不足,還沒有形成大批量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養殖大戶、企業和基地。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鏈條上缺乏有效對接,在建立利益共同體這個實現產業化的重要環節上差距較大,養殖戶抗市場波動、疫病風險能力明顯不足。二是畜牧工業發展滯后。三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布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威脅未除,外來疫病威脅日益嚴重,養殖風險加大。四是畜牧業技術推廣力量薄弱。宜陽縣畜牧工作站編制太少(3人),無基層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動物防疫體系不健全、隊伍不穩定。五是專業合作組織少。經營水平不高,帶動能力差,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發達的畜牧業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先導和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在種植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優先發展產業關聯度高、比較效益好的養殖業,是一個普遍性的規律,如歐美發達國家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一般都高達70%~80%。宜陽縣是農業大縣,也是畜產品產銷大縣,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已成為農業發展新階段的戰略任務。與種植業相比,畜牧業具有較強的可控性,對土地規模、土地質量等因素的依賴程度較低,單位土地面積產出率高,易于做大做強。同時,畜牧業可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有效緩解人增地減的矛盾,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因此,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推進畜牧業率先實現現代化是宜陽縣的必然選擇。統籌城鄉發展,必須發揮豐富的畜牧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畜牧業承農啟工、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輻射城鄉經濟能力強的特點,建立現代化的畜產品加工生產企業,打造畜產品深加工基地,帶動食品、儲運、冷藏等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縣域工業發展和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實現城鄉經濟的互動互補,推動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5.1 規劃先行、科學布局
根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結合城鎮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土地利用規劃,按照穩豬壯禽擴牛羊的思路,明晰畜牧業發展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
5.2 適度規模
規模化養殖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方向。要提高畜牧業比較效益,保障有效供給,加快推進飼養方式的轉變,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實際工作中要處理好規模養殖和散養的關系,在發揮散養對滿足農民自身消費需求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同時,加快發展適度規模養殖,促進生產總量增長,提高農戶健康養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
5.3 種養結合
畜牧業作為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既需要利用自然資源來實現產量增長,也必須通過保護環境、涵養水土來保障可持續發展。推進現代畜牧業,面臨用地協調、動物疫病控制和養殖排泄物污染等難題,走農牧結合、動植物互惠的發展路徑,是妥善處理和解決畜牧業發展難題,建立農業生態平衡,實現農牧雙贏的最佳途徑。一是有利于解決養殖用地問題。相對于種植業而言,畜禽養殖受土地質量約束較小,可充分利用豐富的荒山荒坡資源建養殖小區(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決規模養殖用地緊張的問題。二是有利于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生態養殖小區利用山地丘陵,能起到自然防疫的屏障作用,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擴散。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種養結合的畜牧業發展模式,種植業減少化肥投入,保護和提高土壤肥力,養殖業充分利用農作物,用青綠飼料喂養畜禽,改善飼料結構、豐富飼料營養,增加鮮味,降低養殖成本。四是有利于消納養殖場的排泄物。把養殖業融入農、林業中,形成豬、沼、果(林、草、菜)等多種綜合利用模式,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5.4 發展與保護并重
畜牧業發展,效益在規模,成敗在防疫。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已經由生產性、技術性問題演變成為社會性問題甚至是全球性問題。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堅持發展與保護兩手抓,牢固樹立抓動物防疫工作就是抓畜牧業發展、抓農民增收的觀念,把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既要重視突發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視平穩時期的預防;既要做好季節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長效防控機制。
發展畜牧產業必須注重規模,規模養殖的發展也勢必擴大對加工業的需求,并促進加工業從過去被動發展的工業依附型向主動發展的市場主導型轉變,從而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形成產加銷、貿工牧一體化格局,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畜牧產業集群。為此,宜陽縣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努力方向在于加大對傳統畜牧業改造力度,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生產方式上,堅持以省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龍頭、標準化養殖場為基礎、適度規模為主導、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發展方向上,堅持面向省內外兩個市場,走外向型畜牧經濟之路;產業結構上,堅持以生豬、家禽生產為主體,加快發展草食牲畜。按照調整結構,優化布局,提升品質,增加總量,確保安全,創新機制,延長產業鏈,實現產業化的畜牧工作總體思路,堅持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線,以推進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加快產業化發展為重點,以健全服務體系為保障,積極構筑具有宜陽特色的現代畜牧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6.1 調整優化結構,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
產業調整要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實際出發,合理配置資源,優化品種結構,提高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水平。結合宜陽縣荒山牧坡面積大,飼草、秸稈資源豐富,役用肉用兼用牛向專用肉牛轉變,全國肉牛存欄下降等情況,大力發展節糧型草食畜牧業,爭取在高檔牛、羊肉產品生產上取得突破。在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上,加快畜牧業區域化結構布局調整,積極探索“公司+基地+養殖場戶”新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積極建設生態環保型養殖場。突出動物防疫和環保設施建設,強化生態環境控制,做好畜禽排泄物、廢棄物和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突出做好宜陽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位于蓮莊鎮)建設。
6.2 加快龍頭企業建設,推進產業化經營
把培育省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畜牧產業化經營的重中之重,與工業強縣戰略有機結合,以畜禽產品加工增值增效、帶動農戶增產增收為著力點,重點扶持建設一家生豬屠宰場,力促宜陽福潤盡快投入生產或引進其他企業資金重組投入生產;建設一家肉牛屠宰場,力促宜陽伊眾盡快投入生產或引進其他企業資金重組投入生產;引進建設一家肉羊屠宰場;引進建設一家禽屠宰場;引進建設一家著名品牌飼料場;引進建設一家獸藥、疫苗類企業,在基地建設、原料供給、資金扶持、市場服務、技術指導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形成數個全產業鏈畜牧產業化集群。
6.3 實施科技興牧戰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切實抓好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大良種的引進、繁育、改良、推廣力度,提高其對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要加強畜牧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戶建設,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綠色環保技術,發展生態養殖,改善生產環境,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經濟的良性循環。
6.4 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確保畜牧業長足發展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對全縣已形成基地優勢的區域和適宜發展的項目,要切實加大水、電、路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養殖戶和龍頭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把加大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作為畜牧業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國家農業項目對貧困縣傾斜的有利契機,通過各種渠道爭取項目。三是把脫貧攻堅、退耕還林、扶貧開發、水利建設、農村能源建設項目與全縣畜牧業發展結合,整合各類項目優勢,采取項目捆綁、集中投資的辦法,發揮資金規模效益。四是加強與金融部門的溝通協調,降低畜牧業貸款門檻,切實解決好龍頭企業發展融資難題。要通過采取小額信貸、貼息補助等形式,支持養殖大戶引進良種、繁育良種、擴大和提升養殖規模和水平。五是在支農資金的安排上對畜牧業給予重點扶持和傾斜,并通過政策導向和資金引導,調動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發展畜牧業。
6.5 深化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建設高素質的畜牧隊伍
落實好鄉鎮公益性畜牧獸醫站的編制、經費、人員,加大對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投入支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作條件。畜牧部門要加強行風建設,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民生改善作為首要職責,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總之,畜牧產業在宜陽縣已具有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條件。只要全縣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乘勢而上,繼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助推這一農村主導產業發展,就一定能夠擴大規模,形成氣候,增大產值,彰顯效益,為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S81
B
1004-5090(2016)09-0003-03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