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李 仲
縣級廣電網絡公司頻道分段排序及廣告插入實現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李 仲
本文主要闡述了縣級廣電網絡公司對接收地市信號、自辦節目、EPG、如加系統等信號傳輸以及本地安播監測系統建設方案,以滿足縣級廣電網絡管理本地開機畫面、廣告業務、節目插播等功能。
分前端;傳輸;安播監測
國家廣電總局已逐步試點啟用緊急廣播插播系統,要求可以管理到縣,為了適應新的要求,結合縣級網絡公司提出的應急平臺系統需求,設計區縣IP加擾流傳輸方案,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開機界面各區縣可獨立運營開機應用。
地市下屬的各個區縣獨立開展如加系統業務,包括廣告,字幕、泡泡和定投功能等;具體業務由各區縣自行獨立制作、審核播出。
區縣可以直接管理區縣專用EPG和如加廣告系統。
區縣可以獨立調整自辦節目EPG節目名稱和排序,可以自己確定下發更新提示。
在區縣公司已經完成IP分前端建設并且已經啟用市縣DWDM系統的基礎下,啟用區縣EPG和如加系統。從快速部署技術解決層面考慮,提出下解決方案。
整體解決方案構架如圖1所示:
啟用分段EPG,空出固定序號位置留給區縣專用(例如序號35-38為區縣專用序號,地市用戶接收不到此段序號節目,節目序號34后就為39)。
在地市前端為區縣單獨建立一套分前端系統,主要指復用系統、EPG和如加系統。
啟用市到縣DWDM系統。
區縣通過IPQAM接收經市縣DWDM傳輸的加擾流IP信號,最終混合輸出。
區縣通過客戶端來控制區縣如加廣告播發和區縣EPG的調整。

圖1 整體解決方案構架圖
2.1 地市播控中心
地市播控中心在前端機房選用新一代數字內容管理器DCM進行節目復用與加擾,DCM系統將采用完全1:1熱備份處理。該DCM系統用于接受骨干網的IP加擾流、區縣專用EPG、如加系統信號,經過DCM復用后形成的IP信號傳輸到市縣DWDM系統。
在主備設備的基礎上,設計出主備傳輸鏈路,設備自動進行路由選擇,當主設備故障時,系統會自動從主鏈路切換到備份鏈路,其切換造成的影響對用戶而言只是眨眼間的事情。
區縣如加系統播出各區縣自己的業務數據,通過IP信號將PID數據接入區縣使用的復用器,與地市信號分開,不影響現在地市的如加業務運營。
2.2 區縣分前端
2.2.1 區縣傳輸系統
(1)地市傳輸的IP加擾流信號經過市到縣波分系統傳輸到區縣公司機房,通過IPQAM將節目流重新復用在指定的多業務傳輸流中,再進行QAM調制和頻率變換,輸出RF信號。
(2)區縣IPQAM按照規劃表選擇對應的節目流、EPG和如加流進行映射復用后調制輸出,如A區選擇節目流231.3.1.5,對應的EPG如加流為233.4.1.5,將兩個流在對應端口映射,并在某固定頻點進行調制輸出。
(3)區縣自辦節目經編碼器、復用器輸出TS流到TS Over IP網關,最終輸入到IPQAM進行調制輸出,為確保鏈路安全,可以采用兩級射頻切換開關進行備份。第一級為主備IPQAM調制混合系統切換,第二級為DWDM傳輸信號與原BKTel-1550光傳輸系統傳輸信號之間切換,第二級手動切換在主路輸出。

圖2 地市前端系統
2.2.2 區縣安播監測系統
(1)經市到縣波分系統傳輸到區縣公司機房的IP加擾流信號可用一個多畫面大屏監測,可采用具備數字電視監測、解擾、IP網關“三合一”功能的設備,對多路TS流同時解擾。
(2)五個多畫面大屏監測經調制混合后的輸出信號,經RF解擾設備解擾。
(3)采集服務器負責實時采集前端監測模塊回傳的QAM指標數據,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精確的監測報警,負責將指標數據、分析數據寫到數據存儲服務中,提供設備指標劣化的預警。
(4)通過選擇相應的頻點,將RF信號解調出IP流,并經交換機上Dvstation IP1進行TS流的碼流分析。

圖3 區縣傳輸系統
(1)前端環境的改造,需要擴容新建區縣專用DCM系統、如加系統和EPG系統。
(2)啟用市縣DWDM傳輸。
(3)如加系統的開發、EPG系統的開發。
(4)區縣前端準備設備采購、前端系統建設。
(5)確定區縣專用EPG系統和如加系統維護界面以及權限、播發規定等事宜。
(6)區縣的業務制作人員、操作人員、維護人員的培訓。
李仲(1984—),男,安徽滁州人,碩士,中級職稱,現供職于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