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景德鎮供電分公司 楊楚原 苗 佳 楊 鋒
自動遠程復電裝置的設計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景德鎮供電分公司 楊楚原 苗 佳 楊 鋒
本文研制出一種新型遠紅外線自動復電裝置,將原來的被動復電轉化為主動復電,減少復電時間。從根本上解決了國家電網公司在實現“全費控”這一目標過程中因現有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不能主動復電,導致復電時間長,投訴量猛增問題,提升了企業形象。
復電;復電時間;自動復電裝置
隨著2009年電子表向智能電表的升級,國家電網公司對“全費控、全采集、全覆蓋”的要求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而在“全費控”的過程中,由于復電時間過長等問題引發了大量的投訴。
據分析,復電流程過于被動是造成投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即用戶繳納電費后,需要等待電表從跳閘狀態到預復電狀態后,再進行人為重啟電表或使用紅外信號重啟電表,才能使電表合閘,居民繼續使用電力資源;而由于現場比較復雜,且停電時間相對集中,停電數量較大,使得及時重啟電表并非一件易事[2-3]。為化被動復電為主動復電,降低復電難度,縮短復電時間、降低投訴,本文研制出基于紅外信號的自動遠程復電裝置,達到電表自動合閘的目的。
在不改變現有電表連接層級的情況下,在電表箱外加普適型遠程自動復電裝置如圖1所示,通過直接向電表照射重啟信號的形式,傳輸至各個電表中,電表接收到裝置電表重啟信號后進行合閘,復電成功[4]。實驗數據記錄結果:連續信號1000次耗電量實驗數據表(單位:mAh)結論:平均耗電量X=59.3。連續信號有效率實驗數據表,結論:平均有效率X=75%
間隔照射需要確定時間T,對于照射時間間隔為T的裝置,其在某一刻照射的概率P應該服從平均分布即:,則分布函數為:

則期望為:

對于在某一段時間t時照射的最大似然概率為:
寫出似然函數:

對于平均分布不能用取對數的方法求極限,則使用定義求函數極值:


(4)檢驗極大似然估計是否是無偏估計

根據在目標值確定的調查中的結果顯示,得出居民平均值為X(n)=20.1分鐘,由求出的無偏最大估計T=X(n)/2,可以求出間隔時間T=10分鐘。故在提高裝置使用周期和壽命的基礎上,選擇脈沖信號對裝置每隔10min向電表發射一次紅外合閘信號,實現電表復電。
在國家電網公司“全費控”的過程中,為縮短復電時間、降低投訴率,本文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自動復電裝置,將原來的被動復電轉化為主動復電。經實驗測試,該裝置將復電平均時間由原來的2.5h降低為0.3h,減少了88%。
從社會效益看,該成果在縮短復電時間、降低投訴總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提升了公司的企業形象。從經濟效益上來看,使得每個臺區的管理成本從原來的60元降低到現在的30元,下降了50%。
[1]向葵,胡文寶,嚴良俊,唐新功,余剛.巖石復電阻率測量技術及標定方法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05:138-141+153.
[2]徐樂,游志遠,胡玉玲,張潔茹,柏楊.基于回復電壓法的ZnO壓敏電阻沖擊老化診斷[J].氣象科技,2016,01:136-141.
[3]麥卓成.配變終端在配網故障定位分析快速復電中的設計與應用[J].南方能源建設,2015,S1:165-168.
[4]鄺皆欣,陳志峰.含小水電上網配網線路孤網分析及故障后復電方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8:117-119.
[5]冼凱鵬.配網調度故障快速復電支撐系統分析[J].科技風,2014,24:126.
[6]呂連潔.面向調度的配網故障快速復電效率提升分析[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5,07:34-39.
楊楚原(1991-),男,湖北宜昌人,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多目標分層優化,計算機智能算法,電力電子設備的研制。工作于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景德鎮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