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家住浙江,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暑假回家后,父母告訴他,村里號召村民安裝家庭光伏發電站,即在屋面上安裝光伏器件,好幾戶人家都裝了!父母拿出宣傳資料念給小李聽,安裝家庭光伏發電站可以通過光伏并網逆變器輸出220V/50Hz的交流電供家庭電器使用,并入公共電網后,多余的電量還可賣給國家。李父李母說,這種新鮮的事物他們是搞不明白了,讓小李研究后決定是否實施這項“時尚而艱巨”的工程。
村委負責這項工作的是大學生村官小吳。小吳告訴小李,安裝家庭光伏發電站一般需投入5、6萬元,每產生1度電,國家和省里都有補貼,從長遠來看,是非常劃算的。村里推薦給村民的都是正規、有經驗的光伏安裝企業;此外,村里會統一負責并網申報及安裝后的驗收、調試。
跟小吳深入探討又在網上仔細了解之后,小李家決定安裝光伏屋面,并在小吳的推薦下選擇了光伏陶瓷瓦。光伏陶瓷瓦通過封裝工藝將陶制瓦片與太陽能模組結合,可替代傳統的建筑瓦片(圖1)。安裝光伏前,需考慮屋頂的使用權問題。小李家的房屋屬于自建房,這點完全不必擔心。光伏安裝公司實地考察了小李家的屋頂,以保證其能提供光伏陶瓷瓦的安全安裝條件。考慮到家庭年用電量在1200kW·h左右,小李和光伏安裝企業商議后,決定安裝144片8W/片的琉璃瓦型光伏陶瓷瓦,年發電量在1200kW·h左右。
光伏安裝公司的陸工根據小李家坡屋面的尺寸,橫豎向設計了光伏陶瓷瓦的擺放位置。陸工說,光伏陶瓷瓦屋面發電系統各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應合理,并滿足其所在部位的建筑排水和系統檢修、更新與維護等要求,所以靠近脊瓦的一排瓦不宜選用光伏陶瓷瓦。這些工作做好后,將光伏陶瓷瓦按橫豎尺寸進行掛瓦。
安裝光伏陶瓷瓦時,先根據預先設計確定電路的聯接方式,在瓦片之間進行線路連接。原則上做到邊安裝邊檢測線路連接是否到位,一般以36片光伏陶瓷瓦為1組進行電壓測量。整體光伏瓦安裝接線完成后,對其匯流電纜進行電壓及電流測量,確定是否符合應有的工作狀態。
接著,便是固定光伏瓦。每一分段或分塊內的光伏陶瓷瓦,均為自下而上固定。光伏陶瓷瓦的最下面一層和最上面一層,用水泥釘與掛瓦條固定。臥瓦層采用1∶3水泥砂漿粘貼,砂漿厚度約為30mm,貼上后用灰鏟柄輕輕敲打,并用靠尺調整瓦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待大面積光伏陶瓷瓦施工固定完畢后,用靠尺檢查瓦的垂直、平整度,并用小釘錘檢查光伏陶瓷瓦是否存在空鼓。如有,需進行維修處理。在安裝光伏陶瓷瓦的整個過程中,不要破壞原屋面的防水層。
這些工作完成之后,大學生村官小吳會通知電力公司上門安裝電表和計量裝置,進行并網驗收和調試,完成最終并網的程序。
在安裝光伏屋面的這段時間里,小李跑前跑后非常辛苦,父母看在眼里,是疼在心頭。看著家庭光伏發電站成功安裝完成,父母禁不住贊嘆,兒子真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