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子競技來說,2015年是“瘋狂”的一年,Ti5 DOTA2國際邀請賽以超過1800萬美元的總獎金成為全球獎金最高的五大體育賽事之一。2015年歲末,中國電競圈爆出更加驚人的消息,原OMG戰隊明星ADC簡自豪以5000萬轉會費加盟QG戰隊,而上個賽季他在轉會OMG時傳出的轉會費就已高達2000萬,而今又足足翻了一倍。傳聞不可盡信,不過近年電子競技的確在飛速成長,S5世界總決賽在線觀看人數將近三千萬人,Ti5賽事獎金比肩歐冠,如此看來,LPL頂尖選手的轉會費達到傳統競技選手的水平也不是不可能。
傳統的競技體育中,選手的身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足球籃球現今繁榮的背后是長達數十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而電競的繁榮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才短短五六年,似乎中國電競的就登上了指數級提速的火箭。這次傳出的5000萬轉會費的傳聞究竟是中國電競騰飛的證明還是泡沫破碎的開端呢?
天價轉會費是好是壞?
早期的電競選手沒有像樣的訓練設備,沒有專業的俱樂部,甚至沒有正規的全國電競聯賽。曾經的電子競技選手每個月收入 2000多元左右,而且有時候參賽得到的獎金還要和俱樂部分成,所以情況相當清苦。
2011年8月之后,一切變得不同,王思聰在微博發布了進軍電競的宣言:“強勢進入,整合電競”,一時間引發圈內震動。這一宣言發表不久,王思聰便收購CCM戰隊、成立了IG戰隊,并直接從LGD戰隊中挖了4名隊員(傳聞每人的轉會費在當時達到不可想象的5萬元)。2012年王老板的投入初見成效, IG戰隊在西雅圖TI2奪冠,100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在當時足夠從零開始組建一支足以稱霸世界的豪門戰隊。
王思聰的成功,這種資本進入迅速獲得回報的模式迅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電競行業,而他們的目光毫無疑問地投向了熱火朝天的LOL,明星選手也很快成為各大俱樂部爭奪的對象,轉會身價水漲船高。皇族戰隊更是率先大膽引進兩名韓援,使用3+2模式,在S4上比任何一支中國戰隊走的都要遠。
S4后拳頭公司出臺規定,同一個賽區同一個俱樂部只能擁有一支戰隊,而奪冠不到一個月的三星白隊受這項規定的限制,宣布正式解散。中國俱樂部抓住機會,總花費超過千萬將三星藍白兩隊全部10名隊員都引進LPL,一時間購買韓援成為最流行的建隊模式。
根據韓國電競網站dailygame發布的調查,韓國職業選手平均年薪21138美元,超過62%的選手考慮向國外發展,而中國無疑是他們最好的淘金地。
后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流失大批人才的韓國電競依舊在S5上包攬冠亞軍,而金元政策下的混血中國戰隊們卻沒能在S5上活過8強,甚至有些在小組賽就早早出局。
即使這樣,選手們的轉會費依舊居高不下。2014年,iG CEO在微博里爆料:電競圈里1000萬的預算才能做豪門,選手的身價更是要從10萬起,如今這幾個數字后面大概還要再添一個0吧。
金元模式初期的成功讓諸多俱樂部投資人迷失了方向,但天價轉會費、瘋狂購買韓援卻依然不能為俱樂部帶來成績,繼續花更多的錢買更厲害的選手不過是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最終大批投資人會因為無法獲利而離開電子競技行業,老一代電競人苦心經營的電競大環境也會遭到破壞。
外援可以有但不能盲目使用,畢竟沒人想看到LPL賽場最終每個隊有5個韓國人,很多人說外援好,外援強,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可是從歷史上來看,洋務運動是失敗的。今年LPL的失敗也被很多網友戲稱為“電競洋務運動”的失敗。
外援應該起到鯰魚的效果,用他們更加專業的職業素養激發國手的斗志,外援固然厲害,但國手才是中國電競的根本。這一切不得不讓我們正視另一個問題,中國電子競技的人才為何如此匱乏?
中國的電競天才都去哪了
據艾瑞2015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2015年中國整體電競用戶數量激增到9800萬人,預計到2016年全國電子競技用戶數量將超過1.2億。
而據另一項數據統計,韓國2014年的總人口只有5042萬人,中國電競玩家的數量近乎是韓國總人口的一倍,難道就找不到和韓國選手一樣優秀的人才?電子競技不像傳統體育,電子競技用一年時間完全可以培養出一批不錯的選手。中國缺少的只是發掘“潛力股”與鍛煉新人的途徑。
創辦于2002年的CIG中國電子競技大會就是個很好的選擇,不同于廠商主導的第三方賽事的利益為先,CIG擁有雄厚的資本基礎,能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比賽的策劃、舉辦當中,邀請最優質的解說、裁判團隊,為選手提供最專業的后勤保障,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比賽的專業性。
CIG資深的政府背景,保證了CIG賽事的目的就是推廣電子競技,推動電子競技向全民運動發展,為熱愛電競的中國少年們提供一個真正公平公開公正,能夠實現電競夢想的舞臺,而這也正是各大職業俱樂部夢寐以求的發掘潛力選手、鍛煉新人的最佳賽事。
2015年,CIG重裝上陣,走遍全國。上下半區的決賽已經將全國最優秀的民間高手帶到即將進行的全國總決賽的舞臺上。對于CIG來說,夢想最重要。
CIG2015的全國總決賽于1月13-16號熱力開打,各大知名品牌商大力贊助將保證決賽順利進行,包括外星人Alienware、三星、Delux和Dxracer等知名專業游戲硬件及周邊品牌,他們提供的專業電競級設備,將幫助選手穩定狀態,發揮出最佳的實力。
很快我們就能看到,一批批為夢想而戰的頂尖選手從CIG的舞臺上走出來。
金元政策并不能促進中國電競健康發展,更無法挽救中國電競職業賽場的頹勢,只會燒錢的職業俱樂部并不職業,畢竟,任何一項運動的根本是人,而不是資本。如果不走科學健康的發展道路,不開啟自身造血功能,不重視青訓人才培養,哪天資本不再對電競感興趣了,中國電競也許又會倒退10年。
CIG回歸的正是時候,或許這才是中國電子競技真正騰飛的開始。
這次的五千萬轉會費消息究竟是泡沫崩塌的開始?還是電競真正起飛的證明?只有時間能夠告訴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