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楊麗萍


“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用現代科技把屬于消費者的“消費剩余”和“生產剩余”回饋給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它具有強大的造血功能,受益面廣。
2015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召開的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說:“要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總書記念茲在茲,以民為本,關愛民生,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
2015年12月18日,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全國綠色農業特產示范基地管理辦公室、紅博會事業發展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啟動大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隆重召開。
在啟動大會上,為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在會上同時啟動了該工程的“1+1”產業聯盟,該聯盟秉承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愿景,迅速落地,將成為中國產業聯盟的典范工程。通過“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的實施,協助政府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
新型公益模式“1+1”
“1+1”,是用創新的商業模式與創新的公益模式有機結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的社會公益模式。作為商業模式,它具有非凡的商業價值,能夠讓消費者的一份支出可以使用兩次;作為公益模式,它具有強大的造血功能,受益面廣。
通過“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的實施,協助政府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并由此平衡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讓所有參與者均能獲得收益,包括消費者、聯盟商、供貨商、生產商、銀行、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營銷平臺、商會、協會、公益組織、復轉軍人、大學生,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人們。它還能有效推進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紓解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經濟下行的壓力,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社區的傳播,有效推動食品安全建設和社會責任建設。
“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已從北京開始試點,摸索經驗,逐步推廣。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奔赴農村選點,把“1+1”的溫暖送往最貧困的地區。
“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啟動大會上啟動了該工程的“1+1”產業聯盟,中國“1+1”產業聯盟將在用2至3年的時間,在全國開設上萬家“1+1”社區惠民店,發展100萬家服務業聯盟商戶,與千家農業龍頭企業、千家廣告公司、千家酒業公司、上萬家品牌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1+1”產業聯盟將與這些合作伙伴共同舉起:1.促進實體經濟發展;2.做老區產業經濟發展的推手;3.打造全國復轉軍人、大學生創業的平臺;4.創新中國公益產業的模范;5.樹立“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模式的典范;6、共建扎實的安康惠民工程等六桿旗幟,以實體產業的發展、中小微企業的扶持來響應國務院的號召,把實惠和健康帶給大眾,帶給百姓。
在"1+1"的產業模式中,所有參與者的每一元錢,將能實現兩次消費,體現實實在在的增值消費,讓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國家惠民政策的無處不在與體貼入微、熔體入心。
“1+1”產業聯盟主要由下列四個板塊構成:
1.“1+1”惠民店及聯盟商戶:這是壹家壹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的板塊,計劃在全國范圍內,3000至5000住戶規模的區域開設惠民店一家,全國共開設超過一萬家,在每家惠民店周邊發展20家左右實體聯盟商戶,全國共發展百萬家以上聯盟商戶,“1+1”惠民店與聯盟商戶依據聯盟規則互動消費、聯動發展、抱團取暖,把民生惠民舉措落實到千家萬戶門口。
2.“1+1”廣告產業聯盟: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牽頭多家傳媒機構共同發起主辦,壹家壹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星采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全國全媒體綜合服務機構。聯盟以創新的廣告經營模式,聯動全國近千家廣告公司,以全媒體為資源,為全國品牌企業解決營銷、品牌、廣告、銷售、業務、資金、市場、渠道等實體企業的全方位需求,讓參與聯盟的實體品牌企業在市場中輕松贏得主導權。
3.綠色農產品產業聯盟:由全國綠色農業特產示范基地管理辦公室牽頭,中農國業控股有限公司負責,從源頭的肥料、飼料著手,以創新領先的種養殖技術,將有機、綠色、無公害、地標及富硒產品與全國上千家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并為農業企業產品提供直接到家庭的一站式服務。這些資源為全國超過萬家惠民店的農產品提供保障,并確保提供的農產品是有機、綠色、無公害、地標及富硒的產品。對于這些產品的安全問題設置了成熟的溯源系統,一旦供應的產品出現問題,即可利用后臺系統追溯到問題源頭,從而確保食品安全。
4.全國復轉軍人、大學生創業平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家的政策,它的落實需要全民的智慧與參與, “1+1”產業聯盟,在全國超過一萬家惠民店中,將每個店安置6名復轉軍人軍屬及大學生創業,這樣可以合計解決全國近10萬名的復轉軍人軍屬及大學生創業問題,同時成立“1+1”老兵物流、老兵農業、推薦復轉軍人及大學生到全國百萬家聯盟商戶合作創業等綜合舉措,為國家復轉軍人及大學生的創業承擔社會責任。而1+1產業聯盟正是在全新的歷史機遇下,以互聯網和實體產業的聯動發展,秉承安康惠民理念的一個創新型商業模式,是一個激發大眾創業熱情的原動力。因此必將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指導下可圈可點、實實在在的創新模板。
八大保障系統措施
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我們建立了八大保障系統:
第一大保障是采用國家各部委的追溯系統,確保免費送出去的物品都是安全、綠色、健康的食品。
第二大保障是國家權威機構的監督、管理、支持和指導。
第三大保障是大數據的云端智慧網絡、電子運營平臺和管理系統。能夠確保平臺上所有參與方利益分配的及時性、正確性、準確性及其透明度,確保國家稅收與信息安全。
第四大保障是全國超過一萬家具有優等供貨能力的實力企業,由他們出資協同社區開辦“1+1”免費店。
第五大保障是專業培訓機構為全國“1+1”社區惠民店、服務業聯盟商戶的骨干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和“誠信經商”素質教育,從靈魂深處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六大保障是四大聯盟的支持,包括全國廣告產業聯盟、綠色農業產品產業聯盟、“1+1”社區惠民店及聯盟商戶和金融保險。
第七大保障是“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執行團隊。習主席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愛國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我們把這份責任上升到道德層面,喚醒更多人,用“1+1”給消費者帶來福祉,為全國人民創造幸福。參與“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建設的主力隊伍由三種人組成:第一部分是幾百萬以誠信為榮的商人。他們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帶頭行動,講誠信,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在國家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中起領引、踐行、推動作用。第二部分是復轉軍人,他們心懷祖國和人民,忠心耿耿。第三部分是大學生,他們有理想、有夢想、珍惜未來、積極向上。
第八大保障是政府支持和社團協力。我們面對的人群是數以億級的消費者,我們要做的事情都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消費者萬歲就企業萬歲,企業萬歲就國家萬歲。
公益事業的創舉
“1+1”的年采購量將達近萬億元。這些錢都是“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執行團隊從一家一家商鋪那里,把商鋪可以“打折”促銷的錢匯聚起來,再變成一個個社區里面的免費商店的有機、綠色、安全、可追溯的免費商品,按照各人的選擇再送到消費者手里。
每年近萬億元的商業成果,不是由一家公司獨享,而是讓社會各界分享、讓消費者分享、讓聯盟商分享、讓生產商分享、讓社區分享、讓商會分享、讓協會分享、讓公益組織分享、讓復轉軍人分享、讓大學生分享,特別是讓農村貧困地區的人們分享。這就是“1+1”的公益精神。
這近萬億元的消費增量的獲得,并沒有借助任何資金的投入,但是,它顯示了“1+1”偉大的公益力量!
雖然“1+1”的商業功能非常強大,但是它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只是把綠色的安全食品和有誠信的免費商品送到消費者手里。世上只有賣不出去的商品,沒有送不出去的商品。所以,“1+1”可以成為國民經濟的調節器、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利器。
據資料統計,中國有1000多家公益機構,10年來共得到近100億的捐贈。“1+1”每年可向全國五大公益機構提供上億元的捐贈。由此對比,可見“1+1”公益力量的巨大,更可評估實施、發展“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的可觀前景及其偉大意義!
“1+1”跳出傳統打折的概念,站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高度,用現代科技把屬于消費者的“消費剩余”和“生產剩余”回饋給消費者和整個社會。這種回饋行動不僅沒有傷及商家和廠家,反而大大促進了商家和廠家的發展。
“1+1”像一只雛鳥,還需要大家的呵護。“1+1”民生惠民公益工程只能由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獲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