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3月10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中國對性別平等問題如此積極?
中國參與婦女問題議程已有20年歷史。聯(lián)合國的頭號性別平等文件,即1995年的《北京宣言》就帶有中國首都的名字。近年來,中國不斷利用其外交資源,如出資、政治承諾及與聯(lián)合國合作舉辦高級別活動,支持這個全球議程中較為次要的問題。
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峰會期間宣布向聯(lián)合國婦女署捐贈1000萬美元。聯(lián)合國婦女署是關注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的首要政府間機構。今年年初,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劉結一進一步強調婦女賦權是實現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關鍵。中國還將女性賦權列為今年晚些時候主辦的G20峰會的一個重要政策問題。
為什么中國如此積極推動婦女賦權?上述現象主要原因有三點。
首先,在影響地區(qū)和國際制度、規(guī)則、標準和概念方面,中國逐漸從“游戲參與者”向“游戲塑造者”轉變。在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問題上發(fā)揮帶頭作用,有利于打響中國領導力的知名度。
其次,在高級別外交平臺上推動性別平等問題主流化,會給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推動其政策關切和個人抱負創(chuàng)造更多的宣傳機會。彭麗媛在出訪期間吸引了媒體的巨大關注,對中國的公共外交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對性別平等問題的關注反映了國內趨勢的轉變。過去10年里,受過良好教育、關心中國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年輕女性數量大幅增長,這一趨勢有可能改變中國未來領導人的領導風格和公共形象。
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在中國政府工作,女性政治人物和外交官人數增多,可能會讓中國官員過去的形象變得更平易近人和個性化。
女性賦權可能不會取代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議程的下一個頭號問題。但在性別平等問題的背后,中國無疑會是設計婦女賦權全球治理的積極領導者。▲(作者ZhiboQiu,汪析譯)
環(huán)球時報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