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理會加強制裁朝鮮的決議生效和美韓高強度聯合軍演的開始,平壤做出一系列激烈反應,包括發射短程導彈,威脅對韓美等發動“先發制人”核打擊,宣布已經成功實現核彈頭小型化,斷絕對韓所有經濟合作與交流協議并清算韓方在朝所有財產等等,把“戰爭邊緣”動作進一步推向極致。
然而不能不說,朝鮮這些反應已被外界所熟悉,它們的威懾效果早已開始遞減。平壤搞出新的轟動效應已經很難,美韓對這種“核戰牌”顯得多少有些麻木了。倒是它宣布清算韓國在朝所有財產讓后者感到些心疼。
局勢最大的不確定性看來還是高度緊張之下朝鮮與美韓是否會發生致命的誤判,使得一方因為怕吃虧而“先下手為強”。這方面美韓尤其需要克制,因為它們的力量要強大得多,朝鮮貿然發動攻擊的擔心和猶豫顯然會更多。
如果美韓已有借聯合軍演對朝鮮突然襲擊的計劃,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樣的話,半島將迎來讓近年世界各地沖突都小巫見大巫的豪賭。
現在朝鮮的牌已經出得差不多了,美韓的主牌多,但能夠輕松甩出來鎮住朝鮮的同花順好像也沒有。我們認為,雙方差不多就行了,搞得太過頭,不僅挺吃力,而且到頭來會很難分清逼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平壤非要這個時候叫喊“核彈頭小型化”,嚇唬不住美韓,倒是給主張對它制裁越狠越好的力量提供了更多理由。現在朝鮮商船已經很難在世界各地靠岸,有報道說中俄港口也沒讓新到的朝鮮船只進入。朝方大秀強硬,言多必失,等于自己給自己挖坑。
美韓揮舞軍事大棒,韓國緊跟美國,狠話連連,使得半島南北結下新仇。前些年陽光政策的成果不僅化為烏有,而且成為負數。如此把朝鮮政權“往死里逼”,意味著開啟一些不可控的危險變數。
對美國來說,新世紀以來打的幾場仗沒一場贏得干凈利索,它大概主觀上還是不想在半島開戰的。朝鮮畢竟搞了四次核試爆,不斷試射導彈,那個國家又境內多山,它的還手之力應高于美國之前的幾個敵人,生存力也不比它們差。奧巴馬打敘利亞都猶猶豫豫,就別在半島逞強了,防止逼得自己騎虎難下。
既然安理會已經通過制裁決議,那么大家還是一起認真執行該決議,以觀后效吧。由于這一次的制裁方案前所未有嚴厲,只要堅持施行下去,對平壤會產生壓力的。最重要的是,它展現了國際社會堅決反對朝鮮擁核的決心,破除了它可以分化大國態度的幻想。決議發出清晰信號:朝鮮擁核沒有前途。
要給平壤完全領會最新形成的局勢留一點時間,而不應讓其他攤牌來得更快。如果美韓能夠對恢復六方會談給予實際配合,那么制裁獲得成功就有了更多希望。▲
環球時報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