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濤
(山東萬斯達集團有限公司,濟南 250014)
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與前景研究
崔靜濤
(山東萬斯達集團有限公司,濟南 250014)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建筑業作為眾多國家的經濟支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而蓬勃發展。如今,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也迫切需要改革與發展。論文對建筑產業化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進行闡述,探討建筑產業化發展的優勢,以展望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建筑產業化;發展趨勢;優勢;施工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7.003
建筑產業化應合現代人們對建筑業的要求,即運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方式對傳統建筑業的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造和提升,實現建筑產業的連續性、標準化、集成化、信息化、機械化以及一體化,有利于施工工期的縮短、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建筑產業化符合綠色、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要求,使建筑設計實現標準化,施工更加安全高效,保證建筑物質量,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1 國外的發展現狀
建筑結構體系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標志,經過多年研究實踐和發展,目前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建筑結構體系主要為新型的建筑結構體系,如鋼結構、鋼混凝土結構和木結構等。實現住宅建筑部品生產供應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是實現建筑產業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保證住宅建筑功能和質量的基本條件。一些發達國家如丹麥各廠家將生產的部品列入《通用體系產品總目錄》中,實現部品的通用化;瑞典在住宅建筑中的通用部品使用率可達到80%左右;日本經過20年時間的實踐與發展也實現了住宅建筑部品的通用化,使用起來只要將通用部品組合。許多發達國家在墻體材料
方面的使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國家的墻體材料以新型建筑材料為主,一般占60%~90%的比重,而其他墻體材料的使用如黏土磚,美國黏土磚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比例降低至15%以下,而在日本的使用僅為3%的比例。關于現場施工的技術和人均竣工面積方面,發達國家已經做到了分工合作具體化,如按土方、結構、水電、裝飾等進行具體分工,保證施工的專業性,施工的綜合性指標可以反映在人均竣工面積上,人均竣工面積越大勞動生產率越高,如德國和日本人均竣工面積為80~100m2,法國、美國人均竣工面積為40~80m2。
2.2 國內的發展現狀
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發展中國家的我國建筑產業化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目前,我國鄉鎮建筑主要以手工砌筑的方式進行,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在住宅建筑部品的使用方面,雖然我國在物質技術方面擁有一定的基礎,但與國外相比我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在新型材料的使用方面還是比較局限,大部分地區建筑的墻體材料還在以黏土磚為主,以這種材料為主的建筑建與綠色、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不相符,導致我國在采暖節約能耗方面遠不如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在施工技術方面,我國還處在包工項目的現狀中,幾乎一個施工單位就能完成建筑工程的所有工作,這種非明確專業的施工,使得我國建筑工程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我國的人均竣工面積相對于經濟發達的國家也相當低,僅為28m2左右,反映我國施工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急需建筑產業化的發展。
3.1 節能減排
建筑產業化符合綠色、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改善傳統澆筑方式造成的水資源和木資源的浪費,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全面建筑產業化可節約能源70%、節約水源60%、節約材料20%、減少垃圾80%、節約木材80%。傳統施工方式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還有比較嘈雜噪聲,建筑產業化是建筑資源的優化,是技術生產科研一體化,有助改善粉塵與噪音狀況。
3.2 解決人力資源緊張問題
我國處在人口老齡化階段,青壯年勞動力正在持續減少,人工勞動成本逐漸增加。傳統建筑人均竣工面積少,勞動效率低,人工費用占建筑總費用的比例高,我國的人口現狀迫使建筑業向建筑產業化轉型。建筑產業化實現現場施工的裝配化和機械化,減少施工現場人員和勞動強度,同時提高勞動效率,從而解決社會人力資源緊張問題。建筑產業化符合我國人口現狀,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3.3 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
我國目前的建筑施工方式主要以現澆結構為主,因為人為、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誤差,造成質量問題出現。而建筑產業化設備先進、工藝完善、技術嫻熟,有利減少誤差,如傳統現澆混凝土結構尺寸差一般為8~10mm,而采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偏差可控制在5mm以內,由此可見,建筑產業化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質量,從而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
3.4 縮短施工工期
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是建筑產業化的內在要求,將新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過程實現建筑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相關數據表示,實現建筑產業化可縮短工期30%~70%,同時建筑產業化也可以反作用于科學技術,促進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4.1 裝配式建筑的成本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在我國一些大城市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而這種應用對我國而言只是小部分的,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應用的比較少或者還未應用。由于裝配式建筑需要應用更多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成本比現澆結構建筑成本更高,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目前無法全面普及,但隨著人工成本的逐漸增加,裝配式結構建筑與現澆結構建筑的成本將不斷縮小,甚至出現成本轉逆。
4.2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
由于我國建筑產業化相對于一些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晚,技術和標準體系方面等都還處在不成熟階段。目前,國內的預制廠的標準還是企業標準,建筑產業化相關標準難以推行,我國加大力度不斷完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在制定標準過程中我國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優秀成果,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標準體系,從而促進我國建筑產業化更好更快的發展。
4.3 完善產業鏈
我國地區經濟科技發展的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科技發展相對較快,科學技術體系的研發條件更為成熟,也擁有較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是我國實施和完善建筑產業化的優選區域。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區域的建筑產業化,提高配套設施,實現現場施工裝配化和機械化,以帶動西部等材料等經濟科技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建筑產業化發展相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面臨著許多技術及標準體系上的問題和困難,按照目前狀態我國推動建筑產業化的發展還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我國加大力度發展科學技術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不斷推進科學技術的研究與實踐,從而推動我國建筑產業化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建筑產品質量。
【1】王宇欣.現代建筑產業化在我市發展的必然趨勢[J],建筑與預算, 2013(7):27-28.
【2】梁栓柱,張笑塵,王光崇,等.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與前景[J].山西建筑,2015(27):23-25.
【3】王永合,張國慶,謝厚禮.建筑產業化發展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2):16-17.
【4】蔣勤儉.中國建筑產業化發展研究報告[J],混凝土世界,2014(7): 10-20
【5】杜康,趙永生.我國建筑產業化發展歷程及推進建議[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76-79.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UI Jing-tao
(ShandongWansidaGroupCo.Ltd.,Ji'nan 250014,China)
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today'sworldischangingwitheachpassingday,andtheconstructionindustryis the pillar of economy in many countries.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booming.Today,architec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is unstoppable,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world,the constructionindustryasthefoundationandpillarofournationaleconomy,thereisanurgentneedtoreformanddevelopment.Inthispaper,the statusof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inChinaandabroadarediscussed,theadvantagesof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 industryarediscussedinthispaper.
construction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trend;advantage;construction
TU201;TU741.2
A
1007-9467(2016)07-0029-02
2016-05-13
崔靜濤(1978~),男,山東濟南人,工程師,從事建筑產業化,預制PC裝配式結構,鋼結構裝飾裝修一體化設計、生產、運輸及施工全產業鏈的研究,(電子信箱箱)cuijingtao@one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