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怡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西安,710068)
lMS-LD標準在E-learning中的應用
何 怡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西安,710068)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在線學習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用戶,而網上學習的平臺和標準建設也日趨完善。通過對國際主流的E-learning學習標準的研究和分析,筆者認為基于IMS的LD標準規范設計的在線學習模式可以對我國高等教育形成有益的補充,并就這種標準的方法設計進行了探討。
E-learning;IMS-LD;教學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引發了教育領域的一系列變化和改革。E-learning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我們可以把E-learning理解為在線學習或網絡化的學習,也可以理解為數字化的學習。發展到今天,E-learning已經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內涵和寬廣的外延。從E-learning的應用對象看,我們可以把他分為企業用戶和教育用戶。隨著網絡教育的興起,網絡教與學的模式也在不斷改變。本文只就針對教育用戶的E-learning模式展開探討。
網絡教育的興起和發展,離不開網上教學平臺和網站建設。無論是眾多高等教育院校,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教育培訓機構,大多都或自主開發,或通過技術公司開發,或聯合開發的建設自己的網絡教育平臺。那么,如何構建E-learning學習設計結構,何種方式和方法搭建的網絡教育平臺才是適合我國高等教育和廣大網絡學習者的平臺?又該依據什么樣的標準來進行構建是我們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要對E-learning的構建標準進行討論,首先應該明確E-learning教學的目標。從E-learning的特性來分析,E-learning教學模式的教學中心從“教”轉到了“學”,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傳授者轉變為指導者;E-learning改變了學習的時間,使得終身教育成為可能;E-learning教學模式使得交互式協作學習成為一種團隊學習的組織形式,具有更好的學習效果;而E-learning教育模式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培養創新型的人才。
創新,不僅僅省發明和創造,而是一個由構思的產生、創意的設計、初步成果的形成和創造經濟或社會效益的全過程。從教育創新的角度來看,創新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新思維能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的能力。網絡在線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無論是積極的求異性、明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思維想象力還是獨特的知識結構、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捕捉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都可以通過一定的在線方法,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網絡教育平臺的資料庫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以下4個主要的在線學習的標準。
1)教育管理系統(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IMS)。IMS主要制定了教育內容在線發布的標準,包括存放和使用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的追蹤、學生學習程度的報告等等。IMS的宗旨省定義遠程教育應用及服務的技術標準。
2)高級分布式學習先導計劃(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ADL)。ADL的目的是確保學習者可以在任意的時間和地點能及時獲取到優質的學習資源,促成教材的可獲得性、可復用性、可互通性和可升級性。ADL本身不制定規范,而是整合現有規范并發展測試軟件。
3)數字電機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數字電機工程師協會的下設機構:學習技術標準委員會以促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使用為目標,并規劃20項學習科技標準的制定工作。
4)國際標準組織(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ISO與IEC共同組成聯合技術委員會來制定信息科技的相關標準,其屬下的子委員會則有專門與學習有關的部分準則制定。
綜合對各種學習設計標準的衡量和比較,由IMS全球學習聯盟提出的學習設計(Learning Design,LD)規范比較適合我國的高等教育。LD規范本身利用通用且彈性的語言來對教學方法進行描述,其關鍵在于對學習活動的理解,強調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學者可以借助這種方式描述不同的教學情境、學習活動和互動方法。LD本身包含了群體教學中各種角色的指定、教學活動組織與資源分配,以及教學設計的選擇、內容整合等。這種語言規范了教學和學習的過程,能夠描述許多教學模式或學習方法。這里我們以計算機課程在線學習為例,對這種學習設計結構的模式進行探討。
在IMS LD中,對環境、角色、活動等均要做出描述,即LD的組件應該包含以下元素:角色(role)、活動(activity)、活動結構(activity-structure)和環境(environment)等。利用行的(Act)、參與(Play)和角色部分(Role-Parts)組件來整合上述元素。具體設計應遵循如下設計:
1)在LD中不同的人可在不同的活動及環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一般來講,角色有學習者(learner)及協助者(staff)兩種形態。在我們設計的計算機課程在線學習中,教師作為輔助者,提供教學資源,并對學習者提出的問題以在線或離線方式進行解答。
2)在在線學習的過程中,活動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決定了在學習流程中進行哪些過程。活動應該包含學習活動和輔助活動。這種活動可以是循序結構的,也可以是選擇活動的。例如在循序結構中,教師可以設定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包含哪些子活動,而學生為達到某一教學目的,必須完成這樣的一個循序過程,并對過程結束時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和分析。
3)注重環境的構建。環境中包含學習對象(learning objects)和學習服務(learning services),即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提供的資源和輔助。在計算機課程學習過程中,資源應包含學習課件(ppt、視頻和音頻資料等),輔助資源可以設計如搜索服務、在線討論環境的建設等。即學習者可以通過對相關課件的學習,建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利用環境所提供的素材(如習題、模擬考試等)對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利用搜索和在線討論等方式進行解決。
4)方法(method)的設計和使用。LD中的方法描述了整個學習活動如何展開,以及哪些組件在方法中被使用。方法元素可以包含很多子元素。依據活動的特征,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如循序方式下的方法中元素必須循序執行,而并行的多個活動則可以平行進行,也即在同一時間,不同的人員可以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在在線學習模式中,學習者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具有普遍性的同時還應具有針對性。
作為新的國際標準,IMS-LD的制定同樣是以促進學習內容的交流性和互操作性為目的的,但它的重點放在了學習方法的重用上。從技術上來講,IMS-LD是一種教學過程描述語言,可以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描述。在IMS-LD中,每種教學方法都可以作為一個學習單元以形式化的方法進行描述,每種描述中都應包含其活動、過程、環境和方法的說明。IMS-LD可以支持單人學習以及多人合作學習的模式。它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對學習的內容和活動進行調整,從而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同時,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設計可以存檔并用來交流和共享。
在E-learning教學模式中,現在已經提出并發展了多種技術標準。相對于以學習對象為中心的技術標準,IMS-LD的重心從學習對象轉移到了學習活動上。通過對國際主流的在線學習標準進行分析和比較,筆者認為,IMS-LD標準是比較適合我國高等教育現狀,參照這一標準所設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改善我國高等教育水平,形成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有著極大的幫助。
[1]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MS Learning Design Bes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 Version 1.0 Final Specification" [Z].http://www.imsglobal.org/ learningdesign/ldv1p0/imsld_bestv1p0.html.
[2] 熊 梅 《試論21世紀基礎學校環境改善的新觀點——從教的學習向學的學習觀念的轉變,教育發展研究》,2001.1
[3] 法哈德·莎巴.遠程教育研究的演變:來自美國的觀點,載:張偉遠(主編)國際論壇: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4] 詹姆斯·泰勒.網上的教與學研究:積極者、旁觀者和消極者,載:張偉遠(主編)國際論壇: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何怡.性別,男 出生年,1976.4.10籍貫(陜西省西安市),學歷,研究生 目前職稱副高 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IMS - LD standar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 - learning
He Yi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Xi’an,710068)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ke online learning have more and more users, and 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and standard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perfect.Through to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E - learning to learn standard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based on IMS LD standard design model of online learning can be beneficial supple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bes into the methods of the standard design.
E - learning;IMS - LD;teaching
TP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