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衛 趙靜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為廣播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中短波廣播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容。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環境下,廣播事業積極創新,與先進的、現代化的媒體技術進行有機的融合,進而為中短波廣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對于我國中短波廣播而言,雖然其發展較為穩定,但其中仍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制約著我國廣播事業的健康、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接收方面,接收障礙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收聽,不利于中短波廣播的長足發展。因此,本文介紹了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的相關情況,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幾點改善措施,旨在為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 中短波 廣播 接收障礙 改善措施
引言:隨著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中短波廣播的重要性愈加顯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還開闊了其視野。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中短波廣播的要求逐漸增多,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中短波廣播積極創新,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結合,進而提高了中短波廣播的技術含量。當前,我國中短波廣播事業發展較為穩定,但其中存在的接收障礙,直接影響著信號的正常接收,長此以往,將制約廣播事業的發展,因此,接收障礙問題得到廣泛的關注。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了解影響中短波廣播接收的因素及其接收障礙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保證正常接收。
一、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的概況
廣播接收障礙主要是廣播接收電視信息過程中,受無用信號、外來噪聲等因素的干擾,降低了接收節目信號的質量,導致廣播無法正常收聽,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1.1中短波廣播接收的影響因素
中短波廣播在接收信號過程中,為了保證信號的高質量,對接收機輸出端聲音有一定的要求,其需要真實地重現已調波調制前的調制信號,在確保其質量的同時,良好接收還應滿足以下要求,其一,較大的信號場強,在此情況下,接收機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才能夠保持高值;其二,較高質量的接收機,確保信號的有效接收;其三,無干擾或者干擾情況相對較輕,保證無用信號或者噪聲等干擾的清除,在此基礎上,廣播接收效果將更加顯著。上述要求中涉及信噪比、無用信號及噪聲等,為了更好地理解各項要求,本文對三者的含義給予了闡述,具體內容為:
1、信噪比。它是指接收機輸出端音頻信號電壓與噪聲電壓二者間的比值,通常情況下,采用分貝數表達。信噪比與接收質量呈正相關,前者越高,后者越好,此時,可以忽略接收機內部自身的噪聲影響,反之,前者越低,后者越差,此時,要關注接收機內部噪聲所產生的影響。
2、無用信號。它受諸多原因的影響,主要有不適合的頻率指配,不科學的電臺布局,偏低的射頻發射質量,未滿足相關的技術標準、不正常的電波傳播等,上述因素均會影響發射信號,使其出現部分無用信號,而無用信號干擾了廣播的接收,進而稱其為干擾信號,通常情況下,也可以稱之為混信干擾[1]。
3、噪聲。它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內部噪音和外部噪音,其中外部噪音是由自然噪聲、人為噪聲組成的。對于自然噪聲而言,其具有差異性,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對于人為噪聲來說,其主要是指由電氣設備造成的噪聲,此時的噪聲表現形式為脈沖,并且具有較寬的噪聲頻帶,部分噪聲具有可控性,部分噪聲的控制難度較大。
1.2中短波廣播接收的障礙情況
1.2.1不同的干擾頻率
中短波廣播接收出現障礙主要是指廣播電視受混信干擾從而產生的干擾頻率,此時的干擾頻率分為不同的類型,具體有鄰頻、同頻、中頻、鏡像頻、互調頻、交調干擾頻及副波道干擾頻等。不同的干擾頻率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鄰頻、中頻與鏡像頻均是由較強的信號干擾引起的,同時受接收機選擇性指標的影響;同頻是由同頻干擾信號過強而造成的,不受接收機性能指標因素的影響;互調頻、交調干擾頻不僅受較強干擾信號的影響,還受接收機選擇性指標的影響,再者,接收機高頻放大器的動態范圍也對其有所影響。根據不同頻率的情況可知,混信干擾出現的成因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輸至接收機的干擾信號過強,第二種為接收機的選擇性指標及其輸入動態范圍等均對干擾頻率有所影響。在此情況下,為了降低混信干擾的影響,使其得到抑制或者減弱,應明確干擾出現的成因,并掌握相應的干擾頻率類型[2]。
1.2.2中短波的混信干擾
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主要是由混信干擾造成的,此現象主要是在欲收的信號頻率上串入干擾臺的節目信號,此時常出現差拍聲。差拍聲主要是由兩發射機載頻間的差頻引起的。
中短波同頻干擾對于中波廣播與短波廣播而言有所不同,前者頻率的指配依據為地波覆蓋標準,此時覆蓋區域內接收的信號均較為滿意,此時的信號接收不受時間的影響,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均保證了收聽的質量,但二者相比,白天的接收效果更加顯著,主要是由于白天受電離層D層的影響,保證了信號的有效接收,但在夜間,電離層D層消失,此時的中波容易受偏遠地區的同頻臺天波信號的干擾,進而降低了接收的效果;后者頻率的指配依據為各國自制標準,對于短波天波來說,其傳播范圍較廣,距離較遠,因此,在短波廣播接收過程中,極易受到同頻臺天波信號的干擾,其干擾情況較為嚴重[3]。
二、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改善的措施
2.1在中短波同頻干擾方面
在中波方面,為了解決同頻干擾影響接收效果的問題,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反射過程中可選擇同步廣播,此后,播相同節目的同頻射頻保護率將得明顯的降低,在未同步時為14dB,而同步后為4dB;另一方面,接收過程中降低同頻干擾,可以利用定向天線,以此保證遠距離微弱信號的有效接收,也可以利用特殊類型的接收機,即:機內裝有磁性天線,此類接收機保證了中波信號的良好接收,特別是對于當地或較勁距離的信號,其接收效果十分顯著。
在短波方面,為了降低同頻干擾,保證接收的有效性與準確性,可采取的措施有:第一種加強發射機功率,第二種增加定向天線,第三種度清靜頻道進行及時的改換[4]。
2.2在電波傳播干擾方面
對于中波而言,由電波傳播所造成的干擾主要有夜間遠地的同頻臺天波信號干擾、局部地區電離層交叉調制干擾,后者主要是指在欲收臺的節目信號串入了其他節目信號,此類干擾僅出現在大功率發射臺,因此,應對其給予關注。
對于短波而言,其欲收信號及干擾信號均來自于天波傳播,由于短波具有不穩定性,并且其傳播距離相對較遠,導致其信號受干擾情況呈現出了不穩定性,并且與中波相比,其干擾程度更為嚴重。
2.3在接收機干擾方面
為了有效解決接收機干擾,應考慮干擾的成因,以此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方案,具體措施如下:選用定向天線接收、增強接收機的選擇性、擴展接收機高放電路的動態范圍。上述措施雖然未能實現干擾的徹底抑制,但促進了接收效果的提高[5]。
2.4在噪聲干擾方面
噪聲干擾直接影響接收的效果,特別是對于短波而言,不僅會干擾收聽效果,還會給人帶來不適感覺,此時的噪聲主要為自然噪聲與人為噪聲,后者所占比重相對較大,為了解決此問題,應積極限制噪聲,例如:常見噪聲造成的脈沖噪聲或寬頻帶噪聲,可在燈管外部并聯電容或、在電源輸入端并聯電容、在接收場采用白熾燈;電器造成的斷續干擾,可在開關兩端并聯RC電路;高壓輸電線干擾,可選擇距離相對較遠的接收場地[6]。
總結:綜上所述,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是由眾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現的,為了有效解決接收障礙,本文根據干擾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相信,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將更加穩定、健康與高效。
參 考 文 獻
[1]顏軍.淺談中短波廣播接收障礙及其改善措施[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1,05:119-120.
[2]梁廣平.抗電磁干擾措施在中短波廣播發射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2:86.
[3]李君.探究中短波廣播發射機噪聲電平指標的改善方法[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07:39-41.
[4]王昌林.抗電磁干擾措施在中短波廣播發射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82.
[5]賴少康.如何解決中短波廣播發射機間的電磁干擾[J].科技傳播,2015,07:66-67.
[6]劉光輝.解決中短波廣播發射機之間的電磁干擾問題對策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