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園
【摘要】 在以往的校園運動會管理過程中,呈現出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繁瑣的弊端,在進行大量的公告、記錄、編排等工作時往往需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造成管理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較多,加大了工作中的失誤率,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設計校園運動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減少管理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校園運動會管理的效率。本文主要設計研究校園運動會管理系統。推動校園運動會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
【關鍵詞】 系統設計 管理系統 校園運動會
前言:在校園運動會管理工作中最辛苦、復雜、繁重的工作就是信息的查詢、統計、輸出、輸入以及運動會的編排和組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運動會管理的方式也逐漸由傳統的人工管理轉向計算機系統管理。因此,本文提出利用SQL SERVER數據庫、VB等技術手段設計新型管理系統,為校園運動會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一、校園運動會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
1.1校園運動會賽前需求
校園運動會管理系統的賽前階段的主要功能需求有根據相關規定,將比賽規程相關信息(如競賽項目、地點、時間、錄取名次及獎勵、比賽項目限制報名的人數、運動員限報的項目數等)錄入數據庫中;設計校園運動會報名的登錄程序,嚴格制定報名規則,防止出現多報等現象;根據比賽的時間和實際報名情況等,自動編排競賽分組、賽次編排、競賽日程表等,并打印記錄表和卡片等[1]。
1.2校園運動會賽中需求
采用運動員指紋識別技術,防止出現冒名頂替的現象;隨時錄入各項比賽的成績;打印并公布具有多層賽次的比賽的運動員的成績,然后進行自動分組分道,最后打印出分道分組表;在最終賽次的比賽中前幾名運動員的成績,并給相應小組的成績的增加分值;統計、計算班級的名次和成績,并利用系統語音播報功能對比賽的成績進行實時公布。
1.3校園運動會賽后需求
在運動會結束之后,應及時打印并公布出參賽班級的比賽名次和成績;利用數據庫統計得分運動員的人數、第一名運動員人數、有無破紀錄成績等信息;最終形成成績冊,并備份到數據庫中,以便工作人員進行評價、分析、查詢等;在系統數據庫中公布比賽成績。
二、校園運動會的管理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在對校園運動會的管理系統進行總體設計時,首先應遵循相應的設計原則,如先進性原則、高可靠性原則、實用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可擴展性原則、安全性原則等。基于模塊化和組件重用技術的設計思想對系統的體系和功能進行總體結構設計。
總體結構設計為用戶系統視圖(包括運動員、管理人員等)、應用系統視圖(包括運動會網站、比賽管理)、系統硬件支撐視圖(包括網絡設備、計算機軟件等)、系統軟件視圖、技術服務視圖(包括運行規則等)五大視圖模塊,以及操作層、應用層、支持層、服務層四個層次。系統網絡的工作模式有B/S、C/S、F/S幾種模式[2]。
三、校園運動會的管理系統的主要子系統的設計及實現
首先是登錄模塊,當前校園運動會使用的管理系統主要是CS版本,所以登錄模塊的設計較為簡單,只需要鏈接本地數據庫,對比用戶輸入的登錄信息與預留信息是否一致即可。出現“pass、user”則表示登錄成功,若是出現“error”則表示登錄失敗,從而連接出所需的數據庫。
其次是錄入模塊,錄入運動員的基本信息和成績。在錄入運動員基本資料時可錄入運動員的性別、比賽項目名稱、班級等信息,然后按照項目類別進行錄入,提升錄入信息的效率。同時輸入班級名稱的格式可以設計為專業-年級-學制-班級,如計算機應用技術1142。在錄入運動員成績時可以根據錄入的運動員信息進行對應的錄入,成績錄入中的距離和時間的錄入形式通常使用4位數字,如運動員的在一百米跑中的時間成績為6秒11,則錄入到系統數據庫中的成績為0711.在投標槍比賽中的運動員的標槍投出距離為12米45,則輸入到數據庫中的成績表示為1245。
再次是查詢模塊,在這一模塊中主要設計的可以查閱的信息包括各參賽班級的排名情況、項目比賽情況、報名情況。根據查閱的情況及時修改數據中不準確的信息,同時便于人們對校園運動會的比賽狀況進行具體的了解和分析。最后是數據運行和維護模塊,主要是對運動會的相關信息進行恢復和備份、生成并打印成績冊。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校園運動會系統的設計的深入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校園運動會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打破傳統管理的局限,實現實時數據管理,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時計算機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還有助于提高運動會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及時公布和打印成績冊有利于體現運動會公平、公開、公正的運動理念,促進校園運動會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從而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陳智芳. 基于B/S架構的校園運動會成績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 內江科技,2015,01:29-30+38.
[2]曹鵬. 基于BS結構的運動會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