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

離婚時,鄭軍和妻子韓艷協商一致,韓艷撫養兒子,鄭軍撫養女兒。因為經濟條件比較好,鄭軍同意自愿負擔女兒的全部撫養費,并承諾每月再給兒子1500元撫養費。雙方在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后,這份離婚協議便開始生效并由雙方自覺履行。
然而離婚后不久,關于韓艷的風言風語便傳到了鄭軍耳中。更讓鄭軍無法接受的是,一紙親子鑒定,證明他和兒子竟然沒有血緣關系。那他憑啥還要給撫養費呢?于是,女兒告母親,前夫告前妻,兩場官司同時開打。孽情曝光,感情因素能否成為撫養效力的終止符?這份撫養協議能否推倒重來呢?
時間回溯到2000年國慶節,相識相戀兩年的鄭軍與韓艷回到家鄉——湘西南某縣舉辦了隆重的婚禮。一年后,女兒歡歡來到世間,給夫妻倆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更多的煩瑣小事。誰來帶孩子?這是大問題。如果有人施以援手,那敢情好,偏偏鄭軍父母年邁靠不上,韓艷的父母又分身乏術,只是月子里照顧她數周便抽身而去。韓艷計劃將女兒丟給父母外出打工的設想泡湯了,女兒的帶養問題只能由他們自行解決。
韓艷與鄭軍因打工相識相戀并締結婚姻,他們的“錢途”不在家鄉,而是在數千里之外的浙江。女兒捆住了媽媽的手腳,不能把爸爸的手腳也捆住呀,怎么辦?韓艷只能一人留守家鄉帶養女兒,讓老公外出打工掙錢養家。于是,女兒滿月后沒多久,鄭軍就辭別妻女,獨自一人趕赴浙江,他必須用一己之力撐起整個家庭的經濟重擔。
在外務工的鄭軍很辛苦,不過,因為心中有牽掛,他倒不覺得累。每月領了工資,他僅留下必要的生活費用,其余的全部寄回家。自己一個人,有困難總能想辦法克服,女兒還小,奶粉錢、尿布錢、醫療費用,用錢的地方很多,他不能讓妻子為難。有丈夫做堅強后盾,韓艷安心地撫養女兒成長。這個家庭沿著幸福的軌道前行,隨著時間流逝,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幸福生活首先源于鄭軍收入的增加。這些年來,因工作努力,鄭軍贏得老板的賞識不斷升職,工資亦不斷上漲,到2006年,稅后月薪已經超過1萬元。收入增加了,鄭軍對家庭初心不改,還是像往常一樣準時寄錢回家。而韓艷呢,自女兒上幼兒園后,有了不少空閑時間,加之手頭日漸寬裕,她慢慢地迷戀上了打麻將。搓上幾圈,聊以打發時光,本也沒什么,可一個不該發生的故事發生在了她身上……
“我懷孕了。”2008年的一天,韓艷告訴丈夫。電話那頭,鄭軍喜出望外,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他一直盼望再有個兒子……“生。”沒有任何猶豫與遲疑,鄭軍脫口而出。期待中,韓艷的肚子一天天隆起,2009年4月,他們的兒子軍軍降生了。
說來也怪,此前夫妻倆長期分居,倒和和睦睦,如今兒子出生了,鄭軍謀劃著要把一家人接到浙江團圓,兩口子卻進入了爭吵模式。開始,鄭軍只當妻子是被兒子鬧的,總是讓著她,可韓艷一點兒也不遷就,一來二去,鄭軍火也上來了,有一次一巴掌扇在了妻子臉上。這一下捅了馬蜂窩,之后兩人便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終無寧日。無休止的吵鬧終于把婚姻推到了破裂的邊緣。“離婚吧!”兩人幾乎同時向對方提出了分手。
真要離婚了,兩人倒不吵了,平靜地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協商。至于財產,誰掌控的算誰的,很快達成一致;子女撫養,也好辦,一女一兒,正好一人撫養一個,而且鄭軍撫養能力強,在撫養費上自愿大包大攬:隨他生活的女兒歡歡的撫養費,他自愿獨力承擔,隨韓艷生活的兒子軍軍的撫養費,他自愿每月承擔1500元。2012年5月,鄭軍和韓艷到當地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分道揚鑣。
離婚后,鄭軍自覺履行離婚協議,兒子的撫養費,他每月準時足額打到軍軍賬戶上。孩子是自己的,錢花在兒子身上,有什么不樂意的!更何況,1500元,只相當于他一成的月收入,不會給他經濟上帶來任何壓力。好聚好散,對在破碎婚姻中受到傷害的孩子來說,未嘗不是幸事,然而,好景不長……
“戴了綠帽子還不知道……”“誰曉得孩子是不是他的?”2014清明回家,一些風言風語傳到了鄭軍耳中。難道前妻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鄭軍越聽越不是滋味,越聽心里越放不下,他想去找韓艷問個明白,可已離婚2年,想想還是不妥。好在,科學技術發達,前妻有沒有出軌不一定搞得清楚,要弄明白兒子是不是自己的,那并不難。
瞅準一個機會,鄭軍偷偷帶兒子到省城做了DNA親子鑒定。沒過多久,鑒定結果出來了,“鄭軍不是軍軍生父”的結論,讓鄭軍的心涼到了冰點。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他還是不愿接受這個現實。可當他把軍軍送到前妻那里,把親子鑒定書甩在前妻面前,前妻看過之后默默地不做辯解的時候,鄭軍明白,兒子不是他的,這事兒是真的。
盡管心如刀絞,但鄭軍沒有在前妻家里大吵大鬧,已經離婚了,吵鬧又有什么意義?鄭軍懵懵懂懂地回到家,渾渾噩噩地睡了一天。事情就這樣算了嗎?他不甘心,可又該怎么辦?每月支付給軍軍的1500元撫養費,自然停止了,但這顯然不足以解鄭軍的心頭之恨。離婚這兩年,他負擔的軍軍的撫養費,前妻必須退回來,離婚前花在軍軍身上的費用,也得一并算清退還;還有,女兒的撫養費前妻也必須支付,每月就按1500元的標準計算。算完了撫養賬,還要清算精神損失賬,前妻婚內出軌,還必須賠償他精神損失費。
再一次踏進前妻家門協商,鄭軍的幾項請求都被韓艷拒絕了。本來還想和平解決的鄭軍心中怒氣無處發泄,只能撕破臉面,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官司該怎么打呢?無疑有三個關鍵點:女兒的撫養費、兒子的撫養費和鄭軍自己的精神損失費。圍繞這三個關鍵點,咨詢律師后,鄭軍提起了兩起訴訟。
第一起訴訟,鄭軍狀告前妻婚內出軌,帶給他莫大的精神損害,須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同時,鄭軍訴稱,軍軍非其親生,自出生后至真相大白時,受騙撫養的費用應當全額退還。
第二起訴訟,鄭軍以女兒歡歡為原告,自己為法定代理人狀告前妻。鄭軍表示,離婚時,鑒于自己撫養能力較前妻強,自愿獨力承擔女兒歡歡全部撫養費用,并每月支付“兒子”軍軍1500元撫養費。然而,經親子鑒定,他并非軍軍的生父,這意味著他與韓艷之間只有一個婚生孩子歡歡,這撫養協議該重新擬訂。對婚生子女,父母都有撫養義務,父母離婚后,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提出增加撫養費的請求,現在歡歡要求韓艷每月支付1500元撫養費,法律應當支持。
劍指撫養協議的效力,法院又會作出怎樣的評判呢?
收到湘西南某縣人民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副本等材料,韓艷積極應訴,把答辯焦點對準撫養協議效力。韓艷表示,她與鄭軍簽訂的離婚協議自登記離婚之時起生效,協議中的撫養條款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如果一方要增加或減少撫養費,必須有法定理由。鄭軍收入可觀,此前獨力承擔女兒的撫養費,再支付軍軍每月1500元撫養費,都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每月減少了軍軍1500元撫養費的支出,獨力撫養女兒更沒有問題。而她呢,雖然找了個臨時工作,但工資不高,對軍軍撫養負擔加重,自身撫養能力反而下降。基于此,要其支付女兒撫養費的條件不能成立,撫養協議應當繼續維持。對于精神損害賠償和返還軍軍撫養費的訴求,韓艷分別陳述了不應賠償和減少數額的意見。
顯然,在韓艷看來,改變撫養協議的法定理由就一個,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有沒有變化。如果沒有變化,或者撫養者能力變得更強,撫養協議就當繼續執行,其他方面的因素,都不是改變撫養協議的法定事由。換句話說,出軌了,跟婚生子女的撫養無關;與第三者有私生子,受騙一方也無權改變離婚時簽訂的撫養協議。
“這是哪門子的邏輯!”前妻的意見,鄭軍無法接受。感情能左右婚姻,也能左右撫養啊,若離婚時知曉韓艷出軌,知曉軍軍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他又怎么可能在撫養上大包大攬?這撫養協議必須推倒重來。
2014年底,這兩起撫養費糾紛案在湘西南某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受騙撫養私生子,沒有撫養義務卻擔負撫養之責,法院依法判決韓艷返還鄭軍撫養費3.4萬元,同時酌情判決韓艷賠償鄭軍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前夫告前妻返還撫養費,沒讓法官犯難,然而,女兒告生母索討撫養費,卻讓法官頗費思量。因為雙方爭執的焦點——感情因素能否左右撫養協議的效力,是一個新問題。但法官不能拒絕裁判,深思熟慮之后,湘西南某縣人民法院于2015年初作出一審判決。
法院認為,父母離婚后,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調解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何謂必要時?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都當納入其中。鄭軍與韓艷之間的情況,顯然不在其列,但司法解釋并沒有把門關死,“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這一兜底條款,給了法官極大的自由裁量權。鄭軍與韓艷離婚之時,對一女一兒的撫養費作了約定,鄭軍自愿承擔女兒全部撫養費用,當兒子非鄭軍親生的真相大白后,二人的撫養義務有了顯著變化,鄭軍對軍軍不再有撫養之責。當初撫養協議建立在一女一兒基礎上,如今只有女兒是雙方共同撫養對象,鄭軍對原撫養協議效力提出質疑,并以女兒為原告,自己為法定代理人提起增加撫養費的訴求,理由正當,應當支持。考慮到韓艷的撫養能力相對較弱,法院一審判決韓艷從2014年11月起每月支付給歡歡撫養費500元,直至歡歡年滿18周歲止。
一審宣判后,鄭軍及歡歡以判決給付的數額過少為由提起上訴,2015年11月,二審法院依法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文中當事人系化名)
編后:
撫養賬,是一筆經濟賬,也是一筆感情賬。感情融洽,經濟賬可以是糊涂賬;受到傷害了,扯不清感情賬,很多人便會來理一理當初的那本經濟賬。拿父母離婚時對未成年子女撫養費的約定來說,一方獨力負擔子女撫養費的情況并不鮮見,只要雙方自愿,該方又有撫養能力,自然悉聽尊便。但是也要看到,這個自愿,有時候是受蒙蔽情況下的自愿,就像本案中的鄭軍,真相一旦大白,就當給他機會。
法律與情理相通,法院審理撫養費糾紛的時候,除了要算清經濟賬,還要算清感情賬。感情因素有時候能左右撫養協議的效力,本案的判決告訴人們,這是真的。當然,考慮父母的感情,也不要忘記孩子的感情,不管什么時候,撫養費糾紛中,孩子永遠是主角。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