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健
“帕金森”是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我是從2011年被確診為患有帕金森病的。帕金森患者一般會出現運動障礙、肢體震顫和肢肉僵直等,如四肢顫抖、走路拖地、流口水、臉面表現呆板而沒有表情、嘴巴抖動、睡眠質量下降、語言不太流暢等一些癥狀。這些癥狀會影響正常生活。與多數的帕金森患者相同,開始時,我也曾對“帕金森”心存擔心和恐懼。但通過多方面的了解與認識,知道了“帕金森”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擔心與恐懼對疾病是毫無幫助的,只會加劇病情的發展。
帕金森病人日常保養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自己心態要平和,正確對待病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攀比,不要自己氣自己。二要積極藥物治療,按時吃藥,不留空白。根據每個患者病情確定治療方案并定藥量。三要生活有規律,即按時作息,各種活動有序安排,特別要注意鍛煉身體,即針對疾病體癥要反其道而行之,例如遇運動障礙時就加強行走、跑步、打拳、打羽毛球等;當肢體震顫時進行按摩或玩手滑動球;當遇到肌肉僵直時加強按摩、壓腿、玩單雙杠等,以上爭取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帕金森病人飲食也要注意食物多樣化,多吃谷類和蔬菜瓜果,適量吃奶類和豆類,限量吃肉類,盡量不吃肥肉、葷油和動物內臟,平時多喝水。四要正確對待環境。如坦然面對別人的眼光,及時消除誤解。經幾年的治療和堅持針對性的鍛煉,我意識到患帕金病并不可怕,只要認真對待,那么可以緩解和控制病情的發展,生活質量不會受到嚴重影響,自己千萬不要失去信心。
總之,帕金森病是慢性病,是終身的,必須有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因為目前帕金森病的致病機理還不十分清楚,仍在探索之中;新的藥物也在研究之中。新藥物的誕生是漫長的過程。我們帕金森病人只能耐心的等待。我現在八十歲,病程已有五個年頭了,但病情仍保持初時狀態。而且精神飽滿,能保持正常生活,用愉悅的心情過好每一天,迎接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