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新 林堅
[摘要] 目的 探討格列美脲聯合地特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1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聯合中性精蛋白鋅人胰島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聯合地特胰島素進行治療,為期半年。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HbA1C、FBG、2h PG、0min C肽以及120min C肽進行測定、記錄,另外對兩組患者胰島素的用量、血糖達標所需時間、體重增加值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統計記錄。 結果 用藥前,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HbA1C、FBG、2h 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以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胰島素用量低,血糖達標時間短,體重增加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低,為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 格列美脲聯合地特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可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高,適宜于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格列美脲;地特胰島素;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01-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g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temir combined with Glimepi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220 cases who were diagnosed as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e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11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limepirid combined with neutral protamine zinc human insul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Glimepiride combined with Detemire for half a yea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BG、2hPG,HbA1C, FC-P、2hC-P 、weight of two groups were monitored and recorded, the standard time of blood glucos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and insulin dosage are record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of FBG, 2h PG, HbA1C, FC-P, 2hC-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FBG, 2h PG and HbA1C, FC-P, 2hC-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distinc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tandard time of blood glucose, increasement and insulin dosag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palpable (P<0.05). Conclusion A quick and distinct therapeutic effect is achieved in the treatment with glimepiride and detemir to T2DM, with a lower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This technique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ing.
[Key words] Glimepiride; Detemir; Type 2 diabetes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糖尿病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早期應用胰島素對其進行治療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預后,但傳統的胰島素類似物常引起低血糖、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地特胰島素作為一種長效的降糖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本院將格列美脲聯合地特胰島素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結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10例。其中實驗組男63例,女47例,年齡(46.3±9.2)歲、病程(3.4±1.8)年;對照組男58例,女52例,年齡(44.9±9.7)歲,病程(3.1±2.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TO對T2DM的診斷標準,包括HbA1C>7.5%、FBG>8.0mmol/L、2hPBG>10.0mmol/L[2]。所有的患者均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無精神病病史或磺胺類藥物過敏史、均不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飲食控制、適當運動糖尿病常規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患者格列美脲(河南華貿通醫藥有限公司,H20010565,規格2mg/片)進行治療,1片/次,1次/d,早餐前20min服用[4],另外在晚上睡前22∶00皮下注射中性精蛋白鋅人胰島素(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H10970284,規格10mL:400單位),起始劑量0.15U/(kg·d),治療開始后,監測患者的血糖,根據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每2天對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整,調整幅度為1~8單位[5];予以實驗組患者格列美脲,用法用量與實驗組相同,此外對加用地特胰島素(丹麥諾和諾德公司,S20090064,規格300單位/3mL/支)進行治療,用法用量與對照組類似。血糖控制目標:HbA1C<6.5%,FBG為4.0~7.0mmol/L,2h PG為4.5~11.1mmol/L.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后即不再改變胰島素用量[6]。檢測記錄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的HbA1C、FBG、2h PG、0min C肽以及120min C肽,另外對兩組患者胰島素的用量、血糖達標所需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統計記錄。
1.3 統計分析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用藥前,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HbA1C、FBG、2h PG、0min C肽、120min C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以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胰島素用量、血糖達標時間、體重增加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胰島素用量低,血糖達標時間短,體重增加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5例患者出現低血糖,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對照組17例患者出現低血糖,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31,P<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機體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一種糖耐量異常的疾病是糖尿病中較為多見的類型,常常并發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心血管、肝腎功能的異常,極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7-8]。隨著病情進展,胰島β細胞的功能逐漸減弱,后期常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目前常用磺胺類藥物聯合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等對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但據相關研究表明這種組合常導致低血糖以及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而近幾年較為常用的地特胰島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地特胰島素是一種長效的胰島素類似物,可與脂肪、肌肉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進而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以及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他是將人胰島素B鏈排第30位的蘇氨酸去除后,再將肉豆蔻酸(14碳的脂肪酸)通過酰化反應連接于B鏈第29位的賴氨酸殘基上而形成的一種六聚體[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生率6.3%較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9%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地特胰島素的安全性高于傳統用藥。這是由于地特胰島素以六聚體存在的特殊結構可幫助胰島素分子間的自身聚集,還可促進胰島素與血清蛋白的可逆性結合,減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延長其作用時間,可達24h,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生理性胰島素分泌特點,能更加平穩的降低血糖,降低低血糖的發生幾率[10]。另外,地特胰島素與血清蛋白的可逆性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了不同個體在注射部位對胰島素吸收率的差異,從而有助于減少藥效學個體內變異,更好的預測血糖降低值[11]。此外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體重增加值較對照組患者少,提示地特胰島素較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對患者體重的影響更小,這是由于與白蛋白結合的地特胰島素可通過肝臟的竇狀隙直接進入肝細胞內,使在肝臟分布地特胰島素量增加,外周組織的地特胰島素量較低,類似于生理狀態胰島素的分布特點[12];除此之外,地特胰島素降低血糖是一個平穩的過程,低血糖發生率低從而避免了低血糖導致的防御性飲食攝入增加;另外,地特胰島素較以往胰島素多的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下丘腦,抑制食欲[1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血糖達標時間較對照組短,這是因為格列美脲作為一種長效的磺脲類降糖藥與傳統的磺胺類藥物不同,它并非與磺胺類受體的140kDa亞單位而是與磺胺類受體65kDa亞單位相結合,結合速度快,解離速度快因而其起效時間也較快[14]。格列美脲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對胰島素的分泌和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利用率兩種機制實現,其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性是血糖濃度依賴性的,能有效的減少低血糖的發生[15]。另外,實驗組的胰島素用量低于對照組,而血糖下降程度較對照組顯著,支持張敏華等[16]的研究結果。提示地特胰島素能比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更為有效的降低血糖。
綜上所述,格列美脲聯合地特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可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減少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適宜于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0,2(增刊):1-56.
[2] 劉偉,嚴潔.地特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0):1065-1066.
[3] 傅嘉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聯合地特胰島素或甘精胰島素的臨床效果研究[J].海峽藥學,2012,4(2):155-156.
[4] Cryer PE, Davis SN, Shamoon H.Hypo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6):1903-1912.
[5] 遲家敏.實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34.
[6] 楊文英,摘譯.地特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依從性[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9,31:76-77.
[7] 吳靜,華一兵,馬建華,等.2型糖尿病患者術后胰島素治療方案的比較研究[J].南京醫科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7(3):235-259.
[8] 安雅莉,高妍,朱倩,等.中國新診斷2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抵抗特點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8,24(3):256-260.
[9] 沈潔.地特胰島素減少體重增加的可能機制與臨床應用[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18:238-240.
[10] 高妍.地特胰島素:一種安全的基礎胰島素類似物[N].中國醫學論壇報,2011-03-08.
[11]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28.
[12] 鄭鳳史,吳佳麗,余婷.格列美脲聯合甘精胰島素或中性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2):165-168.
[13] Eldor R,Stern E,Milicevic Z,et al. Early use of insulin in type 2 diabetes [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5,68(1):30-35.
[14] 張茜,李濤,張濤,等.地特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24.
[15] 張立,劉反修,郭秀芳,等.老年糖尿病低血糖46例臨床分析與預防[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4):66-67.
[16] 張敏華,吳金鍇.地特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1,3(2):139-140.
(收稿日期: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