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其他11個西方國家10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發表聯合聲明的方式向中國發難,指責中國“鎮壓活動人士和維權律師”,宣稱中國不僅違反了自己的法律,也破壞了對國際社會的承諾。聯合聲明還以“惡化”形容中國人權紀錄,表示這些國家“不能袖手旁觀”。
這是近年來西方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中國一次罕見的攻擊。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等西方國家先后11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搞所謂“中國人權狀況”的提案,但都沒有通過。2006年人權理事會取代人權委員會后,事情趨于平息?,F在美國如果要搞指責中國的新提案,大概更通不過。大量發展中國家決不會跟著西方跑。這也是10日聲明的12名簽字大使來自清一色西方國家的原因。
人權是世界性問題,西方推動這個議題有其積極意義,但它們的推動方式和角度常常是蠻橫的,而且越來越以它們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把人權從人類的公益性議題變成它們的地緣政治工具。這種私心的摻入經常造成人權議題的走形,脫離常識,與很多國家民眾對人權的實際關切南轅北轍。
比如西方談中國人權時,關注的幾乎永遠是對抗中國憲法制度的極少數“異見人士”,而對中國基礎性的、也為黎民百姓最在意的人權領域改善則漠不關心。中國努力減少、消除從教育到醫療的各種不公平,加大扶貧力度,加強法治,提高上訪問題的解決率等等,西方似乎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在我們看來,西方把對中國的人權定義集中到了“對抗政治體制自由”上,似乎出一個反體制的律師因違法遭到刑事追究,中國的所有人權建設就都化為烏有了。
而西方為什么對如此狹義的“人權”這樣較勁,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西方恰好在“反政府示威”等相關領域回旋空間比較大,管得相對松。它們的體制有這個特點,因而攻擊別人有的說。二是其他人權與中國發展穩定是相互促進的,而西方單揪出來的這一條對中國常常是破壞性的。因此西方不惜異化人權的概念,發動對中國一輪輪攻擊。
中國作為快速發展的超大社會,自我治理十分不易。這次跟著美國罵中國人權的有幾個北歐小國,它們大多只有幾百萬人口,比不上中國大一點的地級市。它們竟好意思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總控機制”指手畫腳。它們就像公園里開卡丁車的小孩子,想當然地教育開巨型貨車和高鐵列車的司機怎么掌握方向盤。
其實美國在它的發展水平上,人權長期裹足不前,甚至倒退。外界批評關塔那摩基地里的惡劣情況,對美國槍擊案的泛濫成災以及種族問題的指摘都言之鑿鑿。它們的涉及面大而廣,是真正的人權問題。然而由于美國握有話語權,得以把這些問題通通推到世界輿論的熱點區之外。毫無疑問,美國等西方國家從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設置了世界人權話題的框架和方向。
12國發聯合聲明,乍一看陣勢不小,仔細看,它恰恰暴露了西方在人權問題上處于這個世界的實際少數地位。一家一本難念的經,西方最大的錯誤在于要把原本千差萬別的事物以對西方最方便和安全的方式一刀切,讓發展中世界的大量現實利益充當修建西方發達國家俱樂部殿堂和花園的建筑材料。
人權是好東西,中國人肯定比美國人更珍惜我們自己的人權。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人討厭西方跟我們談人權,這就是因為,我們清楚感到西方跟我們談的不是什么人權,它們談的是如何讓那些有可能攪亂中國的人擁有豁免特權,成為“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族。▲
環球時報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