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妮

俞敏洪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過去兩年來,為進一步支持創新創業,政府不斷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并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便利,但“融資難”仍然是創業者遇到的首要難題。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創業者遇到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寒冬”。據統計,2015年第四季度獲得融資的創業項目數量急劇下滑,由第三季度的1161個下滑至652個。同時,由于資金缺乏,新的創業公司與創業項目增速明顯放緩。
“其實,對于初創企業來說,融資困難一直是阻礙其創立和發展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俞敏洪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創業項目多數具有輕資產、高風險、盈利周期較長等特征,難以獲得銀行垂青。雖然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大經濟體,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天使投資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天使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人數量少,投資規模小。2014年,美國天使投資總額約為288億美元,大約有30萬人為持續的天使投資人,而截至目前我國的天使投資人尚不足萬人。
俞敏洪認為,中國天使投資發展相對滯后,主要因為天使投資風險大,缺乏退出機制,投資回報率偏低,政策扶持不夠以及民資天使投資意識缺乏等多種因素。比如由于目前國家對天使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所征收的所得稅過高,導致企業負擔過重、投資人收益受限,阻礙了民間資本進入天使投資的熱情,而天使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將投資所得再次投入實體經濟的熱情也大打折扣。
實際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民間已擁有巨大的資金存量,存在著大量的潛在天使投資者。一邊是大量創業創新項目亟需資本嗷嗷待哺,一邊是巨量民間資本無處可去,只好炒房、炒大蒜、炒石頭、炒收藏,而炒作的資金鏈條一旦斷裂,不僅百姓個人血本無歸,更嚴重影響金融穩定甚至社會穩定。因此,俞敏洪認為,通過制定積極政策,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天使投資領域,不僅能夠解決民間資本的陽光化、實業化、規范化,又可紓解“雙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失為一石二鳥的良策。
俞敏洪為此提出幾項建議。第一,政府應加大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對天使基金按比例進行管理費補貼,鼓勵更多資本進入到天使投資領域;根據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項目的投資數額,適度減免天使投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第二,鼓勵和引導天使投資機構在投資獲利時進行再次投資。降低有限合伙人、天使投資機構高管、從業人員的個人所得稅,鼓勵他們將稅負減免部分再次投資。第三,加快完善我國天使投資行業的法律、政策環境,適當放松對天使基金的監管和備案制度,完善天使投資退出機制,對實現天使投資退出的企業并購行為給予適當的稅收減免。第四,鼓勵國家主導的創投基金以股權合作的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加入天使創投,完善盡職免責機制,發揮國家創投引導資金的種子基金作用。▲
環球時報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