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軍,楊虎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武漢430000)
論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PPP”模式的應用與實踐
王學軍,楊虎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武漢430000)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工程打破了傳統國際合作之間的國際界限,形成了全球一體化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PPP”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能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質量和效率,從而促進工程的推進。因此,研究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PPP”模式的應用與實踐,為我國建筑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基礎。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PPP”模式;應用;實踐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11.170
近幾年隨著項目管理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項目管理模式被應用到工程項目管理中,利用項目管理模式實現對項目工程的監督和管理,從而發揮其功能。但是,隨著多樣式項目管理模式的產生,項目管理模式的目的卻并沒有發生改變,仍然是以推進項目進展,保障項目質量為目標。隨著每一個項目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人們發現不同的項目管理方式適用于不同的項目。因此,在工程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根據項目自身的特征及工程環境,對其管理模式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項目管理模式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作用。“PPP”模式是當今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項目管理模式,它能從項目的啟動到項目的結束貫穿整個項目。
PPP(公私合作關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從廣義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PPP”模式是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從而提供生產和服務的一種方式[1]。“PPP”模式自身并沒有本質上的含義,但是將
其與共識意識相結合,就是一個具有合作意義內涵的名詞。從狹義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主要是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其中關系是“PPP”模式的中心內容。狹義上,“PPP”模式強調的是二者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分擔機制和項目價值原則等內容。
“PPP”模式主要包含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和伙伴關系3個特征。(1)利益共享,是指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在其合作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利潤分配關系,還具有公共部門控制私營部門關系的作用[2]。“PPP”模式的項目均具有一定的公益價值,并不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建設和發展目標。因此,在形式上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除了共享社會成果,還包括穩定的投資回報。(2)風險共擔,是指公共部分與私人企業之間在交易形式上存在風險分擔的特征。例如,政府在項目設備和資料采購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材料的風險性。因此,私人企業與政府之間為風險共擔關系,政府必須考慮私人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3)伙伴關系,是指二者在整個項目過程中所保持的關系為伙伴關系,具有相同的項目目標。“PPP”模式的3個特征從根本上保障了政府機關與私人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關系,為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施項目,有效地利用資源,實現項目效益的最大化,會采用“PPP”模式的項目管理模式對國際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其應用價值表現在國際工程項目的信息收集、分析、掌握、整理、篩選過程中。
3.1 “PPP”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PPP”模式在國際項目工程建筑中的應用是指其在國際建筑項目施工和建設中的應用。以非洲大壩建設工程為例,施工建設過程中在人力資源分配和設備資源分配時應用了“PPP”模式。其中在人力資源分配上采用了基礎人員和專業人員分配制度。以當地的施工時間和施工活動為基礎,有效地解決了施工工期短,人手少的問題。“PPP”模式利用資源分配的方式,以塊為計價單位和計量單位,從而實現完成即結算的人工費用管理方式,以有效地提高工作速度,縮短工期。
例如,巴西在2004—2007年共有23個公共事業項目成為首批招標項目,總投資約合65.34億美元。在招投標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采用了作業外包的方式,在本地和國家內部的金融機構、建筑機構和人力資源機構等機構獲取足夠的技術及資源支,持實現國際工程建設項目的資金、人力及技術等方面的管理。這樣政府部門就能夠在整個項目工程管理中發揮監督和管理作用,促進施工進度的推進和施工質量的提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建筑施工單位利用“PPP”模式實現了工程施工工作詳細化模式,結合當地勞動建設單位,雇傭當地工人進行現場施工。而在此過程中,工人只需要進場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多勞多得地進行工作就可以。這樣有效地發揮了“PPP”模式中合作關系的作用,促進了項目的建設和發展。
3.2 “PPP”模式在混合所有制的應用與實踐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模式,在該發展模式的理念下進一步拓展了“PPP”模式的應用范圍,推廣了“PPP”模式在國際工程企業合作中的應用。
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制從宏觀的層次上可以將其定義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所有制經濟結構的非單一性,其中既包含國有、集體等公有制經濟,也包含個體、私營和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從微觀的層次上可以將其定義為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工程出資組建的企業。從宏觀層次上能更明顯地體現“PPP”模式應用的宗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主要以股份制作為企業發展和運營的標志,在此過程中,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是3個合作伙伴,即3個“P”,他們共同承擔企業的盈虧和風險。因此,混合所有制模式的企業中充分體現了“PPP”模式的應用價值和作用。
不同經濟結構組成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大體上可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即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兩種類型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其形態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其內部的“PPP”關系是一致的。雖然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中公有資本為主體,但是,其在基礎企業生產結構和內容上仍然以生產關系為基礎,創建公有制經濟主體。而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則為兩種主體共同主導的經濟范疇,從而完成多種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目前,我國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PPP”模式的應用與實踐越來越廣泛,其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構建和發展中充分實現了“PPP”模式的自身價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外,我國中外合資企業在其企業內部構建和管理的過程中也利用了“PPP”模式,建立國有經濟體制、
外資經濟體制和私營經濟體制的三“P”合作關系,形成以企業基本經濟體制為基礎,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管理形式,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在構建和發展中在現代社會大生產需求下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了企業資源和人力的配置,從而發揮了不同經濟體制在混合所有制中的作用,完成共同發展,一體化健康發展的“PPP”模式。
3.3 “PPP”模式在經貿合作中的應用與實踐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發展理念的逐漸深入,國際工程中的經貿合作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貿易模式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一帶一路”中,國際間的貿易合作進一步體現了“PPP”模式在國際工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帶一路”主要是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基礎上發展和創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經濟貿易的合作和構建。雖然,該理念的形成屬于政治思想,但是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和理念。國際貿易的發展與合作與“一帶一路”政策和理念之間為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的關系。因此,在該政治理念的發展下經貿合作中的“PPP”模式應用也進一步得到了證實。在“一帶一路”的思想下,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發展的目的是打造生態發展目標,實現各國技術和產品之間的交流,從而在該理論和政策下形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項目長期合作關系,有效發展“一帶”動力,實現國際利益共同體構建以及全球經濟發展一體化建設。因此,該發展理念下“PPP”模式的應用是必然過程。“PPP”模式具有鞏固和維護國家之間合作關系的作用,能夠帶動國際經貿合作的發展與建設。
“PPP”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具有鞏固和完善國際工程項目伙伴關系的作用,提升國際工程項目管理質量的作用,以及改善國際工程項目效率的作用。隨著全球經濟和理念的深入更新和發展,“PPP”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和實踐中的作用。以我國與印度的合作為例,目前,印度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推行“PPP”工程承包模式,不但可以促進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可以借助國外投資建設國內的基本設施,但國外投資者承擔著很大的風險,為此,在進行投資前,不但應了解印度的本土文化,還應熟悉其當前的政策方向,判斷是否影響投資,并及時化解“PPP”模式的投資風險,做到本土化與國外管理的完美結合,從而確保獲得預期的經濟收益。
同時,在應用過程中,還應做到以下2點:(1)拓展應用項目的范圍。目前,我國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應用“PPP”模式一般是在大型企業的合作工程建設等項目中,缺少小型項目和企業的合作應用。因此,未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應用“PPP”模式上應拓展其應用范圍。例如,將公司日常需求和支出也采用“PPP”模式實施管理。將生活藥品和生活用品等經貿合作關系應用“PPP”模式,從而全面實現“PPP”管理模式的應用與實踐。(2)在“PPP”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加強中國民族特色的活動。例如,在國際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將“PPP”模式的主體設定為活動的中心,將地方政府、機關單位和民眾均參與到國際工程項目活動中,從而利用中國民族特色,有效地提升項目管理的高效性和準確性。“PPP”模式的應用必須充分發揮每一個參與者的力量和優勢,這樣才能提高“PPP”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作用,達到共同受益,合作雙贏的目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結構的發展,國際工程項目的種類越來越多,項目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保障項目實施和建設,必須具備高效、系統的項目管理模式,這樣才能促進國際工程項目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因此,“PPP”模式的應用必將成為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模式選擇的主流模式。為了更好地發揮“PPP”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影響,其在各個應用環節中需要與項目相結合,不斷完善和創新,從而在提升“PPP”模式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強化“PPP”模式在國家項目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保質保量、履行合約。
【1】伍迪,王守清.PPP模式在中國的研究發展與趨勢[J].工程管理學報, 2014,6(1):75-80.
【2】譚鑫,馬子紅,鄭麗楠.國內外公共項目公私合作模式的理論述評[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2(1):93-100.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PPP"Mode in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WANG Xue-jun,YANG hu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Ltd.,Wuhan 430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breaks the international boundary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d form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of the global integration.The application of"PPP"mod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PPP"mode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project;project management;"PPP"mode;application;practice
TL372+.3;F283
B
1007-9467(2016)11-0151-03
2016-09-29
王學軍(1984~),男,湖北武漢人,工程師,從事建筑工程管理及商務營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