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現革 魏玉璽
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0007)
基坑土釘墻支護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白現革 魏玉璽
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0007)
結合某高層住宅基坑支護的施工經驗,闡述了土釘墻支護的施工工藝流程、特殊部位的加固處理、支護結構排水、質量檢驗與監測等控制重點,從而獲得安全質量保障和經濟效益。
土釘墻支護;施工;質量控制
隨著我國房地產的飛速發展,高層建筑異軍突出,帶動了施工技術的更新與發展。基坑土釘墻支護具有造價低、施工簡便等特點,在高層住宅基坑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本項目由8棟21~23層住宅、便民店、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及2層地下車庫組成。本工程基坑形狀為矩形,基坑尺寸為212 m×197 m,深度10 m,沿基坑深度方向設計6排土釘,水平間距1.5 m,豎向間距1.2~1.3 m。工程地質條件如下:第1層為粉夾砂粉土,第2層為粉土,第3層為粉砂,第4層為粉土,第5層為細砂,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場地靜止水位埋深在地表下6.2~7.9 m。
2.1 施工技術準備
1)制訂施工方案,合理確定支護與開挖的工序關系,做好測量放線工作,力爭達到連續快速施工。
2)土釘支護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進行施工,應采取恰當的措施排除地表水、地下水,以避免土體處于飽和狀態,有效減小或消除作用于面層上的靜水壓力。
2.2 施工材料的選用
1)土釘鋼筋使用前應調直、除銹。
2)優先選用強度等級為PO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3)細骨料宜選用干凈的中粗砂,含泥量應小于3%。
4)粗骨料宜選用粒徑不大于20 mm的級配礫石。
5)使用速凝劑等外加劑時,應作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試驗及水泥凈漿凝結試驗,并應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摻量及摻入方法。
2.3 施工機械的選用
錨桿鉆機、洛陽鏟、空氣壓縮機、混凝土噴射機、注漿泵。
3.1 開挖、修坡
土方開挖時,應嚴格按坡面尺寸放坡。開挖總體要求為分層、分段、分塊、對稱、平衡、限時,要堅持分層開挖、先支后挖、嚴禁超挖的原則。各開挖工況以本層土釘下調500 mm,但單層厚度不大于2.5 m,砂層單層厚度不大于1.5 m,分段長度不大于15 m,嚴格控制超欠挖。開挖過程中如遇雜填土、軟土層必須分層均衡開挖,分層厚度不宜超過1 m。
開挖和修坡應自上而下、分層分段進行,每層開挖深度和長度根據設計確定,嚴禁超深、超長開挖土方。當用機械進行土方作業時,不得出現土體松動,基坑的邊壁應用鐵鍬等進行切削清坡,以保證邊坡平整并符合設計規定的坡度。為防止裸露土體塌陷,應減少開挖土體的暴露時間,暴露時間一般不應超過24 h。在上層土釘和噴射混凝土面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0%(通過試塊強度確定)后,再進行下一層土方開挖。開挖和修坡時,基坑周邊應嚴禁超堆設計荷載,基坑3 m范圍內不得存土,不可存放施工機械。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觸碰支護結構或擾動坑底原狀土[1]。
3.2 噴射第一道面層
開挖后應盡快做好面層,即對修正后的邊壁立即噴上一層薄混凝土或砂漿,若地質條件較好,可省去該道面層。
3.3 成孔
采用的機具應符合土層特點,滿足設計要求,在進鉆和抽出鉆桿過程中不得引起土體塌孔,對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稍密的粉土、填土,或易縮頸的軟土宜采用打入式鋼管土釘。成孔過程中應有專人作成孔記錄,按土釘編號逐一記載取出土體的特征、成孔質量、事故處理等,并將取出的土體及時與設計所認定的土質加以對比,若發現有較大的偏差要及時修改土釘的設計參數。
成孔過程中應控制以下四項設計指標:
1)土釘位置的允許偏差為±100 mm;
2)土釘的成孔直徑不小于100 mm;
3)孔深宜大于設計孔深100 mm;
4)成孔傾角的允許偏差為±1°。
3.4 安裝土釘
插入土釘前應進行清孔檢查,將孔內殘留或松動的雜土清理干凈。要先在土釘鋼筋上安裝定位支架,以保證鋼筋處于孔位中心,注漿后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5 mm。土釘置入時,管理人員應現場監督,防止施工人員擅自縮短土釘長度,降低支護工程質量標準。
3.5 注漿
按設計要求,注漿材料采用PO42.5級水泥,水灰比為0.5~0.6,注漿壓力為0.4~0.5 MPa。注漿階段,管理人員應重點檢查水泥漿的配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水泥漿的配合比、漿體強度、注漿密實度和施工的順利進行有著直接影響。若水灰比過小,注漿可注性較差,且容易堵管,影響注漿作業的進行;若水灰比過大,注漿管插入后,漿體易往外流淌,造成孔內注漿不滿,直接降低支護工程的質量。注漿時應采用底部注漿方式,注漿導管底部先插入孔底250~500 mm,在注漿同時將導管以勻速緩慢抽出,以防止拔管過快導致孔內漿體脫節。第一次注漿后,對于土釘支護,應進行二次補漿,以確保注漿密實度。為確保土釘全長被足夠飽滿的漿體所握裹,應確保注漿的飽滿度[2]。
3.6 鋪設、固定鋼筋網
鋼筋網可焊接或綁扎而成,網格允許偏差為±10 mm,土釘鋼筋網按設計要求采用HPB300級直徑為6.5 mm的鋼筋,間距250×250 mm,搭接長度不小于300 mm。加強筋采用HRB335級直徑為14 mm的鋼筋,在鋼筋網上與土釘鋼筋焊接且井字形交叉布置,土釘端頭焊接土釘頭。網片與坡面間隙不小于20 mm。
3.7 噴射面層混凝土
噴射混凝土強度C20,平均厚度80 mm。為保證噴射混凝土厚度達到均勻的設計值,可在邊壁隔一定距離打入垂直短鋼筋作為厚度標志。噴射作業應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一次噴射厚度不宜小于40 mm,且接縫錯開。噴射混凝土時,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距離宜為0.6~1.0 m,但底部鋼筋網搭接長度以內先不噴混凝土,待與下層鋼筋網搭接綁扎之后再與下層壁面同時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射強度可用邊長為100 mm的立方體試塊進行測定,制作試塊時將試模底面緊貼邊壁,并噴入混凝土,每批至少留取3組(每組3塊)試件。噴射混凝土面層宜插入基坑底部以下20 cm,在基坑頂部也宜設置寬度為1~2 m的噴射混凝土護頂,起到防水和保護支護結構的作用。
混凝土噴射層的厚度,是評價土釘墻支護工程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實際工程中,往往發生因噴層過薄而引起混凝土開裂或剝落現象。
3.8 養護
噴射混凝土終凝2 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確定,宜為3~7 h。養護視當地環境條件采用噴水、覆蓋澆水或噴涂養護劑等方法。
在基坑的東南角處,局部有建筑垃圾和砂層。如果超挖,基坑有可能塌方,導致基坑上口護肩部位出現裂縫。設計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對垃圾填土范圍進一步探明,對該范圍的基坑支護進行加固處理。將易塌方處土方進行清理,清理處用砂袋或石子回填,在坡頂處向下打6 m長微型樁,間距750 mm,端部開孔段長2 m,開孔間距500 mm。在裂縫范圍內微型樁施打應特別注意質量與安全,且在裂縫對應部位的坡面將土釘改為直徑48 mm的鋼管,增加注漿量,編網封面注漿。對于垃圾土部位,將上部開挖土體坡率由原來的1∶0.4增大到1∶0.6,并在垃圾土范圍內將土釘改為直徑48 mm的鋼管,擊入土層深度為3 m,并加大注漿量,鋼管制作同微型樁,開孔段范圍為2.5 m。
排水問題是土釘支護結構最為敏感的問題。不僅要在施工前做好降排水工作,還要充分考慮土釘支護結構工作期間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處理。基坑四周地表應加以修整并構筑明溝排水,嚴防地表水向下滲流,可將噴射混凝土面層延伸到基坑周圍地表構成噴射混凝土護頂,在土釘平面范圍內做防水地面,可防止地表水滲入土釘加固范圍的土體中。為了排除積聚在基坑內的滲水和雨水,應在坑底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排水溝和集水井宜用磚襯砌并用砂漿抹內表面以防止滲漏,基坑中積水應及時排除。
1)應對土釘的抗拔承載力進行檢測,抗拔試驗可采用逐級加載法。
2)應對土釘墻的噴射混凝土面層的混凝土強度及厚度進行檢測。
3)土釘支護的施工監測應包括基坑邊坡頂部水平和豎向位移、基坑周邊地表的豎向位移。
土釘墻施工成功解決了基坑邊坡的強度及穩定性問題,保證了施工的安全。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土釘墻支護可以大大節省投資。土釘墻施工周期短,與挖土同時進行,很少占用工期。挖土與土釘支護都分層分塊施工,充分發揮土體的空間支護作用,使邊坡位移和變形及時得到限制。
[1]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S].
[2]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