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興桂
龍巖中僑實業有限公司(364000)
淺談裝修施工質量問題處理
藍興桂
龍巖中僑實業有限公司(364000)
各類建筑裝修在滿足美化環境、安全防護、提供便利等功能性要求的同時,受裝修材料、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工序的交叉進行、裝修時間的限制,容易出現各種質量問題。本文根據裝修施工質量問題,提出相應處理方式,與大家交流探討。
裝修施工;質量問題;處理
裝修施工質量直接影響人們的觀感、使用以及生命財產安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施工人員的技術和素質,更體現出項目管理者的水平。
1)質量問題
吊頂龍骨安裝后,主、次龍骨在縱橫方向不順直,有扭曲、歪斜現象。龍骨高低位置不均勻,使得下表面拱度不均勻、不平整,甚至形成波浪線,經過短期使用產生凹凸變形。木龍骨吊頂不能扎實地固定在基層上,拱度不均勻、不平度,甚至形成波浪形。增加荷載時,龍骨有松動現象。大部分木龍骨與墻體接觸面未作防腐處理或達不到規范要求。
2)原因分析
主、次龍骨扭折、不平直。龍骨吊點位置不正確,吊桿或吊筋的間距偏大,受力后易產生撓度,造成凹凸不平或局部下沉。主龍骨、次龍骨的高低未拉通線,吊頂施工前未準確測量距離或標高,吊頂水平線和標高線偏差較大,中間平面起拱度不符合規范,造成吊頂表面整體不平直。龍骨安裝后,局部施工荷載過大,導致龍骨局部彎曲變形;木龍骨吊頂的材質不好,變形大、有硬彎,含水率較大,施工后產生收縮變形。裝修工人不熟悉施工規范或沒有嚴格按規范施工,木龍骨與墻體接觸面未作防腐處理或雖作處理但達不到要求[1]。
3)處理方法
施工前應對施工圖會審,核對現場與圖紙相符情況。對扭曲的主、次龍骨一律不采用。按設計要求彈線,對主、次龍骨,吊桿之間的距離按規范要求設置。輕鋼龍骨安裝主龍骨之間距離1.0~1.2 m,次龍骨之間距離0.4~0.6 m,撐擋龍骨之間距離0.4~0.6 m,吊桿之間距離0.9~1.2 m。吊桿距主龍骨端部間距不得大于0.3 m;當大于0.3 m時應增加吊桿,當吊桿長度大于1.5 m時應設置反支撐,當吊桿與設備相遇時應調整并增設吊桿。在墻面或柱面上,按吊頂高度要求彈出標高線。將龍骨與吊桿固定后,按標高線調整大龍骨標高,調整時一定要拉通線。大房間可根據設計要求起拱,拱度高度不小于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對于不上人龍骨吊頂不得上人踩踏,其他吊掛件或重物嚴禁安裝在吊頂骨架上。對于大型上人吊頂,龍骨安裝后,應為機電安裝人員鋪設通道板,避免龍骨承受過大的荷載而產生變形。選擇木龍骨時,含水率不得大于8%,使用前必須按規范要求作好防腐、防火處理。
1)質量問題
裝飾面板的紋理不協調或色澤不均勻、變色、霉變。表面不平整或棱角不齊,壓邊接縫及割角處理不當,接合處粗糙,局部空鼓、起皮、翹邊、拼紋拼花不平、黏結不牢。射釘或釘帽外露,影響美觀或有安全隱患。
2)原因
飾面板選材不仔細,施工前未按板色澤、木紋、尺寸等預排或大小花紋倒用。木線條制作加工粗糙,未打磨,也未作其他精細處理。基層不平、骨架間距過大、基層板太薄、使用的板材含水率偏高、粘貼后加壓不均勻等也會造成表面不平整現象。飾面板接合時,釘帽未作處理,或射釘位置不當。
3)處理方法
基層應平整,龍骨間距一般在400 mm×400 mm以內,基層板為9厘板以上。釘面層板時表面要刨平,不宜光滑。嚴格挑選合格飾面板,飾面板必須封底漆,采用清漆類板材。應按設計要求,自下而上進行,接縫嚴密、邊沿翹起時應重新涂膠加壓,對縫花紋、顏色選用應協調一致。室內保持通風、干燥,基層含水率應小于8%。底部300~500 mm高處木基層(龍骨、板材)每個面均須作防腐、防潮處理。木基層預留飾面間隙50 mm,防止與濕砂漿接觸。采用明釘時,應將釘帽打扁,以減少對木紋的影響。使用小元釘時,應使用小錘,釘時應順木紋方向釘入,以便油漆將釘帽封閉。遇到線條時,元釘盡可能釘在起線的凹處,避免在凸面明顯處出現釘孔,造成缺陷[2]。
1)質量問題
墻、地面瓷磚,石材鋪裝常見的質量缺陷是空鼓脫落和平整度偏差大。天然石材還出現表面裂縫明顯、滲色、透底、泛堿等現象,嚴重影響美觀。墻面磚也容易出現龜裂,紋理不協調,色澤不均勻,磚間縫隙寬度不均,填縫不平整,墻、地面有小塊磚等質量問題影響整體美觀。
2)原因
鋪貼的瓷磚在水中浸泡時間不夠或浸泡后的瓷磚未完全晾干,黏結材料不結實。瓷磚質量差,釉面過薄,挑選不嚴,瓷磚本身有隱傷。鋪貼基層不平整,基層處理不干凈,砂漿超厚部分沒先找平,使鋪貼砂漿厚薄不均、砂漿收縮不一致而導致空鼓。養護期過早上人行走,重壓,也是導致空鼓原因。施工人員操作過程中用力不均,在瓷磚間多敲,促使砂漿沉入水分上浮,減少了瓷磚與砂漿的黏結力,從而造成空鼓。鋪貼的瓷磚在其砂漿已收水凝固后再進行瓷磚糾偏,造成瓷磚與黏結層脫離。天然石材結晶較粗,存在毛細孔在,黏結材料含堿、鹽等物質滲入石材,黏結材料中有水分,拼接處用水泥細砂勾縫,造成墻、地面“泛堿”。施工人員沒有經驗或水平不夠,未對墻、地面磚進行預鋪。
3)處理方法
對于平整度偏差較大的基層,應事先用砂漿找平。瓷磚在使用前必須挑選,不使用缺楞、掉角、有暗傷以及翹曲變形的瓷磚。瓷磚在使用前應用清水浸泡到瓷磚不冒氣泡為止,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鋪貼。有紋理的瓷磚應預鋪,瓷磚鋪貼應隨貼隨糾偏,嚴禁在鋪貼砂漿后再糾偏。鋪貼瓷磚時的每塊瓷磚上所抹的砂漿,要估量準確。對于已上墻的瓷磚,若發現空鼓,應重貼,不得在磚口塞灰。鋪貼瓷磚時可用手輕壓,或用小鏟木把輕敲,但不宜多敲。瓷磚鋪貼后馬上清理墻面。嵌縫要嚴密牢固,防止漏嵌。對檢驗的每一塊石材要求供應商做防水、防污、防滲透處理,石材進場后再次對切割好的規格板涂刷專業石材防污劑,并做好石材表面的保護,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污染問題(如透底、滲色等)。另外,采用專業的淺色黏結劑鋪貼,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滲色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可加強黏結強度預防空鼓。石材要根據圖案和紋理試拼編號。施工人員作業時應穿軟底鞋,要做到隨貼隨揩凈。鋪貼好的地面應臨時封閉,當必需進入施工現場時,應對地面作必要的鋪墊保護,避免重物鐵器碰傷或劃痕。鋪貼完成后加強養護,24 h內不允許上人行走。
1)質量問題
粉化,霉變,表面涂膜形成后,經過一段時間仍不干燥,刷涂面不透徹、不光亮。
2)原因
基層處理不干凈,含堿太高,未作封閉處理,墻體含水率太大,膩子粉過多,乳膠漆加水太多,涂刷時溫度太低或太高,使用防霉性能差的涂料,底漆、膩子沒干之前就涂面層。涂料中混入了半干性油或不干性油,使用了高沸點的溶劑,都會造成涂膜不干燥的現象。油色涂料存放時間較長,使用前沒有攪均,顏色較深處,覆蓋了木紋而顯渾濁。操作不熟練,重刷處色深,刷毛太硬或太軟,也會造成涂膜不透徹、不光亮現象。
3)處理方法
基層表面的油脂等污漬都要處理干凈后再上一道抗堿封閉底漆,木材還應用封底涂料進行封底。每遍涂料不要太厚,面層必須待涂料完全干燥后再施工,涂抹后的木材及面層不能在烈日下暴曬。應注意涂料的成分和溶劑的性質,合理選用涂料的溶劑,應按試驗和經驗來確定涂料的用量的配比。木材染色顏料宜選用酒色和水色,盡量不用油色,使用時應經常攪拌,以保證顏色均勻。對于不同材質的基層,應選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染色,以求達到一致。施工人員應操作熟練、迅速,不可反復涂刷,個別部位可進行修色[3]。
裝修工程涉及專業范圍寬,細節較多,施工質量較難把控。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涌現,也增加了人們對裝修工程質量的要求。只有嚴格按各項規范施工,認真總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預防各種質量問題的出現,裝修工程專業技術水平一定可以步入更高臺階。
[1]施桂花.淺議建筑裝修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中國城市經濟,2011(26).
[2]裴世期.淺談室內墻面磚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預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9(20).
[3]孫敬東.淺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