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冰
(黑龍江省水文局,哈爾濱 150001)
推廣應用
無人機在水文應急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宋 冰
(黑龍江省水文局,哈爾濱 150001)
當前無人機已經發展成一門綜合性現代化信息采集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起降靈活、操控便捷、應急性強,更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損耗、風險小、易保養、可重復使用等諸多優勢。水文應急監測一般都是隨機性大、危險性高、監測面廣,常規監測手段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文章探討無人機在水文應急監測領域的應用前景和需求。
無人機技術;水文應急監測;遙測遙感
中國地域遼闊、河流眾多,是一個自然災害類型較多,發生頻率較高的國家。存在著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污染三大水問題。水文監測工作是國家的重要基礎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應急處理機制的完善,要求水文信息采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越來越高,收集范圍越來越大,水文應急監測比以往更加重要。
當前無人機技術已經發展成一門綜合性現代化信息采集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起降靈活、操控便捷、經濟適用、應急性強、搭載能力大等特點,對處理隨機性大、危險性高、監測面廣的水文應急監測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章僅對無人機技術在水文應急監測上的應用進行探討。
無人機系統(Unmanned Aircraft System,縮寫UAS),是由無人飛行設備及控制系統(包括控制站、數據傳輸系統、通訊系統、遙測系統、導航系統等)組成,是一種搭載相關任務設備并在可控情況下能夠自主完成飛行任務的不載人航空器,一般按翼型可分為固定翼無人機與旋翼無人機。無人機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損耗、低風險、易保養、可重復使用等諸多優點。
無人機做為搭載平臺,能攜帶多種設備、執行多種任務。如可搭載高分辨攝像頭、測繪設備、紅外傳感器、激光傳感器等,是集無人機技術、通訊技術、遙測遙控技術、GPS差分定位等綜合性現代化信息技術。
可以進入交通不便或者危險區域進行探測及監測,避免了人員危險。也可利用無人機劃定某固定區域作重點航測。當搭載高精度數碼成像設備進行多角度多航次獲取任務區地形地貌數據,測量的數據成果可進行實時傳輸,并利用計算機對影像信息進行處理,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三維效果圖像,滿足航空攝影、遙控遙測、實時傳輸和三維電子影像處理等強大功能。另外,水文部門大力研究無人機的應用,如把激光測速儀搭載在旋翼無人機上,可懸停航測水面流速等。
水文應急監測一般都是危險性高、隨機性大、監測范圍廣,共同特點是“急、險、難”,如突發暴雨洪水、分洪潰堤、地震堰塞湖、冰塞冰壩和水質污染等類型繁多。
2.1 洪水災害應急監測
以往在災害發生后,因技術條件限制只能人工查勘受災區域情況,收集信息的局限性大、信息面小,很難滿足決策需求。即便在緊急情況下,一般也只用人工乘車、船到現場或者使用大型直升機懸空方式監控洪澇區域,但這些方式相對成本高、人員危險系數大、應急響應不及時。但如果采用固定翼和多旋翼無人機相互結合使用,便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無人機可多角度的從空中拍攝洪澇區域情況,實時把受災情況和水文信息傳輸到現場,地面工作人員可通過計算機對大量的實時遙感信息進行快速分析,并計算水文信息變化情況,為應急救災等工作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
2.2 堰塞湖應急監測
堰塞湖多由地震、滑坡、泥石流或火山熔巖流等自然地質災害引起山體滑坡,堵截河床而形成的。堰塞湖危害極大,不但淹沒上游地區,而且有些堰塞體極不穩定,對下游形成垮壩式的洪災。為了分析預報堰塞湖天然壩的穩定性,有針對性地做好災害預案,必須對堰塞湖及時進行水文監測。由于堰塞湖發生地方特殊,很多地方人員很難到達。在堰塞湖形成初期,可以利用無人機拍攝低空影像資料,利用 GIS技術建立堰塞湖上下游的地理地貌幾何模型,對建立堰塞湖蓄水預報方案、潰壩洪水演進模型和洪水風險圖等起到關鍵性作用,為處置應急災害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在堰塞湖蓄水期,可利用無人機獲取影像信息,根據這些快速、及時、量多的圖像資料,提取堰塞湖庫區的淹沒狀態、回水面積、蓄水量等重要水情信息,形成動態的水情演變趨勢;在堰塞湖泄流或突然跨壩時,可以利用無人機搭載雷達測速裝置,實時監測出口流量。
2.3 冰凌應急監測
凌汛是河道水災的一種特殊形態,嚴重時形成冰壩。冰壩嚴重堵塞河道,使水位壅高,造成上游區域受淹。當冰壩承受不住上游河段的冰和水壓力時,造成自然潰決,洪水伴隨冰凌突然下泄,對堤防、建筑物破壞非常嚴重。我國的北方大江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等非常容易形成冰壩。由于冰壩形成的河段長、流冰期危險性高,水文監測難度非常大。
在冰壩形成期間,利用固定翼無人機航拍河道水流平面圖,采用專用軟件量測冰面面積和過水斷面面積,從而實時計算冰花疏密度和冰流量,由于無人機比人工方式提供的信息量大、快速及時,對形成冰壩動態預測非常重要;在冰壩的破除期間,可以利用無人機監測爆破口的狀態情況,計算分析泄流成果,為決策提供重要水文監測依據。同時也可以利用多旋翼無人機,實時監測重要工程、險工弱段的破壞情況。
2.4 分洪應急監測
蓄滯洪區是江河防洪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重點地區防洪安全,減輕災害的有效措施。蓄滯洪區啟動后水文監測對淹沒災害評估、意外搶險非常重要,監測內容主要包括分洪水量和淹沒范圍。在分洪初期,分洪流速非常大,常規設備很難接近,可以采用多旋翼無人機搭載雷達測速儀,實時測量水面流速,計算實時分洪流量。淹沒范圍測量就是利用無人機低空航拍功能,按設計好的航線進行航拍,解析出各時段的淹沒范圍。
無人機這種先進的現代化綜合信息技術平臺,已在各行業充分展示了其獨特的應用能力。在水文行業中特別適用于水文應急監測、突發事件應急監測,大大降低了勘測人員承擔危險工作的風險概率。所采集的數據是對傳統遙感技術和常規地面觀測的補充,在水文應急監測領域應用前景廣闊。隨著計算機技術、航空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將是未來水文監測的重要工具。
[1]孫毅,王英勛.無人機駕駛員航空知識手冊[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14(10):15-25.
[2]金偉,葛宏立,杜華強,等.無人機遙感發展與應用概況[J].遙感信息, 2009(1):88-92.
Application of UAV in Hydrological Emergency Monitoring
SONG Bi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ydrology Bureau,Harbin 150001,China)
At present,UAV has become a comprehensive and moder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technology with superiorities of simple structure,flexible rising,convenient operation,strong emergency,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low cost,low consumption,small risk,easy care and re-use etc.Hydrological emergency monitoring is large of randomness,high of danger and wide of monitoring range,conventional ways are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effects predicted.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requirements of UAV in the field of hydrological emergency monitoring.
UAV technology; hydrological emergency monitoring; remote metering; remote sense
1007-7596(2016)12-0125-02
2016-11-28
宋冰(1988-),男,黑龍江海倫人,助理工程師。
P33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