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樹林
(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5)
關于發展江西農村水利的戰略思考
江樹林
(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5)
江西省土地總面積為16.69萬km2,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地形南高北低、中部丘陵起伏。由于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澇易旱,是一個農業比重大而水旱災害頻發的省份。文章剖析了當前江西農村水利的發展情況、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用戰略的眼光和該省農村對水利的發展需求來思考,提出了該省今后農村水利發展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江西;農村水利;發展情況;戰略思考
江西省土地總面積為16.69萬km2,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地形南高北低、中部丘陵起伏。由于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澇易旱,是一個農業比重大而水旱災害頻發的省份。
98年大水后,2003年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罕見旱災,直接經濟損失67億元,給全省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發展農村水利已成為該省提高農業增產能力、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必須著眼未來,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來謀劃農村水利發展大計。
近幾年來,江西農村水利總的來說發展態勢較好。針對該省農村水利存在的突出問題,正在實施3488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對列入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的6大灌區和列入省重點灌區續建配套工程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一、二期農飲解困工程建設任務,解決了7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2005年投入2億元開始對200處、裝機容量34.86萬kW的機電排灌泵站進行全面改造;2003、2004連續兩年開展了規模宏大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基本上構建了一個與農業發展相適應的農村水利保障體系。
在認真總結成績的同時,按照科學發展觀,自主創新,建立創新創業社會的發展理念,筆者認為江西在發展農村水利中尚面臨以下問題:
1)長期以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行為依然存在。每當遭遇水旱災害以后,就事論事,修修補補比較多,小打小鬧、維持現狀,真正從長遠利益出發用戰略的眼光去思考和謀劃農村水利尚存不足,缺少對全局或區域農村水利存在的關鍵問題做出應對決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水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根據江西農村水利的特點來謀劃、來布局,在宏觀決策上有待加強,建設重點不夠突出。如贛北易澇、贛南水土流失嚴重,就應把握全局、大手筆、大動作,分別制訂方案、落實資金、選定項目。但開展的工作針對性不夠強,雖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規模小、投入少、效果不明顯。
3)每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安排了一定的水利投資,但資金的投向分散。為爭取這些資金和上項目,縣跑市、市跑省、省跑部的現象依然存在,在資金分配與立項上,為平衡關系、照顧到方方面面,往往將為數不多的資金撒“葫椒面”,不但不能解決農村水利中的突出問題,還助長了不正之風,使真正用到工程上的資金大打折扣。
4)中央在安排諸如病庫加固、灌區改造等建設資金時要求地方各級資金配套,但事實上由于地方財政困難,配套資金均難以到位。有些地方做得比較好的還象征性地配套了小部分或受益戶以勞代資。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落實配套資金,僅靠國家的投入來興建工程,甚至國家的投入還得留下部分攤銷管理費,地方配套流于形式。
問題存在的主客觀因素很多,主要是江西系中部欠發達省份,經濟實力不強,往往力不從心。江西農村水利到底怎樣發展?這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就解決贛北易澇、贛中易旱問題,提出著手建設峽江、山口巖、倫潭、浯溪口、四方井等重點水利工程和做好鄱陽湖控制工程前期準備工作。這是從江西農村水利的全局出發,謀劃江西農村水利的發展大計,令人感到十分的欣慰。筆者結合《綱要》就如何發展江西農村水利,從宏觀上提出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宏觀規劃。江西贛北易澇、贛中易旱、贛南水土流失是江西農村水利的現實情況。要改造自然、改變現實,治標必須治本,要超前思維、果斷決策。
1)盡快落實《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規劃的鄱陽湖湖控制工程的前期準備和組織實施工作。
鄱陽湖南北長173km,東西寬16.9km,最高水位時湖面面積達3955km2,容積304億m3,上承五河,下通長江,匯聚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之水注入長江。每遇長江流域洪水,不但湖區之水不能外泄,還會形成江水頂托或倒灌進入鄱陽湖造成內澇;每遇干旱,鄱湖之水順長江外流,無法蓄水灌溉。因此,在鄱陽湖入江水道的長嶺——屏峰山之間建一座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調控鄱陽湖水位是解決贛北易澇的關鍵工程。工程興建后,當長江水位低于鄱陽湖水位時,可開閘泄洪,減少雨季內澇;當長江水位高于鄱陽湖水位時,下閘攔洪,防止江水頂托或倒灌;旱災之年,可下閘攔蓄五河來水,蓄水灌溉。這是一項集防洪、除澇、發電、航運、灌溉、供水于一體,還能通過調蓄鄱陽湖水位減少湖區淤積、維護湖區生態平衡、優化湖區環境的造福子孫后代的浩大工程。
2)抓緊建設《綱要》中規劃的峽江、山口巖、吾溪口、倫潭、四方井等重點水利工程,可增加蓄水36.07億m3,裝機43.1萬kW,對防洪、供電、緩解贛中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將起到關鍵作用。
同時,抓緊實施贛撫平原、柘林、潦河、袁惠、南車、錦北、七一、豐東、袁北、饒豐、臨川等6700hm2以上大型灌區的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保證水源工程滿蓄無憂,渠系工程灌排暢通。
3)針對贛南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進行宏觀決策、微觀放活,出臺優惠政策,在財力上給予信貸支持,鼓勵單位、個人采取租賃、承包、經營權轉讓、聯營開發等多種形式吸收社會和外來資金進行綜合治理。開發荒山也好,小流域治理也好,興建水利工程也好,只要有人愿意投入,就要大力支持,從立項審批、土地征用到種子供應、技術幫扶,都要全方位提供方便。
近幾年,贛南部分縣市已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在黃土荒坡上開發種植了享譽國內外的臍橙、柑桔、甜柚,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要著眼未來,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放開搞活,通過信貸支持、資金補助、減免稅費、適當延長開發期、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等優惠措施,用政策調動全社會治理水土流失的積極性,用政策叫荒山禿嶺披綠裝。
思考之二:集中投入,確保重點。摒棄農村水利建設資金投向點多、面廣、分散的傳統做法,集中財力搞好重點工程建設,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
國家每年對農村水利都有一定投入,其中包括以工代賑、灌區改造、病庫加固、小水電代燃料、電氣化縣建設、農建補助資金、老建扶貧、中低產田改造、泵站改造投入等,各級地方政府也配套了部分資金。這些水利建設資金如果分散投入,由于投入少,導致粗制濫造、工程質量低劣,工程年年修,來年還要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水利存在的問題。如果集中投入,使重點、骨干工程建設資金確保,可以建一座成一座,逐步夯實農村水利發展的基礎。其基本做法可采取以下3種辦法:①每年視資金來源情況選擇2-3個設區市為建設重點,由重點設區市確定項目,集中中央、省級農村水利建設資金和項目所在市、縣配套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確保建設項目建設資金到位、材料設備到位、工程質量到位,建一座成一座;②每年由各設區市確定1-2個重點縣(市),由重點縣(市)確定項目,由設區市集中中央、省、市及項目所在縣(市)配套資金投入重點工程建設;③也可由省統一確定建設重點,集中中央、省級水利資金投入重點工程建設。如病庫加固或灌區改造項目,面不要鋪得太寬,每年扎扎實實集中財力搞好幾個。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立項、可研、審批等管理費用,還可避免拉關系、跑項目、爭投資的不正之風。
思考之三:強化措施確保配套資金到位。中央在對農村水利投入的很多項目硬性規定地方要1:1配套,但據掌握到的情況看,江西由于財力不足,在地方配套資金籌措上到位率較低,有個別項目就沒有落實配套這一塊,導致有的工程建設資金不能確保,不是工程虎頭蛇尾、難以竣工投入使用,就會改變設計、縮減工程量,甚至導致有的工程質量低下、達不到設計要求。為此,①應建立制約機制,采取強有力的舉措,凡配套資金不到位的項目不得審批、不得開工建設,并收回國家投入。②出臺政策,建立農村水利建設基金,并按各級每年的經濟增長比例逐年調增。開設農村水利專戶,確保水利基金100%用于發展農村水利。
思考之四:放開搞活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散、面廣、量大。在國家、省級資金投入重點工程建設的情況下,應立足自主創新,按照誰投入、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放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落實所有權,充分調動群眾和受益農戶的積極性,利用社會資金搞好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
思考之五:建立監督機制,避免項目立項、資金投入上的不正之風。為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提高各級黨委、政府的形象和執政能力,避免走后門、拉關系、跑項目、爭投資等不正之風的發生,要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堅持專家評估、集體決策。對四處活動、打通關節、跑項目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保證農村水利事業健康發展。
[1]丁春梅,董邑寧,呂天偉.農村水利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初步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09):74-76.
[2]程吉林,金兆森.經濟發達地區農村水利現代化建設研究[J].灌溉排水,2001(04):37-39+50.
[3]艾爾肯·沙依提.對農村水利現代化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9(05):272+274.
1007-7596(2016)12-0154-03
2016-11-23
江樹林(1987 -),男,江西南康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施工工作。
F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