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4 重慶市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
?
文獻檢索我國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劉玲張際蒲曉芳
400014重慶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
1文獻的納入標準及檢索方法
1.1文獻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研究地區為中國大陸。(2)研究對象為心血管疾病病人。(3)研究設計為臨床試驗研究。(4)主要干預方法為實施健康教育。(5)中文文獻。排除標準:(1)非實驗性研究(如綜述、經驗總結、個案報道、病例回顧研究、觀察性研究、隊列研究等)。(2)未采用統計學方法分析結果。
1.2文獻檢索資源及策略以檢索詞“心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健康教育”計算機檢索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2002年~2013年)、CNKI(1990年~2013年)、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1997年~2013年)和萬方數據庫(1994年~2013年),剔除重復文獻。
1.3文獻整理與分析首先由篩選人員閱讀目標文獻的題目和摘要,刪除不符合的文獻;其次瀏覽相關文獻的全文,對其研究目的、材料、實驗方法、結果等進行質量評價,刪除與主題關系不密切的文獻;最后對符合要求的文獻進行全面總結,分析我國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及其效果等。
2結果
2.1文獻納入結果按照設定的檢索詞,通過對相關的中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共檢索到目標文獻166篇,刪除重復文獻,共獲得目標文獻82篇,按照納入排除標準對剩余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和對比分析,最終獲得有效文獻11篇。其中,我國首篇探討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文章發表于1998年[1],此后每年發表的文獻數量逐年上升,提示國內學者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2.1.1研究設計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有7篇[1-7]為隨機對照研究設計,其中有2篇[3-4]詳細闡述了隨機分配的方法(奇偶數法,隨機數字表法),1篇[8]按照病人意愿分組,1篇[9]為類實驗設計,研究者雖然提及按照入院年份分組,但未提及具體的分組方法,1篇[10]未提及具體的分組方法,1篇[11]采用干預前后自身各指標變化作對比。所有納入文獻均未提及是否采用盲法、分配隱藏、是否存在其他偏倚的來源,1篇[3]報告了失訪/退出人數。
2.1.2研究樣本量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試驗組和對照組各組的樣本量為40~398例,其中40~90例的有6例。所有研究的分組均包括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其平均年齡為(51.07±14.28)歲。
2.1.3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內容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有10篇[1-4,5-10]采用口頭教育(小講座、病友聯誼會等,其中1篇[5]采用健康教育路徑表),7篇[1,3,7-11]采用發放書面的健康教育單/手冊,4篇[1-2,4,8]采用播放錄音、視頻,2篇[3,9]采用電話隨訪,1篇[9]采用家庭隨訪,1篇[3]采用提供咨詢電話,1篇[11]采用短信平臺。其健康教育的內容及其優缺點分析見表1。
2.1.4健康教育持續時間和頻率有6篇[1-2,4-5,9-10]為住院期間,5篇[3,6-8,11]延續至出院后。有3篇[3,8]出院后的院外隨訪時間持續為1年,1篇[7]出院后的院外隨訪時間持續為6個月,1篇[6]出院后的院外隨訪時間持續為3個月。就頻率而言,有3篇提供了相關信息,分別為每周1次[1]、每2周1次[7]、每月1次[3]。
2.1.5結局指標為了評價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需要一定的評價指標:有4篇[3-5,8]采用治療和健康相關行為依從性(遵醫行為),有4篇[4,6-8]采用生活質量(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關系、環境因素等)評價, 有3篇[1-2,5]采用病人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有2篇[1-2]采用住院天數, 有2篇[8,11]采用疾病相關的特異性生理指標,有 2篇[2,10]采用病人滿意度,有1篇[9]采用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情況,有1篇[3]采用病人再入院率、死亡率比較。
2.2效果評價利用統計學分析表明,通過制定和實施一定的健康教育措施,采用一定的結局指標,所納入文獻中的試驗組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明顯提高[1-2,5],住院天數減少[1-2],滿意度增加[2,10],再入院率、死亡率明顯下降[3],治療和健康相關行為依從性明顯改善[3-5,8],生活質量明顯提高[4,6-8],疾病相關的特異性生理指標明顯改善[8,11],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酗酒、高脂飲食、不運動)明顯減少,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睡眠質量高于對照組[9],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存在的主要問題
2.3.1健康教育場所局限,延續性不夠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健康教育的場所主要集中在住院期間,延續至院外的健康教育的時間不超過1年,這跟我國傳統的醫療模式有關:大多數病人出院后就結束了和醫院的醫患關系,只有在復診時才能得到專業咨詢。和其他科室疾病不同的是,心血管系統疾病大多數為慢性病,是出院后近期再入院的高危人群,需要長時間的治療,而它的專業性又特別強,病人出院后仍需繼續長時間服藥,而照護者(特別是兒科)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怎樣保證出院后的用藥安全、治療的依從性、病人的滿意度以及減少再入院率和并發癥,怎樣保證病人出院后能繼續得到正確的高質量的照護,這將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必要從醫院延伸至家庭。
2.3.2健康教育方式單一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絕大部分利用了傳統的口頭教育和發放健康教育手冊,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供不同類型的病人的需求。
2.3.3效果評價體系不健全在納入的11篇文獻中,健康教育效果評價體系是隨意的,沒有一篇文獻的評價體系是經過科學論證證明其合理性、全面性。由此產生的統計數據得出的結果也很難讓人信服。
2.3.4健康教育實施者單一所有納入文獻的健康教育的實施者均為護士。心血管疾病產生的不僅僅是生理的問題,還有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問題,顯然護士群體不能滿足病人全面的康復指導。
2.3.5病人參與度不高我國的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住院期間的口頭教育,受人力資源、病人的作息時間等影響,院外的健康教育部分受教育方式、場所、病人的經濟狀況等影響,病人的參與度并不高。
3討論
3.1擴展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傳統的口頭教育和發放書面材料的基礎上,綜合電話隨訪(包括提供咨詢電話)、家庭訪視,大力發展基于網絡平臺的健康宣教[12-14],如QQ群、短信平臺、微博、專科網站(包括科室及人員簡介、??苹A知識和技能、各種??萍膊〉南嚓P治療和護理知識、心理護理、護患溝通等,綜合運用影音、圖片、文字等手段)等,尤其是專科網站的建設,使信息權威和集中,為病人帶來方便和信賴感,也實現了信息共享,使醫療資源最大化,同時能減少交叉感染,變被動照護為主動照護,是護理專業照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15]。這樣既發揚了各種健康教育方式的優點,彌補各自的缺點,又讓病人根據自身情況有更多獲取健康信息的途徑,有利于提升醫護人員的社會地位以及門診復診率。
3.2規范健康教育的流程建議制定??萍膊〗】到逃窂絒16-19],規范健康教育流程,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
3.3規范效果評價體系建議利用多種方法(專家函詢、病人調研、小組討論等)規范健康教育效果評價體系[20-21],拓展效果評價指標如病人感知的出院準備度、病人的自護能力、疾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成本效益分析等。
3.4多學科協作,共同實施健康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的全面護理,在健康教育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醫師、護士、心理咨詢師、康復師、營養師、社區工作者等多學科人員的協作和努力[22],共同促進病人生理、心理、社會的全面平衡。
3.5政策層面的支持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如人力資源的配置、經費的來源等。
本研究主要是對我國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實施的現狀和效果進行研究,納入的文獻來源于中文數據庫,樣本平均年齡偏大,沒有專門針對兒科心血管疾病患兒的文獻,文獻質量不高或病種涵蓋的范圍較小,因此提出的建議只是針對納入文獻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在我國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模式,很多都是憑當前經驗在開展,因此,本研究只適用于當前階段,還需要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董瑞馨,馬希玲,杭素芳,等.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護理學雜志,1998,13(6):377-378.
[2]熊祖軍.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5,13(6):362-363.
[3]陸舞英,謝桂香,金曉紅.院外追蹤健康教育對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2):45-47.
[4]田震靜,呂燁輝,付愛麗,等.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502-504.
[5]孫秀紅.健康教育路徑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效果[J].河北醫藥,2013,35(5):780-781.
[6]李順群.家庭健康教育對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意義[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8):65-66.
[7]李秀容.對重癥心血管疾病患者實行門診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3,26(12):474.
[8]馮靜,顧曄.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院外健康教育效果的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3):507-509.
[9]余波杰.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社區護理和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18-319.
[10]王秀蘭,王凌云,李素茹,等.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6):950-951.
[11]趙月玲.體檢中心健康教育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干預效應[J].全科護理,2009,7(11c):3096.
[12]覃美青,譚鶴長.微博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2):178-179.
[13]黃菊,高敏.“網絡護士”在推進護理事業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2):188-190.
[14]劉貝,張琳.胸外科開展多樣化健康教育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3,28(22):87-88,94.
[15]萬巧琴,么莉,侯淑肖,等.基于醫院延續護理開展現狀與問題的質性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0):38-41.
[16]常海霞,吳星,哈麗比努.坎加庫力. 臨床路徑式健康教育在少數民族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73-675.
[17]張宏靜.健康教育路徑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3,11(6):104-105.
[18]張艷燕,王領會,靳海榮.臨床護理路徑在單操作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8):588-589.
[19]梁婷,都冬梅.康復路徑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臟康復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1):1155-1158.
[20]丁建玲,李萍,侯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5B):1700-1702.
[21]方良玉,王建寧,涂發妹,等.乳腺癌圍術期健康教育路徑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1,26(2):73-76.
[22]蘇維,黃樂松,劉智策,等.多學科協作工作模式的實施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8):607-608.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4-08-18)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2.019隨著整體護理的開展和以人為中心理念的深入,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對提高病人的自我照護能力、疾病的治愈率和康復率、對護士的滿意度都大有裨益。心臟是循環系統的動力泵,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威脅人的生命。很多心血管系統疾病需服用強心利尿等特殊藥物,正確的健康宣教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關于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國內沒有統一的模式,很多都停留在經驗上。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對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進行了探索。本文通過對我國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文獻進行回顧,了解健康教育在此類病人中實施的現狀及效果,分析問題并提出建議,為我國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進一步規范化提供理論依據?,F綜述如下。
基金項目:2013年~2014年度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臨床護理)(國衛辦醫涵[2013]544號)
通信作者:張際
劉玲:女,研究生在讀,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