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偉,許振宇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開放型經濟與貿易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202)
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內外發展
陳宏偉,許振宇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開放型經濟與貿易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202)
從英國倫敦奧運會、美國NBA、日本動漫產業的體育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談起,較詳細地分析了國外相關發展;其次從國家層面、其他省域、福建省三個方面論述了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內研究。
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軟實力;文獻回顧
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屬于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范疇。當前,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在國際上已成為一股建設熱潮,特別是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些領域做得非常成功,很值得我們國家學習和借鑒。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既是低碳環保的產業,也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業,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具體要求[1]。
“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這個名詞術語,最早可見于英國政府1998年制定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2]。2012年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盛大舉行,也是夏季奧運會第3次在倫敦主辦,無論是從奧運會會徽和吉祥物的設計、奧運會口號和主題曲的確定,還是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舉行,無不滲透著濃厚的體育文化創意。奧運會主體育場位于倫敦東部的
Stratford,主體育館因外形上闊下窄,被稱為“倫敦碗”。英國政府2013年7月19日宣布,2012年倫敦奧運會給英國帶來的經濟效益接近150億美元,大大超過奧運會舉辦的成本。
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在美國屬于版權產業,專指經營具有版權特征的體育產品。哈佛大學的約瑟夫·奈教授根據文化創意產業,提出了“國家軟實力”這個詞,實則是把國家或民族文化推向全世界。20世紀90年代,美國電視節目占全球無線電視節目的70%多和付費電視節目的80%多,50%以上的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和家庭錄像收入也都是美國產品,美國的圖書市場占全球圖書市場的30%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也使美國文化價值觀向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推廣和傳播。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NBA全稱,美國籃球職業聯賽)的標志圖案是一名側身控球的籃球員運球的瞬間的剪影,首次出現在NBA官方的宣傳資料是在1969年,該標志設計者是一位紐約平面設計師(名叫阿蘭·西格爾),整個標志由紅藍白三種顏色構成。
史晨雨和曾澤(2008)在第三屆全國體育產業學術會議上提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之分支,文化創意產業擁有強創新、高產業關聯度、高附加值、低污染以及蘊涵以人為本的精神等特點,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是突破體育產業瓶頸的重要途徑,更是當今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周薇(2010)運用文獻資料法、歷史邏輯法等方法,詳細論述了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借鑒發達國家相關成功經驗,同時對我國該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和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策,為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理論咨詢和政策參考。王強(2012)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角度,提出了我國體育文化發展的8點戰略思考,指出只有加快體育文化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相互融合和滲透,創新體育文化產品和服務,擴展其生產、傳播和消費形態,豐富新型體育文化業態,我國體育文化產業才能最大限度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那么我國的文化復興和文化強國之路將會越走越寬。劉悅(2013)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和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論述了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所在,提出以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為極化區,采取極化與擴散非均衡發展模式,推動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擴展,同時還指出多渠道籌集社會資本和培育自身資本自給能力,構建合理的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體系,激發城市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繁榮。史友寬(2013)運用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探討了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影響因素和擴展路徑,指出不斷的創新是體育文化國際傳播成功的關鍵因素,表達了國家文化戰略為體育國際傳播確立了方向,從少林功夫和太極拳文化國際傳播的案例中得出,中國體育文化國際傳播正經歷從無序向有序轉變過程,中國提出體育文化多元共享有著自身傳統和氣度。
劉孔軍和于祥(2007)對首都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進了深入研究,指出必須契合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文化名城、首善之區和創新型城市、世界城市的職能定位,必須站在首都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立足國家中心而輻射全國的目標定位。馮霞(2009)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奧運會火炬、吉祥物、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的設計談起,詳細分析了北京市體育文化創業發展的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體育創意人才的缺乏、消費群體尚未形成、創業產業規模較小等[5]。尹博和馮霞(2010)指出北京市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北京體育品牌創造,二是體育元素、文化元素、旅游元素、媒體元素高度結合的高端產品生產,三是國際級大型體育品牌賽事培育,最后提出了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建議:一是推進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二是加快人才引進和培養,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發展環境,三是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培養體育消費群體。楊勝藍(2012)運用產業經濟學理論原理,從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等維度,論述了北京市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哪些特點,根據與國外某些城市的體育文化產業對比研究,得出北京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創意特點,但與這些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對策和建議[6]。大力發展體育彩票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休閑健身娛樂業、體育用品業等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發展對策:一是加大體育產業宏觀管理力度,二是拓展投資渠道,鼓勵民間和外資進入體育產業領域,三是引進和培育體育產業管理人才,提高體育產業經營水平,四是積極引進和舉辦國內外高水平的體育賽事[7]。
薛文標(2014)在闡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涵義的基礎上,點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強融合性三大特征,提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應該包括10個領域,闡明了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區位特點、文化積淀,以及先行先試政策等優勢,提出了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可以通過規劃制定、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項目實施等發展構想。
[1]于洋.我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4,(01):7-9.
[2]南凱.山東省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與發展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01):44-47.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creative industry on sports culture
CHEN Hong-wei, XU Zhen-yu
(open economy and Trade Research Center,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jian 350202 China)
from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to NBA and Jap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of creative industry on sports cultural booming ,It is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second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level to other provinces, to Fujian Province,It is discussed about the creative industry on sports cultural in the domestic research.
creative industry on sports culture; cultural soft power; literature review
G114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040
1672–7304(2016)05–0081–02
福州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2015C04)。
(責任編輯:吳 芳)
陳宏偉(1982-),男,福建閩侯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