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薇,劉麗艷,牛茂龍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國際化創新型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肖大薇,劉麗艷,牛茂龍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本文以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為例,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師資培養、辦學條件和科研競賽等方面綜合分析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計算機人才的實施途徑。
高等教育國際化;創新型;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建院十余年來,學院始終堅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服務,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學院的核心工作。在2013年的學院領導暑期工作會議上,學院匡國柱院長正式提出了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標,并強調了外語的重要性以及在各個專業的培養計劃中列出相應的選修課程組等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如何引導學生的討論氣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是國際化人才培養能否成功的關鍵[1]。教學副院長張明君教授闡述了國際化人才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征:寬廣的國際化視野、熟悉本專業國際化動態和趨勢、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活動能力、國際資源的獲取能力、國際化的創新意識。學院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多年的辦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特點,學院實施人才“多元化”培養。其核心內容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為學生提供可以依據個人意愿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發展方向的教學服務,比如:學生可以選擇具有較深厚基礎理論知識,具備進一步接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教育能力的發展方向;也可以選擇具有較寬知識面,較強實踐能力和職業競爭能力的發展方向;還可以選擇具有較強外語能力,能適應出國學習或就業外向型的發展方向。學院實施“多元化”人才培養理念的內涵,旨在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進行理性的思考,根據自身的特點、興趣和愛好以及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及早確定自身的發展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課程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在課程的定位和設置上,要開拓課程的國際視野,將全球化及相關問題作為探討主題,酌情考慮開設有關其他國家文化語言的課程。高等教育中學科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也應隨著應用領域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鞏固和完善[2]。
學院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為一個專業設置。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完善,并結合培養國際化計算機人才的目標進行了修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學院推行“1+N+M”多證制:1指一個文憑,即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N指N個證書,如軟件工程師證書、網絡工程師證書、嵌入式工程師證書等;M指M個作品或專業能力競賽成果,如單片機作品、嵌入式系統開發實踐作品以及參加國內外各種大賽的成果等。“1+N+M”多證制即是檢驗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的重要指標,同時又是實施多元化培養方案的重要途徑。
學院目前有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訓室、機器人創新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單片機應用實訓室、傳感器技術實驗室、電子元器件展示室、電子產品設計實驗室、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室等多種類實驗室。其中嵌入式系統實訓室是學院與中國電子學會共建實驗室,被認定為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工程師認證培訓中心,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有EL-JY-II 實驗平臺64臺,單片機應用實訓室有自主設計的單片機創新開發板60套。所有的實驗室都可以實行開放管理,為學生投身實驗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5 積極參加計算機類創新大賽
學院將創新實踐中心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來設置,專為組織學生參與各種賽事提供服務。連續幾年來,在創新實踐中心主任金建設教授的指導和帶領下,數百名學生參加了國內外的各種設計大賽,多次獲得各項重大賽事特等獎、一等獎以及其他獎項。2014年12月13日獲得全國高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一項;2015年4月8日獲得微軟“創新杯”東北區域賽決賽特等獎一項;2015年6月14日獲得第十一屆“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遼吉賽區特等獎兩項、一等獎一項;2015年8月19日獲得第五屆“賽佰特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創新應用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一項。學生參加國內外的大型創新實踐活動,既提高了學校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增強了學生的國際化意識。
6實施創新型計算機人才培養方案的措施6.1 全面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專業建設在實施人才培養目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建設必須緊緊跟上國內國際技術快速發展的步伐。在專業課程中,選擇一門或多門創建“英語+專業”的精品課建設,強壯師資隊伍、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通過建立課程網站豐富教學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在創建精品課的過程中,網站建設可以增加英文版或者通知公告英文化,及時更新授課教材,使學生能掌握與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英語知識以適應進一步學習或工作需要。6.2 建設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多元化教師隊伍
高校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和優秀文化的傳播者,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決定著大學的坐標。所以,每一所高校都在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教師為主體的人才強校戰略。按照大學聘任的國際通則,學院師資中的研究生學歷和博士生比例需要大力提升,師資隊伍的國際理解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也需要大力提升,而且需要適當地引進專業外教創建純英文的專業課程模塊,邀請世界名企的優秀計算機人才到學校做專題講座。同時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也要有國際化思維,并開創國際化成果,使學校因國際化成果而聞名。另外,聘請一批企業專家到學校做兼職教師,建設以自有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的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多元化教師隊伍,是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6.3 推進與相關企業的深度合作
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企業員工只有融入到公司的文化氛圍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質,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切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1]周密,丁仕潮.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的高校國際化渠道構成及管理[J].中國高校科技,2013,(4):27-30.
[2]尹艷芳,楊衛平,王卓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5):43-46.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creative
new computer talents
XIAO Da-wei, LIU Li-yan, NIU Mao-lo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This paper to City Colleg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 training of teacher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for running school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on culture internationalization a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mputer tal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Computer talents; Training model(責任編輯:張時瑋)
G434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66
1672–7304(2016)05–0335–02
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413198000010);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編號:JXYJ2015005)。
肖大薇(1978-),女,遼寧阜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