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靜思
(鄭州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與創新思維培養
祝靜思
(鄭州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文章從創新思維的內涵出發,闡述了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分析了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學創新思維培養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培養、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藝術設計;教學;創新思維
1.1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與源泉,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1]。如今,社會已經發展至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對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加大,只有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在就業競爭與社會性淘汰中立于不敗之地。另外,針對高等教育,黨中央國務院數次下發了教育改革發展規劃,要求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快教育改革,大力開展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以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高級人才。
1.2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發展需求
藝術設計的核心在于創新,它對個體的創新、求異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在藝術設計中,設計師是否具有創新思維水平,是藝術設計的關鍵??梢哉f,創新思維是影響藝術設計效果的重要因素。但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面都存在重灌輸輕創新、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做法,這也使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失去了活力。要想使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擺脫傳統發展模式的束縛,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高校要以創新思維培養為重中之重,將創新思維培養貫穿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效性。
1.3 學生未來發展需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是否具有創新思維能力,是檢驗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要想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高校就要將社會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在進行藝術設計專業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技能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2.1 目標模糊,定位失準
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前提。然而,結合實際來看,我國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人才培養目標模糊、定位失準等問題,如許多高校都認識不到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始終以教師為中心,只關注知識講解和反復練習,根本不關注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也不關心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2.2 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就目前來說,許多高校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都存在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當以等問題,如許多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只指導按照教材要求和教學大綱進行操作技能講授和訓練,課堂體系建設卻不夠完善,教學內容相對寬泛、空虛,教學方法則以單調的理論灌輸為主,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根本無從談起。
2.3 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不受重視
學生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創新思維培養的主體,高校大學生正處于思維和個性養成的關鍵時期,但在我國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采用的仍舊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本得不到體現。絕大多數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課堂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作業安排是否得當,根本不重視師生交流,也不知道如何通過有效教學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狀況不容樂觀。
3.1 明確人才培養方向與目標
在教學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要明確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為主的教學主體框架,優化人才培養方法和路徑,明確各方在創新思維教學方面的責任和要求,爭取在進行專業知識、技能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創新思維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任課教師也要樹立全新教學理念,用更加新穎獨特的方式去進行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利用最新藝術設計成果引導學生轉變固有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用創新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3.2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完善教學內容
在人才培養目標明確的情況下,高校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優化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內容,為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高校要在強化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知識教學、專業技能操作訓練的基礎上,正視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之間的關聯,完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改變過去那種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相互分離的狀況,并增加實訓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比例,開設更多有利于創新思維培養有關的課程,合理進行課程課時分配,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教學
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要結合社會藝術專業人才發展需求、學生實際,變革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先進教學手法來教學,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來說,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要擯棄權威思想,變“填鴨式”理論灌輸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教學模式;以實踐為抓手,運用實踐教學傳授科學的藝術設計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知識學習成為一個知識雙向傳輸、思維多重碰撞的過程,以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并重發展等。總之,藝術設計專業任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教學,以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關注教學評價
高校要重視和加強藝術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更多專業知識扎實、精通業務、勇于創新的專業教師,并完善教師隊伍管理措施、激勵機制、教育機制等,以打造一支規模適度、能力突出的教師隊伍。在此基礎上,高校還要為教師進修和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通過座談會、專業培訓、外出考察、學術交流等形式,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研能力,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另外,高校要重視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評價,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納入到教學評價范疇中去,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進步,將創新思維、作品創意、課堂表現、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通過教學評價優化和完善專業教學。
總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利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有一定必要性。這就要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與時俱進,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建立健全教學評級與考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藝術設計人才。
[1]曹凱.藝術設計類美術教學方法對創新的要求[J].藝術教育,2012(06).
The teaching mode of art desig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ZHU Jing-s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The article proceed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expounds the in art design teaching cul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in art design teaching in Colleges train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how to in the teaching of art design culture,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thinking,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rt design;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J0-03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203
1672–7304(2016)05–0411–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祝靜思(1984-),女,河南信陽人,講師,研究方向:藝術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