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梅 胡夢露 莊 莉 劉亞敏
寧波大學
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以寧波市為案例
陳克梅 胡夢露 莊 莉 劉亞敏
寧波大學
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產業起步晚,發展慢,問題多。隨著養老形式的進一步嚴峻,加快我國養老服務企業的發展已是迫在眉睫。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從問題的根源出發,對癥下藥。本文將以寧波市為案例,從養老觀念、市場、政府三個角度切入說明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業;寧波市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速,我國對養老服務產業的需求也快速增長。然而,我國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起步晚、發展慢、養老資源供求失衡、支持養老機構發展的社會氛圍亟待提高等諸多問題。為了改善當前局面,促進我國養老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先對養老服務業諸多問題的原因進行梳理探討,以對癥下藥。
自1987年寧波市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并日益呈現高齡化、空巢化趨勢,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自2010年以來,寧波市老年人口(表中老年人口指60歲以上的人口)系數均保持在1%的增長幅度,與全國老年人口系數相比,均高于4.5個百分點,2013年老年人口系數超過20%,寧波市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15年,寧波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
近幾年,寧波加大設施建設投入,擴大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量。到2016年,力爭全市每百名老年人擁有床位4張以上。但從表1可以看出雖然寧波市養老床位數增幅均高于5%,且2013年后高于10%,但平均百位老人擁有床位數增幅相較不大,且2013年以后增幅還有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寧波市養老床位供給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見表1)
1、養老觀念落后,人民支持度地
我國老齡人口基數大,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必須建立多元化養老模式。然而,大多數人老年人仍停留在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中。近年來寧波市提出“以房養老”的新方案,然而,結果顯示56%的市民表示不愿意,24%的市民表示愿意嘗試。多數人表示愿意將房屋等資產交給子女,依靠子女養老。
2、養老發展資金來源有限,養老機構設施單一缺乏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經濟問題,我國在對養老服務的資金來源渠道少,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財政支出等,很少一部分來自民間資本。養老機構除了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外,養老機構產品科技含量低、醫療服務水平低、養老設施單調等,也無法為老人提供便捷的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等服務。無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3、沒有成熟的產業鏈,養老人才極度短缺
按國際標準,每3位老人需要1名護理人員,按照此標準,我國對養老護理人員需求量大約在1000萬人。然而,我國養老行業存在沒有成熟的養老人才培養體系,養老人才嚴重缺乏、養老服務人才專業化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養老教材滯后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養老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成為養老事業的重中之重。
4、政府支持盲目單向,政策落實有待提高
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需要社會化、市場化,更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目前我國政府在對養老服務的支持上仍然存在著財政盲目支持、缺乏制度保障、投入規模和質量水平偏低等多種問題。因此,進一步對政府支持規范化、體系化,也是發展我國養老服務產業的重要舉措。
1、加強宣傳力度,轉變老年人傳統觀念
老年人作為養老服務業的主要消費群體,必須認可這一行業,才有可能幫助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但現在社會上仍然存在著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去養老機構接受服務的情況。因此,我們提出以下三點意見,一是要求政府和機構加大養老服務宣傳力度,提高服務質量;二是對社會大眾加強教育宣傳,讓他們在思想觀念上認同養老服務業,為以后的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三是要在老年人心中樹立起養老服務的消費觀念,提高自己生活質量。
2、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加強養老機構設施建設
政府應鼓勵并規范多元投資主體進入養老服務業,積極引進各種社會資金,支持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合理制定各種措施,有序引導社會資金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另外,政府應盡快制定科學、規范的養老機構設施設備配置標準,根據養老機構的規模和功能制定相應的要求,提高服務水平。
3、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表1 2010—2015年寧波市養老床位變化情況
下轉(第6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