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驥
湖南省腫瘤醫院經管辦
醫院的綜合效益評價分析
譚 驥
湖南省腫瘤醫院經管辦
目的:分析與評價湖南省腫瘤醫院近10年的醫院綜合效益,從而為醫院的宏觀管理與決策提供依據。方法: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采用綜合指數法,選擇13項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對醫院2006-2015年的綜合效益進行分析與評價。結果:醫院的工作質量綜合指數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與2006年相比,2015年醫院的工作強度、工作效率、經濟效益、診斷質量與治療質量等指標均獲得極大改善,醫院的綜合效益評價較好。結論:醫院的綜合效益評價結果反映了醫院的實際運行情況,在醫院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的前提下,還應進一步提高醫院的診治質量與效率,擴大社會效益,推動醫院長遠發展。
綜合效益;醫院;評價分析;效率
醫院開展綜合效益評價,有助于醫院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轉變經營機制,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醫院綜合效益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經濟效益是支持醫院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社會效益是醫院提供衛生服務的最終目標[1]。因此,醫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就必須重視對醫院的綜合效益評價,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為醫院的宏觀管理與指導提供重要參考[2]。本文采用綜合指數法對湖南省腫瘤醫院的主要醫療指標進行了綜合效益評價,具體如下: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所選取的資料均來自于湖南省腫瘤醫院2006-2015年匯編的各項數據資料,能夠真實反映醫院的業務開展情況與收支情況,數據真實可靠。
1.2 評價指標確定
本研究的評價指標選取參照于爽、胡琳等設計的醫院綜合效益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選擇具有代表性且簡易可行的指標作為醫院綜合效益評價指標,共選取13項指標,具體為:(1)工作強度指標:該類指標主要有三個,分別為門診人次X1、手術人次X2、出院人次X3;(2)工作效率指標:包括床位周轉次數X4、床位使用率X5、平均住院天數X6;(3)術前與術后診斷符合率X7、入院與出院診斷符合率X8、三日確診率X9,這三個指標為診斷質量指標。(4)治療質量指標,包括病死率X10和治愈好轉率X11兩個指標。(5)選擇藥品收入比例X12以及業務總收入X13兩個指標為經濟效益指標。這些指標中,除了藥品收入比例、病死率指標外,其他指標夠都屬于高優指標。
1.3 評價方法
本研究采用綜合指數法對醫院綜合效益進行評估,即使用單一統計指標來體現多項統計指標的綜合水平,該評價方法對指標的數量以及分布等情況沒有嚴格要求,比較簡便易行[3]。首先將各項指標值進行指數化處理,得出各指標值的平均值,根據指標的標準值與實際值從而得出各指標值。
通過對湖南省腫瘤醫院2006年-2015年各項指標情況進行統計發現,近10年來醫院的醫療工作整體呈良性發展,醫院門診人次X1、手術人次X2、出院人次X3;術前與術后診斷符合率X7、三日確診率X9、業務總收入X13等指標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床位周轉次數明顯增加,病死率明顯下降,表明醫院醫療水平總體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詳見表一。
表一 2006-2015年醫院各項綜合效益評價指標
續表一:
通過對各項醫療質量與效率指標進行指數化處理后,將指標值按照異類指標相加,同類指標相乘的原則,計算出各年度的綜合指數,通過計算發現,工作強度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是醫院綜合效益評價中變動幅度較大的指標,各年度的綜合指數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2006年的綜合指數為3.56,而到2015年綜合指數達到了12.38%,顯著提高,準確反映了醫院近年來綜合實力的發展變化。但從總體趨勢上看,隨著工作強度的增加,診斷質量、治療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略滯后,沒有得到一致提高,所以還應強化服務意識,提高醫療質量。
醫院綜合效益評價,就是醫院在一定時期內,向社會提供綜合服務的能力與效率,以及醫療服務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即對醫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綜合評價分析[4]。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綜合效益評價是了解醫院運行狀態,轉換經營機制的重要方式,能夠為醫院宏觀管理與決策提供重要輔助。因此,醫院綜合效益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醫院發展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從而以最少的資源投入,獲得較大的產出,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推進醫院走“優質、高效、低耗”的內涵發展道路[5]。
本研究中,通過對湖南省腫瘤醫院2005-2015年的綜合效益進行
下轉(第6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