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木其勒
科爾沁右翼中旗文化館
創新工作思路,搞好新時期文化館的工作
特木其勒
科爾沁右翼中旗文化館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最繁榮的時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人們思想文化觀念也隨之多樣化,群眾文化的傳統方式正在發生這悄然的變化。作為國家投資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群眾文化的重要機構文化館,如何創新工作思路、搞好新時期文化館的工作,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文化館;新時期;設施建設;活力
文化館是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政府公共文化事業的一部分,是普及和繁榮我國群眾文化的主導性業務職能部門,是人民群眾文化利益實現的充分必要條件。文化館的主要工作是抓好群眾文藝創作、美術書法輔導、文學創作等當地人民群眾開展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繁榮當地群眾文化事業。這就要求我們文化館必須要注重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的建設,要把那些真正有文化、熱愛群眾文化的人選派進各類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中,如果文化館人自身思想素質不高又學業不精,就根本無法為人師,更談不上當好群眾文化工作者。所以科右中旗文化館一直以來,抓好職工隊伍建設是做好文化館工作的前提。文化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六中全會精神,以人才能力建設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創新能力和培訓培養業務人才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業務人才隊伍,為推進科爾沁文化旅游強旗的建設步伐,繁榮群眾文化事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多年來,我館職工完成了規定的繼續教育和上級業務部門舉辦的培訓班、藝術交流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館工作確實面臨許多新情況、新課題,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雖然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困難,但我館常年致力于組織、開展、推動群眾性文學、美術作品的創新,繁榮群眾美術創作,我的作品《牧民之家》、《醉》《馬背情》、《草原情》、等不僅刊登在各級報刊雜志上,還獲得過很多獎項, 1998年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2009年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2012年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2015年現任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2016年興安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文化部關于《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文化館是開展社會宣傳教育、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組織輔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綜合性文化事業單位和活動場所。所以文化館要讓群眾文化走向繁榮,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牢記社會主義“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認識到文化工作是人類靈魂工程,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所以,在文化隊伍的建設上,要不斷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和美術培訓,工作經驗少、業務不夠精的新手,應主動虛心向單位的業務精英請教學習,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全面掌握業務技術,盡快成為獨擋一面開展群眾文藝創作和輔導群眾開展各項群眾文化活動的稱職群眾文化專干,做個名副其實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中的一員。
文化設施既是文化建設的標志,又是文化工作的基礎;既是文化產品的重要載體,又是文化成果的展示平臺;既是今天的文化陣地,又是明天的文化遺產。幾年來,科爾沁右翼中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得到大大加強,也是科爾沁右翼中旗歷史上建設最快、最好的時期。同時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容易運行難。建設時一次性投入,而運行需要長期投入,沒有資金保障就很難正常運行。同時,還要看到,良好的運行還必須有良好的隊伍、良好的機制。鄧小平同志曾經講,機制好,能使壞人變好;機制不好,能使好人變壞。因而要特別重視搞活機制,用良好的機制培育良好的隊伍,用良好的隊伍確保良好的運行。
近幾年來對文化館的財政撥款連年增長,但人員工資、設施維護等基本支出占到了經費支出的絕大部分;盡管群眾文化機構人員正在逐漸優化,但面對數量眾多的服務對象,人才隊伍建設仍需加強;所以,文化館應緊緊抓住這個良機,及早融入市場經濟大潮中去,不斷壯大經濟實力,盡快擺脫“先天不足,后天不補”的困境,措施是:文化館出人才和技術,合辦單位出資金。形成一種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效益共享,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徑,主動為行業(單位)出謀獻策,組織知名、有經濟實力的單位開展文化活動,增加宣傳合辦單位的知名度。科右中旗文化館與興安鑫安建筑工程公司項目部聯辦了全旗“楓景家園杯”第五屆科爾沁民歌大賽,本次比賽辦的很成功,不僅吸引了眾多的歌手積極參與大賽,而卻從中發現了不少歌唱人才,社會反響很好,同時宣傳了該建筑工程公司的輝煌業績和老百姓買樓的優惠政策等。雙方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再如,為了進一步推動我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科爾沁地區婚慶文化,更好地展示當地獨特的婚慶民俗民風,通過與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娛樂形式宣傳稅收法律法規,促進婚慶主持人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對外宣傳自我,推薦自我搭建平臺,由旗地方稅務局、旗國稅局、旗文化館聯辦了“稅收與民生—首屆全旗婚慶主持人大賽”,該大賽演出排演的節目豐富多彩,不僅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宣傳政策法規,反映宣傳稅收法律法規,而且排演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主持人節目,宣傳了稅收人員的精神風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了文化館的知名度。
總之,這些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群眾文化迅速蓬勃的發展壯大起來。文化館要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有所作為,鞏固群眾文化領頭者的地位,就不能再走老路子,靠等靠要過日子,要改變懶散的工作作風,認真走活群眾文化這盤棋。只有這樣,才能帶動好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才能為科爾沁右翼中旗文化強旗出大力,才能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強旗而做出文化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