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才群
江蘇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淺談大氣霧霾污染的原因與防治對策
劉才群
江蘇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從霧霾的概念出發,針對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進行了詳細探討,以供參考。
大氣霧霾;污染原因;防治措施
近些年來,霧霾天氣發生的頻率趨于頻繁,而且霧霾天氣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時間也越來越長,當前霧霾天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大氣污染,必須著手防治。
霧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自然現象, 一般在空氣中水分達到一定含量,并且沒有風或者只有微風的情況下,冷空氣會使空氣中的水分凝結,從而形成細微的水珠,這些凝結在空氣中的小水珠就形成了霧。霾的形成原理與霧存在一定的類似性,但是主要的不同是組成的成分,霧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而霾主要的成分則是一些空氣中的懸浮物,一般是一些粉塵、煙霧顆粒等。霾一般都是由大量的煙霧以及懸浮的顆粒物形成的。霧與霾之間的區分是由兩者之間水分含量的不同所確定的, 霧的水分含量較多,一般其中九成以上均為水分,而霾的水分含量一般都不會超過八成。而水分含量介于兩者之間的就是霧與霾的混合,混合中還是以霾為主。
2.1 工業生產廢氣排放
工業生產中的廢棄排放是我國大氣霧霾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罪魁禍首。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生產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已經達到2500萬t,排放的粉塵等污染物超過1700萬t,遠遠超過其他發達的西方國家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這已經大大超過了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同時,在每年所有的工業生產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中,鋼鐵、電熱等耗煤行業排放的煙塵量占到了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70%左右。然而國家工業部門對于這種廢棄污染物的治理水平不足,再加上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凈化完成,所以工業生產廢棄污染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2.2 汽車尾氣排放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收入越來越多,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也越來越大,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1億輛,汽車尾氣的排放儼然成為了大氣霧霾污染的另一主要兇手。汽車排放的尾氣是一種有害氣體,里面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氫化合物等。
2.3 燃煤
煤氣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以及煙塵,而目前我國的主要能源中煤炭又占據了很大比重,每年因煤炭燃燒而產生大量的大氣污染物。首先表現在工業中,各種大型發電站需要大量的煤炭作為支撐;其次是人們生活用煤,目前燃煤仍然是人們最主要的燃燒方式,尤其是冬春季節北方開始供暖霧霾天氣就頗為頻繁。
2.4 氣候變化
除了人為因素造成大氣霧霾污染之外,氣候變化也是造成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表現在冷空氣活動偏弱。冷空氣活動帶來的降水、降雪和風會對空氣起到凈化作用。然而多年以來,我國受冷空氣活動影響呈現減弱的趨勢,風速減小,高空中的水汽元素在到達地面之前就已經消失,無法沉降于地面。其次大氣逆溫層,逆溫多造成的相對較暖的空氣上升到較冷較重的空氣上面,對空氣對流形成阻礙,各種有害氣體只能在近地面的大氣層飄浮著,促成了霧霾的出現。然后是重污染天氣。根據造成污染原因的不同,重污染天氣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靜穩型,另一種是沙塵型。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時候,大氣污染物就會不斷積累下來,造成大范圍污染物的出現就達到了重污染程度。這種情況不斷循環,最終造成霧霾的頻繁出現。
3.1 完善環境保護制度
3.1.1 建立健全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現存的環境保護與防治法律制度還是多年以前制定的,由于目前大氣污染主要形式已經發生變化,原有的環境保護與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了。當前,進行大氣污染防治的過程中,存在處罰力度過輕的情況,一些污染企業面對處罰絲毫不加以重視,也不及時進行整改。因此,針對當前的現實情況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復或者重新制定。一方面對于污染嚴重的企業并且屢教不改地進行嚴厲處罰,另一方面鼓勵支持生態發展企業,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比如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與幫助,放寬資金貸款等,并授予綠色生態發展企業模范等有關榮譽。各地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污染企業加以整頓,處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污染問題。做到不允許污染物的排放是不現實的,但是至少可以減少排放,根據國家出臺的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切實去落實執行,盡量不要讓企業利用金錢去購買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是做到改變,改革創新,引進先進技術,首先做到污染少,進而做到無污染。
3.2 政府對于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應當明確職能
進行大氣霧霾污染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之后,還需要建立并完善相配套的監督管理制度,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大氣質量和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管理監督。大氣污染防治時,部門之間工作應該要分工明確,由專門的人員對特定區域的大氣污染進行跟蹤,將具體工作明確到個人,對于管理監督工作沒做到位或者嚴重失職的情況必須嚴厲懲罰,以示警戒,這種權責分明、責任到人的管理監督形式將環境保護與防治制度最大化落實到位。政府部門應在各個存在污染威脅的企業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監督,還應對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企業進行相應地處罰,并加以公告,處罰完后仍然要督促企業進行整改,降低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量。
3.3 大力宣傳霧霾防治
各地應該以氣象部門為中心,政府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大力開展霧霾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定期檢測大氣環境,將檢測出來的有關數據登放在政府部門官方網站上。結合當今人們比較常用的聊天軟件,比如微博、微信等進行宣傳,經常發布一些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小常識,推送一些小知識。深入到公共場所進行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宣傳演講等,專家向群眾進行專業講解。
總之,要想有效的治理霧霾首就要加強對于大氣環境的保護,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對于霧霾的治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清潔能源技術不斷的發展,大氣污染的排放一定會越來越少,霧霾的發生概率也一定會越來越低。
[1]鄭國卉.大氣霧霾污染的治理措施探析[J].民營科技,2015(10):236.
[2]張軍英,王興峰.霧霾的產生機理及防治對策措施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