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云娟
電力市場化改革與電力發展規劃
庹云娟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分公司 重慶 400000)
電力產業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直接關聯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的生活。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體制逐漸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電力產業市場化改革成為必然發展趨勢,這就需要制定良好的發展規劃。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電力市場的特點及我國電力市場運行情況,其次對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與電力發展規劃間的關聯進行了一定的闡述,最后探討了市場條件下電力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以供參考。
電力發展規劃;電力市場化;改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能源以及電力供應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對電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導致對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大。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化改革的需求,電力產業也應當不斷推進自身改革,這就需要制定良好的電力發展規劃,以更好的促進電力行業的持續發展。
電力作為一種商品,具備與其他商品相同的基本屬性。同時,電力市場也與其他一般商品市場相同,具有買賣雙方,共同形成了電力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其中,賣方為電力生產部門與配電部門,買方則為廣大電力需求者。電力作為商品進行交易,主要依靠輸電網網絡實現。但就當前情況來看,由于受到電力生產企業單機容量、所處位置、事故發展過程中的電力支援能力等方面的影響,電力商品的性質存在一定的差距。賣方,即為電力生產企業,搶占市場,不斷追求最大化利潤,導致電力市場壟斷與激烈競爭現象普遍存在。
電力市場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壟斷與競爭共存,屬于壟斷競爭型市場。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南方六大區域電網互聯,并且形成了全國統一電網的局面,進一步提高了全國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力度,促進了全國電力供應能力與輸電能力的不斷增強。此背景下,我國各類用電客戶日益增加,到2010為止,全國各類用電客戶大多超過了3億戶。
到目前為止,我國電力市場改革主要經歷了集資辦電、公司制改組、市場化改革三個階段,在此期間,電力市場改革獲得了一定的間斷性成果,但就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例如我國電力市場化進程緩慢,從而無法充分發揮出市場“無形的大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力產業的持續發展。
3.1 電網所有權和規劃權的關系
在電力市場改革之前,電網所有權、規劃權與經營權是一體化的,在改革初期階段,電力市場中的電網依舊為壟斷經營,運營企業為輸電網所有者、規劃者、系統操作者和市場操作者。就實際情況來看,電網所有權與規劃權相統一的模式的操作相對簡單,可確保電網的充足投資、合理規劃與投資。但當電網所有權與規劃權處于分離狀態時,由于企業與電網使用人員以及企業之間的合同、商業復雜性特征,導致規劃問題與利益問題越來越復雜。所以,在電力改革初期計算,應當采用電網所有權和規劃權責統一的模式。
3.2 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的關系
在電力體制改革之前,電網規劃主要是在已知電源規劃環境下進行的,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是統一協調的。改革之后,隨著廠網分離及電力市場的建立,發電場與電網的規劃與建設在經濟方面與行政方面是相互獨立的,但由于電力工業的特點,電力與電網雖然相互獨立,但也存在緊密的關聯,是電力供應共同體的兩個部分。
從總體情況來看,電力需求分布與大型水電站開發、煤電基地開發與核電站開發決定了電網網架,電網為負荷中心電廠與一般性電源的布局提供一定的指引,由此可知,電源與電網之間存在相互制約但又緊密聯系的統籌關系。因此,在進行電源與電網規劃時,應嚴格遵循互利原則,互相提供信息支持,使得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能夠在雙方協調統一的情況下完成。
3.3 對電力規劃的評價
傳統的電力規劃屬于行業規劃,主要目的在于社會效益的最優化。在市場化背景下,不僅需要做好電網行業規劃工作,還需要做好企業規劃。在進行上述兩種規劃工作時,由于某種出發點之間的差距,規劃內容、目標與評價標準之間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行業規劃屬于政府或是代表政府調控機構用于指導市場競爭主體的綱領性與政策性文件,主要作用在于真實反映出市場需求、引導投資方向與做好綜合平衡工作,以實現最小化社會總成本目標。所以,在進行電力發展規劃時,應重點突出戰略性、宏觀性和政策性特征,并且還需充分體現出全社會發展需求,同時還要在國際與國內宏觀環境中對電力行業發展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妥善的解決,使得市場潛在投資者能夠更好的掌握整體行業發展方向與趨勢,充分發揮對其經營活動的指導作用。
對于企業規劃,其是企業為了獲得生存與發展,在考慮其內外部環境與條件的前提下,對企業主要目標、經營方向、重大決策制定長遠的、系統的、全局的謀劃。規劃工作質量直接關聯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電力體制改革之后,由于規劃主體的變化,評價方法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對于行業規劃評價,主要決定因素在于社會總成本的高低,由此可知,評價企業規劃由規劃對其所有者權益的影響決定。
4.1 適度超前原則
電力發展速度與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間的比例為電力彈性系數,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應保持在0.8~l范圍內。一般情況下,電力彈性系數與國家產業結構存在一定多個關聯,如果耗電大的產業占據較大的比重,則相應的電力彈性系數相對較大,所以,在進行電力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認識電力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須在遵循全局觀念的前提下,強化前期工作,適度超前的進行電力規劃。
4.2 市場原則
通過將市場機制引入電力產業,以推動電力產業內部競爭,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提升電力服務質量是電力市場的重要功能之一,所以,在進行電力發展規劃時,必須遵循市場規律,主要原因在于:①電源企業與電網企業目前已經是完全獨立的兩個經濟實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但其也是電力市場的主體,其經營活動基本依據市場規律進行,所以,電力規劃工作也應當遵循市場規則。②在市場環境下,電力規劃工作依舊涉及電源規劃與電源規劃的協調。當前,電源規劃與電源規劃屬于兩個不同的市場主體,為了維持此狀態,應執行必要的行政指令,此時就需要執行市場機制以協調兩者的規劃活動。
4.3 電源和電網統籌規劃的原則
我國當前的電網與電源資產間的比例約為4:6,國外電網資產占據電力產業總資產的比例大約為55~60%,少數國家甚至達到了70%。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電力產業的發展,應避免由于輸電線路限制而導致的“有電送不出”的現象,進而引發新一輪缺電局面。從技術層面分析可知,電源與電網相互獨立卻又緊密關聯,是電力共同體的兩個部分。由于電源與電網均存在各自特性與規律,在電力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其相互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重視電源建設與電網發展之間關系的協調,以實現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目的。從總體上來看,電力需求分布與大型水電站開發、大型水電基地和煤電基地開發、核電站開發共同決定了電網網架,電網為負荷中心電廠與一般性電源的布局提供了引導作用。
總而言之,我國電力市場化體制改革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力產業的市場化進程,有利于促進電力產業的發展,并且還可確保電力安全、改進電力企業管理、改善供電服務質量等。為了更好的促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必須制定合理的電力發展規劃,這就要求協調好電力市場化改革與電力發展規劃之間的關聯,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促進我國電力產業的持續發展。
[1]王信茂.轉變政府職能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J].中國電業,2014(04):6~9.
[2]唐敏,熊謀林,程乙峰.全球電力市場化改革與中國戰略[J].財經問題研究,2015(09):28~34.
[3]雷曉蒙,劉舫,周劍,等.歐盟國家統一電力市場化改革分析[J].電網技術,2014(38):431~439.
TM715
A
1004-7344(2016)33-0123-02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