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群
新形勢下高校招投標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馮海群
(華北電力大學招標中心 102206)
高校應該全力建立新的招投標機制,在管理上做到統一、集中,以消除必要的管理漏洞,從而推進高校招投標工作的正向發展。
新形勢;高校;招投標
就當今高校招標、投標以及采購等實際工作情況而言,為了保障高校招投標工作的規范化,嚴格約束招投標行為規范,促進招投標工作的有效進行,各大高校基本上依照《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充分考慮自身具體情況,編制了有關加強招投標采購規范化管理的相關規定以及監督手段。然而,隨著高校各類招標項目的逐漸增多與豐富,目前的招投標標準依然呈現出一定的缺陷。比如,現行的招投標管理方法與制度在發布信息、確定入圍隊伍、建立專家庫以及行為違規處理等方面的工作還嚴重缺失統一的標準,其實際操作性較低。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逐漸擴大、學校經費來源的多樣化,高校的招投標采購范圍也越來越廣,不再局限于基礎建設、圖書教材等方面。正因如此,完善招投標監督與管理制度、編制科學的招投標監督管理規則、具體化監督管理各個環節、明確責任、細化內容、嚴格工作紀律,對于加強招投標監管、預防非法手段,保證高校招投標工作政令順利進行有重大意義。
2.1 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招投標采購管理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信息發布不及時、招標文件領購時間偏短等問題,很多實力強勁的投標人往往被拒之門外。另外,因為評標專家庫建設不完善、操作不夠規范、評審專家數量較少等現象的存在,評標的權威性和科學性嚴重不足,這無疑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投標,并且為招投標工作的管理及監督帶來了嚴重的障礙。從目前招標現狀來看,因為專家評審的固定與單一,某些思想不單純、立場不堅定、法制觀念欠佳的專家評審難以經受功名利祿的誘惑,出現了商業受賄的腐敗作風,給不法單位與供應商提供了便利,給高校招投標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招投標采購管理是優化形勢下高校招投標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招投標管理制度,必須要從嚴格控制商業賄賂,科學預防招投標工作中的不法行為做起,深入分析招投標采購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其產生成因,從而加強招投標的管理制度建設。
2.2 設置專職機構,理順招投標管理體制
高校的招投標工作通常采用分散管理、多部門招標的手段,因此,其招標準則出自多門,招投標采購標準也不統一。這種現象極易給投標人帶來困惑,增加不必要的誤解,引起社會的質疑,甚至造成難以預料的麻煩。對于既具有管理權力,又具有組織招標能力,還具有參評資格的職能部門,更容易發生有失規范、暗箱操作的現象。基于以上原因,高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招投標采購機構,統一制定招投標工作制度與規范,對招投標采購工作進行集中管理,理順招投標管理體制,實現招投標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公開性。
2.3 加強預算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力
高校招投標采購項目的預算或標底是對采購資金進行有效控制,對投標報價的合理性進行判定的重要尺度。其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嚴密性,是保障招投標工作競爭公平的前提,也是確保招投標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根據之一。最近幾年,我國高校不斷增強項目的計劃性、明細化預算編制、細化預算科目、強化標底管理、加大信息的保密程度,就其成效看,其大大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對招投標過程中欺詐行為也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不過一些不合理、不嚴密、不科學以及預算缺失的現象仍然存在于某些項目預算編制標底確定當中,這給投標報價的判斷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就現狀來看,我國全面推行并運用“無標底招標,有標底評標”的模式條件還不夠成熟,為了全面發揮預算標底的作用,降低招投標采購工作的盲目性,推動規范化的招投標進程,必須徹底消滅預算缺失的現象。因此,高校應當嚴格預算管理的方法,必須根據市場變化情況獨立完成項目預算,按照相關規則細化每一個環節,嚴明招投標工作的紀律,合理約束相關人員的行為,保證招投標采購工作的公正、公平。
2.4 完善評標專家管理制度
評標對于整個招投標工作都十分重要,評審專家評標的公正性,定標的科學性直接決定了采購的質量以及信譽,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專家庫的建設管理。如今高校招投標采購工作的增加,但是高校專家庫卻因為專業、人才以及相關資源的限制,加之其他客觀因素的存在出現了滯后現象。專業門類以及規模方面的評審專家已經無法滿足采購項目的需要。專家數量不足、門類不全、結構失調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專家聘請程序的正常進行,甚至出現了同類產品采購評標專家的固定化現象。另外現管評不分、監評一體的不良評標行為也時有發生。因此,高校必須完善評標專家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優勢加強專家庫的建設,并應當將高思想覺悟、強法制觀念、以及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納入評標專家庫。除此之外,還要設立監督小組,規范招投標程序,保證良好的高校招投標工作環境。
2.5 建立投標人信息庫,增強招投標競爭
由于高校信譽好、服務優良,許多供應商都愿意高校招投標競爭。但是高校工程項目期限特殊、教學環境穩定、所需專用設備功能要求以及安全工作的限制性,造成了部分項目投標人員少、中標人固定等現象,這種現象的長期維持容易造成了串通投標、報價虛假等嚴重違反招投標工作公平、公開、公正原則的問題發生。為了防止這種事件的發生,高校應當建立投標人信息庫,增強招投標競爭。一方面有效利用市場競爭,把握供求機遇,優化投標人信息庫;另一方面,整合同一區域高校的供應商資源,全力提高特殊項目的競爭力。
總之,合理指導、約束、規范招投標工作,有利于形成以制度管人、照制度辦事規范的工作機制,從而促進招投標以及采購工作的規范進行。
[1]周作元,李景奇,王興邦,等.處于世紀之交的高校實驗室工作的地位與改革思路[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5(1):11~12.
[2]王捍政.試論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1(8):106~107.
G647
A
1004-7344(2016)33-0245-01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