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幫群
淺論農村勞動力流失如何搞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
金幫群
(貴州省甕安縣永和鎮林業站 貴州甕安 550407)
現如今,新農村建設發展步伐加快,但是,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服務于商業活動,造成農村產業發展緩慢,制約鄉鎮經濟的整體發展。本文將以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為研究對象,詳細探究在當前農村勞動力流失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農村退耕還林工作,以期促進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
農村;勞動力流失;退耕還林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鄉鎮企業給予的工資水平比較低,導致很多勞動力對當前生活狀況感到不滿,再加上生產效率低,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城鄉收益預期差距越來越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對鄉鎮企業的優惠政策、現代農業技術的引進雖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異仍然較明顯。在農村勞動力流失背景下,對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進行詳細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退耕還林并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工程,它需要后續的政策以及資金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并擴大上一期建設的成果,避免工程建設效果的退化,因此國家開啟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意在向農民以及各級政府負責人貫徹持續建設的理念,以提高其對工程建設成果的保護意識。近年來,北方地區霧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以及南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事件的頻發,將我國的生態建設再一次推向了風口浪尖,也使人們認識到了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如早在國家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之前,我國很多地區已經根據地區發展中的生態問題而向國務院提出了重啟退耕還林的規劃。退耕還林工程不僅是一項生態工程還是一項經濟建設工程,因此通過新一輪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讓農民,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貧困農民走出“靠天吃飯,向地要錢”的困境,利用新型的農業生態發展模式,完成脫貧致富。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期政府為國家建設描繪出的一幅新的發展藍圖,而啟動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是建設美麗中國、和諧中國的必然要求。
3.1 發揮上層領導帶頭作用
不斷地加強領導制度的改進,逐步地提高領導的組織能力,不斷地加強領導的創新思路。在具體實施退耕還林的時候需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來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新的情況,不斷地提高領導改革與發展的創新力。然后盡自己的所能為退耕還林所服務。
3.2 政策保障措施
3.2.1 強化引導宣傳
采取用電視臺播放主題節目、出動宣傳車、發印宣傳資料等的形式,深入、準確、全面地宣傳下一輪退耕還草還林工程上的政策,做到人人明白,戶戶清楚。使退耕還草還林成為廣大人們保護環境生態、改善生活生產條件中自覺的行動,為可以做好下一輪退耕還草還林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3.2.2 嚴格實行公示制
健全退耕還草還林的檢查和監督機制,對實施工程的全過程都實行有效的監督。將下一輪退耕還草還林工程中的資金、項目納入村務公開的內容,及時的張榜公示。在縣(區、市)、鄉(鎮)處設立舉報箱,盡量廣泛的接受群眾們的監督。
3.2.3 鼓勵土地流轉
鼓勵流轉土地,實行規模化的經營。鼓勵公司、合作社、大戶等參與退耕還草還林,鼓勵流轉土地,生態移民、扶貧等項目向退耕的農戶傾斜。對于退耕還林所形成的林木,要由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來依法確定變更登記,保證林地林木的權屬可以落實到戶,準確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并且穩步的推進林權可以依法合理的流轉,并將資源轉變成資產,使其在資產流動過程中可以創造增值。
3.2.4 保障退耕戶的權益
對下一輪退耕還林所形成的植被森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退耕還林條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管理。凡是符合國家與地方的公益林區劃分界定的標準,在補助時期滿之后分別納入地方和中央財政的補償森林生態的效益范圍;沒劃入的公益林,經過批準之后由農戶可以依法的進行采伐。
3.2.5 加強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加大對下一輪退耕的農戶創業能力、就業技能的引導,培訓和幫助退耕的農戶做到比較穩定的就業,擁有比較穩定的經濟來源。做好轉移勞動力就業的培訓工程、農村經紀人的培訓工程、農村醫療保險以及養老保險補助的政策等,要做到退耕農戶無遺漏、全覆蓋。
3.3 資金保障措施
3.3.1 加強資金管理
按照下一輪退耕還草還林的總體方案,由省級的財政廳會和發改委、農業廳、林業廳等有關部門,制定下一輪退耕還林的專項工程資金的使用管理方法。對專項資金要實行專款專用、專賬管理。加強對于資金使用方面的審計,嚴格管理資金支出,禁止截留挪用、弄虛作假、借項目套取整合國家資金行為的發生,保證資金運行安全。對資金使用和政策落實中出現了重大問題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所有責任。
3.3.2 切實確定補助的資金
正確加大對新一輪的退耕農民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適時的開展對下一輪退耕的農戶補助的工作,切實的監察退耕還林的任務完成情況,建立做到面積、地塊、補助、質量四個落實。待驗收檢查合格后,及時的發放政策上的補助。
3.3.3 加強相關資金整合
在確保??钅軐S玫臈l件下,統籌的安排中央財政的扶貧資金,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記其功、優勢互補”的使用原則實施合力使用。①盡量把不同項目都整合到一個地域內實施,盡量優先考慮在貧困鄉、貧困村實施,要整鄉、整村推進;②要整合各個不同的項目使在同一地塊上實施不相同的建設內容,例如建水池、修路、造林等都要統籌考慮;③將不同投資的標準統一為相同投資的標準,消除因各類項目的投資標準不同所產生利益的差異。
3.4 促進農戶生計活動轉變
退耕還林工程會增加林地面積減少坡耕地面積,因此會對農戶土地利用結構造成影響,從而改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配置,與此同時,還會逐漸改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使得工程區從生態脆弱區向可持續發展轉變,對此,農戶生計活動可以朝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在退耕還林工程背景下,林地面積逐漸增加,耕地面積逐漸減小,農民可以發展工副業和養殖業,提高收入比重。比如,退耕農戶通過在經濟林下發展種養殖業、林糧間作等拓展增收渠道,帶動當地楠竹、茶葉、油茶、松脂、優果、種苗等產業集群發展,形成林產基地。林業、工副業與養殖業等的發展,能夠促進林下經濟,而且還可以成為林區極為重要的經濟活動類型,使得鄉村旅游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形態。
退耕還林的工程是黨中央以及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的發展而提出的,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至關重要。退耕還林還草對于改變生態和環境、改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促進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的進程、優化農村的產業布局、促使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F如今,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失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此,為了發展退耕還林,應該增加補助,同時,還需要引導農民發展林下經濟、養殖產業,促進增收,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退耕還林工程的發展。
[1]夏莉艷.農村勞動力流失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1):14~19.
[2]查小春,賴作蓮.退耕還林對銅川市農村經濟結構的影響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24(2):38~43.
[3]劉燕,支玲,徐慧麗,等.退耕還林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貴州省織金縣為例[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2):125~131.
F326.2
A
1004-7344(2016)33-0214-02
2016-11-8
金幫群(1974-),女,漢族,貴州甕安人,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基層林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