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城市垃圾資源化及運用前景分析
李晨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安徽蕪湖 241000)
在現代化城市發展中,城市垃圾多種多樣,這其中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實現城市垃圾的資源化,更大程度提高垃圾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使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城市;垃圾;環境
人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不可能對原料進行百分之百的利用,必然會產生一定量的廢物,另外在自然資源的開采和人類對產品的消費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廢物,垃圾的產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初人類處置垃圾的方法極為簡單,當過多的垃圾惡化了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時,就采用遷徙的方式,因此垃圾也不會過多地影響人們的生活。然而,今天的我們,不能置垃圾于不顧,不能任由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慢慢侵蝕著地球,使之成為一個大的垃圾場。否則的話,大量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電子垃圾和醫療垃圾等排入環境,而且垃圾處理不當不僅會侵蝕土地,對大氣、水、土壤造成污染,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和人體健康,而且會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我們知道,垃圾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它也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我們打破傳統思維,真正做到:把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化處理,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垃圾將是一個資源的“金礦”。
簡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每一個人少用一滴水、一滴油,乘上13億,或68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是地球的一筆巨大財富。簡約,是綠色城市的必由之路。經過專家計算出,北京每天都會產生生活垃圾,其中可以回收的具有經濟和環保價值為:廢紙大約1500t,如果回收再造可產生1200t的好紙,大約節約6000m3木材,純堿少用360t,造紙的污染排放量將降低75%,節約電77萬kWh;1500~2000t廢塑料就能被節省,如果回收利用煉油,基本上可以節約50萬L無鉛汽油、50萬L柴油,可供3萬多輛小轎車駕駛100km的僅僅這些汽油就可以做到;1500t廢玻璃,如果回收制造玻璃,100萬t可石英沙被節約,純堿少用375t,長石粉節約90t、煤炭節約15萬t、節約電60萬度、廢織物600t。
垃圾的資源化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避免和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以及采取適當措施使廢物量(含體積和重量)減少的過程。目的是減少污染、回收資源和減少收運處理成本。從垃圾源頭開始減量最簡單的垃圾減量措施就是在最開始便防止垃圾的產生。源頭削減是減量化的根本之道,在產品的生產-消費-廢棄全過程均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實現生活垃圾源頭削減:在產品制造階段,從產品設計、材料使用、包裝等方面均可以采取預防措施,從產品生產出來時便將其可能產生的垃圾量降至最低。對于生產企業而言,可以從產品設計階段就考慮產品廢棄后有用材料回收利用的問題,通過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使用環境友好的材料生產產品,并采用“綠色包裝”等方式實現生活垃圾的源頭削減;
在產品使用階段,消費者可以通過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品質低、使用壽命短的產品來達到源頭削減生活垃圾產生量的目的;在產品廢棄階段,消費者一方面可以通過舊物的捐贈、交換等形式實現舊物再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源頭分類在減少生活垃圾的清運量和最終處置量的同時,使得生活垃圾中的有用物質便于回收。
(1)產品的生產者對產品的設計、原料的使用具有控制權,因此包裝廢物回收、再生及處置應由生產者負責。生產者必須對產品的設計和原料的選擇重新考慮,使其便于回收利用,降低環境影響。并在廢物回收體系建設和再生利用技術開發等方面起主要作用。
(2)銷售者可作為回收體系的重要環節,承擔選擇、回收和儲存廢物及收取費用、退還押金等責任。
(3)消費者作為垃圾的產生者,承擔把廢舊產品交給逆向回收點或指定地點的責任,并分擔回收處理費用。
(4)政府作為EPR制度的制定者和推動者,其責任是制定EPR法律制度及相關參數,對EPR進行政策支持和監督等。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制度一般作為市場化回收再生體系的補充,適用于環境影響較大、產量增長迅速、缺乏回收再生商業潛力的廢棄產品,如電子產品、包裝物等。包裝廢物產生量大,回收成本高,國外EPR立法中往往把包裝廢物作為首先實施的對象。
(5)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從生活細節上減少垃圾的產生最為簡便易行,以下介紹幾個好的生活習慣:減少使用、廢物利用和替代使用。
(6)垃圾處理實際上是居民生活服務的一種形式,因此垃圾處理的費用也就是居民獲得服務所應支付的費用。
近年來,垃圾的能源化與資源化利用得到重視,以最大限度地達到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為了更好的實現垃圾資源化,我們應該對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有效回收統一的處理,使垃圾變為我們的寶。綠色、健康、無垃圾的生活,是每個人心中的向往,在綠色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美麗的,科學減少身邊垃圾的產生,打造無垃圾的綠色生活。
[1]徐幫學.垃圾變廢為寶[J]科技資訊,2015.
[2]王建廷.淺析如何對城市垃圾資源重新利用[J].科技與致富導讀,2015.
[3]李志偉.淺析城市垃圾如何進行資源化利用[J].科技向導,2016.
[4]藍獅子.淺析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垃圾[J].科技資訊,2015.
X705
A
1004-7344(2016)33-0303-01
20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