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創
甘蔗制糖生產節能減排、環保處理集成工藝技術
陳志創
(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昌菱制糖有限公司 535514)
在我國食品行業內,甘蔗糖業作為基礎性的工業,它的產品涉及到了化工、建材以及造紙、家居和醫藥等諸多產品的原料,因此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往常在進行甘蔗制糖生產期間,具有較大耗水量情況,同時也會造成將存在污染有機物質的廢水在江河中排放,進而嚴重影響到環境質量和生態平衡。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甘蔗制糖生產節能減排以及環保處理集成工藝技術等內容展開分析,旨在為實踐的甘蔗制糖生產工作提供科學的借鑒。
甘蔗制糖生產;節能減排;環保處理;集成技術
當前,伴隨制糖行業內的裝備以及生產技術不斷提升,相繼提升了對于污染的治理技術,在治理污染物以及節能減排工作中具有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很多企業通過整體的技術改革,將廢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降至最低,避免了糖廠對于環境的嚴重破壞現象。主要是將用水和污染物治理動態系統平衡作為基礎,構建起合理的節能減排和環保治理工藝技術,科學的衡算制糖生產系統的用水以及污染物治理情況,對用水進行規范及優化,保障制糖生產用水的質量和水量,進而穩定制糖生產用水系統,充分做到廢水治污達標排放。
1.1 未經污染的機械設備冷卻水閉合循環回用
甘蔗糖廠的機械設備冷卻水包括汽輪發電機油冷卻水以及壓榨車間壓榨機軸瓦冷卻水等。工作機理以及作用為:因為汽輪發電機冷卻水以及壓榨車間的機械冷卻水只經機械軸瓦箱和換熱器的列管外帶走熱量以及實施外交換,水體并未遭遇污染,同時水溫低于40℃。因此可于車間旁邊應用噴淋式冷卻塔展開冷卻,同時以100%的閉合循環利用。應用收集分流方式針對壓榨機軸頭冷卻水,實施隔油以及隔渣以后再流入進濁水溝,也可作為鍋爐沖灰水進行利用。以此形式一方面針對污染物質擴散問題進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對沒有污染的水展開冷卻循環利用。
1.2 冷卻循環再利用受污染生產廢水并生化治污達標排放
在蒸發罐以及煮糖罐汁汽噴射冷凝器內排出的冷凝器水溫度約為50℃,在因蒸發工段等帶糖或者跑糖情況下,會造成水溶有機物的濃度缺乏穩定性,如果將這些廢水應用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對正常的制糖生產以及產品質量造成極大影響,此外如果直接排放也會對江河水質產生污染。基于此種情況,通過不斷的研究結果顯示,糖廠含糖分的冷卻水循環冷卻采取中空噴霧冷卻塔或者高效冷卻塔形式更為理想。在熱水通過冷卻塔冷卻以后,水的溫度能夠下降約10℃,能夠以循環形式用在制糖工藝冷卻用水。制糖工藝噴射冷凝水展開冷卻循環不僅將生產用水的復用指數進行提升,實施科學的生化處理治污,而且也降低了廢水末端生化處理系統的投資規模。
1.3 增加對蒸發罐汁汽冷凝水的回收的利用效率
鍋爐給水是將制煉車間的Ⅰ效和Ⅱ效蒸發罐的加熱冷凝水進行充分利用,將其成為鍋爐用水。確保鍋爐用水水量以及質量,并提升鍋爐的蒸發效率,減少鍋爐燃料消耗,可將Ⅰ效和Ⅱ效蒸發罐的捕汁器展開重新改造,并增加液位自動控制裝置,采取新型高效自動化控制技術,推動蒸發罐汁汽冷凝水可良好的回用。與此期間,充分回收加熱器以及煮糖罐的冷凝水,也獲得節能減排的目的。
1.4 將制糖生產期間產生的高濃度廢水作為鍋爐沖灰和沖渣水
制糖機械設備和泵群的軸承等冷卻用水容易沾染機械潤滑油或者糖漿等污染物,作為微生雜菌較易滋生的底物大大提升發酸發臭機率。通過把來自機泵機械受污的廢水以及車間沖洗地臺水等作為鍋爐沖灰渣用水,進行沖灰以后實施隔渣分離,可以使得廢水又能夠在沖灰渣內閉合循環。應用閉合循環再利用展開除塵、沖渣,能夠良好的將灰渣和煙氣內粉塵進行清除,以及吸附有機污染物,同時針對制糖期間產生的高濃度廢水也可有效清除掉。
1.5 采取高效設備并對舊設備進行改造
實現高效率的節能減排,應用新型的設備以及整改舊設備是關鍵內容。在實施制糖生產期間,可以通過集成以下技術裝備作為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①為洗濾布水系統。將有布真空吸濾機替換成TGR環保型無濾布真空吸濾機,此種技術裝備可對沉降的泥汁提高蔗糖回收率,也能良好的處理濾布真空吸濾機產生的高濃度廢水排放;②為煮糖結晶罐真空系統。將原配套的水噴射冷凝器和雨淋式冷卻器替換成水環式真空泵,具有穩定的操作體系以及較高的工作效率,并充分節約水資源,減少用水量;③為新硫磺爐。可以完全的實現硫磺燃燒,不僅節省原料,而且具有較高的硫熏效率,冷卻水應用量少并不受污染,同時也可進行循環冷卻回用。
在集成工藝技術關鍵點上:①應該注重生產車間的節約用水工作,計量化管理生產用水量,參照《甘蔗制糖業清潔生產標準》,核定各車間的單位產品基準耗水量,節約有獎,浪費處罰,清污分流排水。同時依據水質受污情況,實施針對性的消解,防止嚴重擴散現象;②以各生產工段用水量、水溫以及排放水質等作為基礎,展開生產獨立單元處理以及閉合循環利用;③如果存在較大循環量的受污廢水,實施生化處理,通過科學的用水凈化和回用,將循環水內有機物濃度降低,減少末端生化處理系統的運行壓力;④量化用水,從源頭嚴控擴散污染源,每一生產單元用水自我閉合循環,減少了抽取江河新鮮用水量,有效保護了水資源以及生態環境。
在集成工藝技術應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首先,通過采取集成工藝技術以后,對于甘蔗制糖廠的水資源費用、抽水耗能費、節能費和排污費等費用均可顯著的節約;其次,應用集成工藝技術,將甘蔗制糖廠排水量大、耗水量多、污染周邊環境以及破壞江河水體生態環境的狀況進行徹底改變。通過應用新技術與裝備,也提升了糖廠生產用水系統綜合治理以及循環利用的效率,進而充分做到了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系統,切實做到節能減排,為構建社會綠色甘蔗制糖工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近些年來,伴隨制糖行業的生產技術以及設施裝備、治理污染技術的不斷提升,在節能減排以及治理污染物方面的工作具有突出進步。為了更好的實現對水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推動制糖生產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需要不斷的研究出更高效的節能減排、環保處理集成工藝技術應用于實踐。
[1]黃健泉,黃中興.甘蔗制糖生產節能減排、環保處理集成工藝技術[J].甘蔗糖業,2010(05):38~45.
[2]浦媛媛,陳山.甘蔗糖廠副產物及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J].甘蔗糖業,2012(03):69~75.
[3]房曉玉,龐秋霞.我國甘蔗糖廠節能減排技術發展[J].甘蔗糖業,2014(03):59~63.
TS24
A
1004-7344(2016)33-0334-01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