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聰,李 德,高 玥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沈陽 110159)
民營化工企業環境保護法律問題探討
張天聰,李 德,高 玥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沈陽 110159)
要確保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其關鍵在于如何對環境進行保護并加以合理利用。當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對于民營化工企業來講,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往往會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從法律角度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合理有效性,并能確保企業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共同構建群眾、企業和政府三方共享的美麗環境。
環境保護;化工民營企業;法律問題
1.1 功能缺乏協調性
如果從實踐層面分析,主要表現為環境問題未得到調整或者說相互矛盾未能得到及時調整,換言之,就是說當前政治法律系統作用存在重大矛盾,或者說存在盲區,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系統結構本身完整性缺乏,不少法律制度未能確定,很明顯,與立法滯后存在本質區別。二是系統結構不合理,制度配合不到位。比如說排污費、市政工程管理以及水源利用等方面就缺乏配合。
1.2 有些子系統技術缺乏合理性
對于環境問題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主要是由于不同類型技術運用不夠科學合理導致的,必須通過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因此,要想有效地發揮環保法的作用,其前提是環保法本身就充分合理,要順利做到這一點:一要保證環保法內容滿足技術合理性的要求。當前,不少環境保護制度都是在這一領域內相關技術規范基礎上取得的發展,必須與環境科學的要求相符。二要保證環保法結構能夠達到操作技術合理性的標準。環保法就是從法律層面調整和控制社會的方法,只有確保結構和程序科學合理,以符合市場經濟發展以及法律機制建設的標準。然而,就目前環保法的現狀而言,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結果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現場檢查制度問題等。從整體角度看,環保法并沒有體現出技術性強的明顯特點,更多的卻是原則性規定。
2.1 增強民眾環保維權意識
民營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廢氣以及固體廢棄物都會嚴重污染環境,進而對公眾環境利益造成侵犯,以至于社會失去公平性。對于社會上任何一個成員來講,都享有環境權,但是卻未能有效行使。盡管環保法中指出凡是存在污染危害環境的行為,都有責任及時排除危害,如果環境侵權行為已然發生,必須立即停止,對他人民事權利的行使有妨礙的,都必須及時排除該行為。然而環境污染往往存在潛在性、同時因環境污染受到侵害的主體不僅分布廣泛,還有較強不確定性,使得民政環保維權無法行使。很多公眾即便認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危害,但是由于我國法律法規太過簡單、用詞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公民很難用其主張自己的環境權。即便是民營化工企業確實存在污染環境的行為,除非情況很嚴重,否則公民在綜合權衡訴訟成本和既得利益之后,往往也不會提出環境侵害賠償的要求。因此,從立法角度分析,可以成為民間環保維權組織,增強民眾環保維權意識,從而為公民公平平等享有環境保護權提供有利保障。
2.2 加強民營企業自身的防污和環保意識
作為每個社會個體,都有促進所在行業以及整個國家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義務,并對自身行為負應有的責任。對于民營化工企業而言,往往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這種行為并沒有多少可取性。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到:對于一個秩序井然的國家而言,為了促進社會主體和諧發展,都有義務也有責任為其提供資源信息共享的發展平臺,讓民營企業不斷發展的視野得到拓寬,產業意識得以增強,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環境保護中去。同時,國家管理機構還要為民營化工企業提供防污治理的先進技術和方法,有效降低民營企業因環保而增加過多的成本,還可以在稅收上提供優惠政策,在財政上提供適當補貼。比如說汽車用LPG可以為其在稅收上給予優惠,免除進口關稅、減免消費稅等;對民營企業建設加氣站提供適當補貼,但要明確補貼上限。
2.3 政府從環境立法上合法、合理地引導和監督
對國內民營化工企業而言,要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生存乃至發展壯大,關鍵仍在于自身,只有企業社會形象良好,才有可能受到社會認可,其產品在市場才能獲得一定的競爭力。過去很多民營企業都認為只要盈利并納稅就是盡到社會責任,卻沒有注意到企業社會責任還體現在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上。民營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特別是履行環境保護責任,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所在。除了可以依靠企業自身道德以及長遠發展眼光外,政府應主動對其加以推動和引導。一是要加快法制建設完善。通過法律形式確定企業的社會責任,并讓企業始終自覺遵守安全生產法,同時在不違背環境保護法的前提之下進行生產經營,并不斷完善勞動法。在勞動法中應確定勞動者環保維權的權利,并注明勞動者應享有的法律保護;在環境保護法中對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責任予以明確,以確保企業既能做到守法經營,又能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二是要建立健全企業履行環保社會責任評價機制。不僅要在經濟標準上對企業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始終強調企業環保社會責任,并建立一套全面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實施綠色GDP統計。三是重視社會輿論監督。政府應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宣傳,讓全社會公眾都能對企業社會責任給予關注和重視,對履行社會責任積極的企業進行積極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民營化工企業在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實現經濟收益。
[1] 趙乙名.化工生產中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6(6).
[2] 裴國春.當前化工企業生產中環境保護問題的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2,(3):159.
[3] 王一博.關于私營企業環境保護法律問題探究[J].商,2013,(3):156.
Discussion on Legal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emical Private Enterprises
Zhang Tian-cong,Li De,Gao Yue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how to protect and rationalize the environment. At present,in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For chemical private enterprises,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will often have a negative impac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ound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rom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and to ensure that enterprises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s,common building masses,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 tripartite shared beautifu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hemical private enterprise;legal issues
X322
B
1003–6490(2016)10–0085–02
2016–10–12
張天聰,(1996—),男,遼寧興城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