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霞,閻春霞,王 玲,王煥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 100029)
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管理的思考與探索
秦天霞,閻春霞,王玲,王煥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 100029)
臨床醫學院學生會在高等醫學教育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筆者探討了目前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并從實際工作出發,淺談學生會管理中的新探索,以期為臨床醫學院學生會建設與管理提供參考。
臨床醫學院;學生會;學生管理
學生會是高校黨、團組織指導下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組織,在高校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在專業性較強的醫學院校,尤其在臨床階段學習中,出色的學生會隊伍不但是聯系學生與醫院的橋梁和紐帶,更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輔助力量,在學生管理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探討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特點及存在問題、探索管理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高年級學生參與熱情低
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于大三下半學期開始臨床階段學習,他們已是高年級學生,其中很多人在大一、大二就已經參加了學生會或其他社團組織,對學生會失去了好奇與新鮮感。很多學生加入學生會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服務同學,有一部分人是為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經過大一、大二時期的磨礪,他們認為已經得到了充分鍛煉,無需在臨床學習階段繼續加入學生會,無意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學習以外的事情上;更有甚者,學生會在一些學生眼里變成了“復雜群體”[1],學生會形象扭曲,許多普通學生對學生會失去了信心,這些都降低了高年級醫學生加入學生會的熱情。
1.2學業任務重,就業壓力大
對于醫學生而言,五年制學業課時多、難度高,且醫學知識更新快、課程內容不斷增加、學業負擔重。他們不光需要全面系統地學習掌握醫學專業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包括醫患溝通、倫理學、衛生法學等其他學科知識。尤其進入臨床階段學習后,教師授課進度快,臨床專業知識多,需要學生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及時進行消化和總結。另外,醫學生就業面較窄,用人單位對醫學生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就業形勢不樂觀,致使大部分本科生選擇了考研,他們很早就進入了研究生備考狀態,除了學習,對其他工作和活動表現冷淡,這使學生會開展各項工作出現困難。
1.3專業性質強,活動內容單一
我國現行醫學教育課程設置是以學科為中心的模式,這種高度專業化教育具有極大的職業方向性。課程緊、專業性強,使大部分醫學生忽視了人文素養知識的吸收,對時事關注程度不夠,知識結構單一,眼界不夠開闊[2]。學生會活動往往按照傳統模式繼續組織,方式大同小異,每年都是同一個套路,沒有根據新形勢變化開展適合學生參與的活動,把組織活動當成任務來完成,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能滿足其需求。
1.4人員流動大,梯隊建設難
根據目前五年制醫學生臨床階段學習情況,可將兩年半的時間分解為3個半年和一個一年,即剛步入臨床醫學院的半年、基本了解臨床醫學院的半年、備戰考研的半年、沖刺考研和臨床實習的一年。在剛步入臨床醫學院的第一個半年里,學生對醫院和專業課都處在逐漸了解和學習的階段;第二個半年是學生熟悉醫院和掌握臨床學習方法的半年,也是成為學生會中流砥柱的半年;第三個半年學生開始思考考研、就業等問題,逐漸進入研究生備考狀態,工作意識逐漸淡薄,積極性日益降低;最后一年,即大五的學生基本完全退出學生會。這樣看來,只有半年時間學生會干部可以扎實開展工作,人員流動大對組織建設與傳承極其不利,學生會梯隊難以形成。
2.1注重學生會干部選拔
人才是一個組織發展的動力所在,做好學生會干部選拔工作尤為重要。在學生加入學生會熱情普遍不高的情況下,能夠發現和挖掘愿意為學生服務、有奉獻精神的學生干部是選拔的第一步,這些學生往往都熱愛公益事業,集體榮譽感強,能夠犧牲個人利益來努力維護集體利益。要摒棄那些目的不純、濫竽充數、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作為學生會干部[3]。要改變傳統的團委或輔導教師上級任命制,通過民主測評方式公開、公正地選舉出學生會干部,保證選拔的公平性和科學性。
2.2明確學生會組織定位,加強與班委會的聯系
學生會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組織,其來源于學生、扎根于學生,能夠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及時反映學生心聲。所以,學生會應多為學生干好事、辦實事,成為學生意愿的代言人,以主人翁姿態行使獨立的決策權。在這個過程中,應盡可能少地摻雜教師的想法,讓學生自己決策要成立怎樣的學生會,思考如何發展、如何開展工作、如何做到更高層次的服務。鼓勵學生會參與學院管理,讓學生成為學院發展的主人,使學生在整個臨床醫學院發展中變被動地位為主動地位[4]。
目前院學生會和班委會的工作相對獨立,學生會號召各班學生參與各類活動,一般是由學生會成員直接到班級動員學生,而不是首先通過班委會調動學生積極性,這必然會降低學生會的工作效率,活動效果不佳[5]。要加強學生會與班委會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增強兩者工作的整體性,必要時應吸納班委會成員加入學生會。
2.3突出專業特色,創新活動形式
學生會的核心理念是服務學生,但是在傳統觀念中服務學生被單純理解為開展活動、豐富業余生活,而學生會的工作性質不應該只是“活動型”、而是“服務型”,不是“學生服務活動”、而是“活動服務學生”。
醫學生繁重的學業負擔使他們無暇或是對參與單純的娛樂性活動不感興趣,如何能將專業所學運用到學生會活動中,使他們在活動中能夠更好地活學活用,突出專業特色,這樣不但活動有意思,而且使他們對專業的認識和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我院開展的醫學大家座談會、打工子弟小學支教活動、離退休老教師互助活動、國際會議全程參與工作、社區宣傳義診活動等,都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好評。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能夠提高專業認識、堅定學醫信仰、鍛煉專業技能,從而更好地回歸到學習中去。
2.4注重干部培養,建立激勵機制
學生會干部自身能力決定著整個學生會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對他們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努力培養學生干部始終站在更高點整體、系統地獨立思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獨立設計學生會基本構架、管理制度、運行策略的能力。在學院層面,要積極主動地創造鍛煉發展平臺,使他們更多接觸醫院其他科室或行政部門,進一步了解醫院的整體情況與科室工作,提高個人能力的同時,更為今后就業與深造做準備。另外,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重視角色激勵,向學生會主席團、各部門部長頒發聘書,以此肯定他們在學生工作中的付出與努力,增強他們的自我肯定及自我價值感,從而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學生進一步給予肯定與激勵。
關注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發展是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開展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面對目前臨床醫學院學生會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保證學生會組織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從而為衛生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1]石國亮,萬磊.對高校學生會及其工作若干理論問題的新探討[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8,22(71):72-78.
[2]安書儀.醫學院校學生會的思考和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2,12 (36):244.
[3]陳偉國.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會工作[J].吉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2(2):107-109.
[4]孫志飛,黃文.提升公信力:高校學生會組織建設的基礎工程[J].教育探索,2014(12):64-66.
[5]祝麗云,李維國.高校學生會管理模式探索[J].管理研究,2010,6(5):28-29.
(*通訊作者:王煥英)
G455.7
A
1671-1246(2016)13-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