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紅,唐海霞,李蘭霞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河南漯河462300)
ICU護士離職意愿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趙春紅,唐海霞,李蘭霞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河南漯河462300)
ICU是收治各種危重癥患者的高風險場所,專業技術精細,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非常高,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身心壓力較大,待遇差,以致護理人員產生職業倦怠,不斷離職。分析其離職原因并采取應對方法。
ICU;護士;離職意愿
在衛生保健領域,護士被認為是職業壓力較高的人群之一[1]。護士離職率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護士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2]。當前,全球護理人員的高流失率進一步加重了護理隊伍的缺編問題,這將進一步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負荷,造成更多護理人員因為高工作壓力而離職,形成人員缺編的惡性循環[3]。尤其是在重癥監護病房(ICU)這種現象更為明顯,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癥患者的高風險場所,代表著一所醫院的醫療救治和護理技術水平。患者病情多變,生命體征不穩定,加之ICU配備大量監測、搶救及診療設備,護理工作項目、種類煩瑣,專業技術精細、復雜,造成ICU護士承擔的護理任務重、工作負荷大、精神高度緊張,影響工作質量,從而產生了職業倦怠,多數護士要求更換崗位,甚至辭職。本文通過對我院ICU近幾年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分析ICU護士職業壓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并采取干預措施,以改善護士的工作狀態,減輕護士工作壓力,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加強ICU護士留職愿望,促進護理隊伍的發展,現報道如下。
我院ICU是一個綜合性的ICU,承擔著全院危重癥患者的治療與搶救工作。自2009年至2013年,共有9人脫離ICU工作崗位,其中5人離職,3人換崗,2人調往其他單位。我科共有床位11張,護士21人,5年間護士流失率達43%,流失的護士大多是成熟力量,影響了護理工作的正常運行,導致更多護士產生離職意愿,形成惡性循環。
1.1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我科共有監護病床11張,2013年底共有護士21人,床位與護士比例為1∶1.9,其中包括兩名新上崗輪轉人員,且大多數護理人員處在育齡期,實際在崗護士更少,另外ICU現有護理人員中,一部分為低年資護士,職稱相對較低,臨床工作經驗不足。加之“三班倒”頻繁,周期短,打亂了護士的生物鐘規律,使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損害,部分護士對此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感到難以適應,造成心理壓力增大。
1.2工作環境特殊
ICU患者病情危重多變,護理工作量大,操作技術復雜、難度大,知識更新快。患者病情重,變化快,病死率高,護士時常面對頻死患者的不良刺激,同時使用多種醫療儀器的噪音污染造成心理高度緊張和身心疲勞,患者攜帶各種各樣的留置管道,用藥頻繁、病情復雜多樣,護理難度大,任務重,潛在突發事件多等,加之ICU護士勞動強度遠遠高于普通病房護士,導致ICU護士產生了巨大的身體及心理壓力。
1.3護理工作的高風險
ICU是一個全封閉、全方位、高質量的精細護理場所,患者病情危重、復雜多變,要求護士操作快而準。加之護士每天的操作如穿刺、抽血、注射、處理分泌物、吸痰等職業性接觸容易給自己造成職業危害。這就要求ICU護士既要做好自我防護,又要想方設法確保患者救治的及時到位,保證患者安全救治[4]。
1.4護士的個人價值觀與現實沖突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對護士的職業認識不夠全面,從而使得護士這一職業始終得不到社會應有的理解與重視[5],現如今,全社會仍普遍存在“醫尊護卑”的觀念,長期以來護士地位較低,他們的價值未得到充分認可,從而導致護理職業是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雙高職業。另外,個別醫生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認識,認為護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僅僅起到輔助作用,護士群體得不到重視,再加上大多數人認為ICU護士與普通病房的護士無區別,使得ICU護士的付出與回報不等同。社會地位不被認可、個人歸屬感和價值感受挫,期望值降低,產生抵觸與消極情緒[6]。
1.5職業發展遇到障礙
由于醫院對護士工作不重視,且護理人力資源緊張,護士外出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很少,加上護士晉升的機會又少,導致護士主動學習與工作的積極性降低,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離職意愿。
1.6多元化角色的轉換
ICU患者所有的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及日常照護都由護士來完成,護士承擔著照顧者、教育者、咨詢者、管理者等諸多角色,因此ICU護士工作壓力較大,勞動強度高。ICU護士持續處于這種高應激狀態的工作環境中,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對ICU護理工作的倦怠,而難以體驗到成就感。在結束了緊張忙碌的工作回到家后,會感到精疲力盡,他們不愿參加體育鍛煉及其他娛樂活動,而寧愿選擇在家休息或是補充睡眠。在家庭中護士需盡到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子女的義務,繁重的工作以及過多過高的角色要求,使護士感到力不從心,當角色轉換出現矛盾或角色過多超過個人承受能力時,易導致人際關系的沖突,家庭關系的不和諧及對工作的厭惡感[7],從而使工作疲潰感和離職意愿增加。
1.7特殊的護患關系
由于ICU患者病情嚴重,如意識不清或建立人工氣道者,無法進行護患溝通,加之為預防拔管等對患者的約束,有些家屬不理解。我院的ICU探視制度為限制式,個別家屬對此不清楚,對限制進入ICU陪護存在抵觸情緒,從而導致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一個小的疏忽或失誤就會造成家屬的誤解與不滿,進而導致護患關系惡化[8]。隨著患者和家屬對醫護人員技術要求的提高,護士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引起患者和其家屬的投訴,同時管理層為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對護士的管理和要求更加嚴格[9]。
1.8專業知識與技能
一方面,由于ICU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并且多為跨專科患者,要求護士必須掌握多學科的搶救知識、新技術、新儀器的使用方法,同時ICU護士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護士面臨醫院各種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核,業余時間要進行再培訓與考核,增加了護士壓力。這些因素也成為ICU護士較其他科室的護士壓力大的原因。
2.1對人力資源進行動態管理
與院領導及護理部溝通,根據ICU實際收治患者數量按ICU床護比配備護理人員。實行分層管理模式,將護士分組,每組設組長,負責監督組內人員的護理質量,從護齡與經驗兩方面結合搭配護理人員,根據ICU入住患者的數量、病情及護理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改善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保證護士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創造一個輕松的工作環境。
2.2實行激勵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
對ICU護士的工作給予認可,定期召開座談會,對于工作中表現優秀的護士給予表揚并給予適當經濟獎勵。提高工資和待遇,關心護士的個人家庭生活,消除護士的后顧之憂,使其安心工作。提高夜班費及周末、假日補貼,做到同工同酬。爭取專項政策支持,提高ICU護士的崗位待遇,使ICU獎金處于全院較高水平,增加崗位吸引力,實現崗位績效管理,激勵有經驗的護士留職或主動申請到ICU工作[10]。
2.3提高ICU護士的應對能力
作為護理管理者,積極與護士談心,一方面,做他們傾訴的對象及朋友,使他們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不定期組織一些輕松的活動或聚會,讓護理人員暢所欲言,精神放松,既宣泄了消極情緒,又緩解了心理壓力和緊張,從而使護士獲得心理上的放松和滿足,恢復心理平衡;另一方面,要使護士充分認識ICU工作的性質,學習一些簡單的心理調試方法,注意培養自身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使其在緊張的工作中有效降低負性心理反應,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信而樂觀地從事護理工作,積極投入臨床護理事業中。
2.4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針對壓力原因的不同,加強護理業務的培訓和學習,關注醫療事業發展情況,提高各種儀器設備使用的熟練程度,提高各種搶救技能應用的熟練程度,從而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在工作中減少無效反復行為,改變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緊張狀態。年初制訂學習計劃,根據不同層級的護士進行培訓,如新入職護士的崗前培訓,1~3年護士的崗位培訓,3~5年護士的專科知識培訓,5年以上護士的溝通與素質培訓及全體護理人員的法律知識、衛生法規培訓。通過這一系列的培訓學習,培養護士的學習興趣,彌補專業技術的不足,提高專業技能及應急能力,支持和鼓勵護士接受繼續教育,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11]。
2.5保持積極向上的愉悅心情
首先,引導ICU護士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坦誠、豁達、不封閉,使其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尊、自愛、自強,從自己的職責出發,客觀合理地評價自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改變比較和參照對象,以獲得主觀上的公平感,使心理盡量處于平衡;其次,調整心態,增強職業角色意識,以此作為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從而自覺地勤奮努力工作;再次,控制情緒,培養良好的性格和業余愛好,保持樂觀恬靜的心情。
2.6加強護士的職業素質教育,增強其使命感
為高學歷護士提供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舞臺[12],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激勵護士為能選擇這一職業而無怨無悔。重視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從護理人員職業生涯規劃考慮,把醫院的發展目標和護理人員的個人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把護理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只有做好護士職業生涯規劃,才能留住護理人才,吸引護理人才,增強醫院競爭力,保證ICU護理人才可持續發展[13]。
2.7增加男護士數量,適應ICU護理工作特點
一方面,我院ICU為綜合科室,收治的大都是因意外導致的顱腦外傷、多臟器功能損傷等患者,這些患者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給予全身心護理,特別是男性患者會陰部傷口的觀察與護理工作,更適合男性護士擔任;另一方面,男護士的身體素質強于女護士,如搬運危重患者、為患者翻身等,男護士的優勢非常突出。男護士特別受男性患者歡迎,特別是隱私部位檢查時,避免了護患雙方的尷尬。男護士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無論從控制能力、決策能力、理性思維方面都優于女護士。
護士的離職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他們的流失既影響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又阻礙了醫院的發展,同時加大了醫院的培訓成本。作為護理管理者,首先要主動關心護士的內心需求,了解并掌握護士離職的真正原因,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其次,提高ICU護士的工資待遇,使護士勞有所獲。再次,給予護士晉升與學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降低ICU護士的離職率,穩定護理隊伍,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Mc Vicar A.Workplace stress in nursing:a literature review[J].Nursing,2003(44):633-642.
[2]Angel Amiel,Gomes D L,Mendes I J.Permanence of nerses in their profession[J].Rev Lat Am Enfermagem,2000,8(5):52-57.
[3]楊玉美,李秋潔.護士的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0):48-50.
[4]劉兆娥,王克芳.急診科護士生活方式與職業倦怠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9):44-46.
[5]史德煥,趙靜,劉曉燕.護士工作壓力現狀的調查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34):4-7.
[6]趙光紅,劉義蘭,王桂蘭,等.護士壓力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2,17(9):689-691.
[7]李皓明,史蕾,陸愛平.護士職業倦怠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7,22(19):79-81.
[8]戴維蕾.ICU護士職業壓力現狀及應對方式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49-50.
[9]周美玲,周美齊,汪艷華,等.軍隊醫院ICU聘用護士工作壓力源、生活質量與焦慮情緒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34-335.
[10]朱桂菊.ICU工作環境對護理隊伍發展的影響及相應策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2):65-66.
[11]劉宏宇.心臟監護病房護士的心理壓力分析與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2011,19(2):326.
[12]溫杏良,吳曉霞,李智.護理人員流失現狀調查與管理者的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71-572.
[13]樊燕明,林敏,曾慧韻,等.聘用護士流失的原因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18):2300-2302.
R193
B
1671-1246(2016)22-0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