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錫林郭勒電業局 胡文博
?
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淺析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錫林郭勒電業局胡文博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電網發展的推動,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全新的管理模式在電網發展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的運行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代電網發展的要求,目前國家提出全新的運行管理模式—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是基于監控對變電站運行管理的創新,積極采用電網自動化先進技術,實現集約化管理,以滿足電網發展的需求,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
調控一體化;建設
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發展,變電站數量越來越多,為使變電站能夠集中控制與管理,使人力資源從中解放出來,從而節約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電網提出了調控一體化管理的模式,即成立調度集中監視與控制中心。變電站的四遙信息通過遠動系統對變電站各間隔信息集中采集并經過傳輸通道上送到調度監控中心,由調控中心人員同時對多個變電站監視與控制。這樣的電網運行模式是根據電網的發展提出來了,符合電網發展的要求,但由于是新模式的運行,在建設過程中又存在相關聯的很多問題,為使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能夠在電網運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分析好其優缺點,從而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有效的提高電網運行效率。
1、調控一體化建設是新科技、新技術在電網中應用的體現
調控一體化電網的建設是基于計算機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電子及通訊技術在電力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建設調控一體化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如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等設備的成熟應用,以及數字化變電站的逐步發展,都為調控一體化的成功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無論是電力一次系統還是電力的二次系統,設備在不斷的更新,新設備,新技術在不斷得到應用,從整體電力運行情況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基礎設施的質量在不斷提高必然推動管理模式的進步,調控一體化的建設正是基于此條件下提出的管理運行模式。
2、調控一體化建設更新了管理模式
調控一體化模式的建立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變電站的管理辦法。傳統的變電站由于人員實行值班制度,所有的管理模式重點圍繞本站的人員與設備管理里,例如:運行監視、巡視檢查、缺陷管理、檢修管理等等。調控一體化成立以后很多模式發生了改變。變電站值班人員不在監視變電站監控系統,此項工作由新成立的調控中心負責,同時,根據地理位置的特點,幾座變電站值班人員共同集中在一起,成立操作隊,共同負責本轄區多座變電站的巡視、操作等任務,而不僅僅是對傳統的單一變電站負責。調控一體化的建設促使調度機構成立調控中心,即負責多座變電站的運行監視以及遠程操作等任務。調控中心的成立對自動化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檢修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運行管理模式也做出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觀察,調控一體化的運行管理模式符合電網是發展,是電力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必須邁出的腳步。
3、調控一體化建設緩解了勞動力資源
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力不足的現狀。以往的電網管理模式為變電站值守模式,每一座變電站的運行值守以及日常操作均由本站工作人員進行,如果按每座變電站設置11人,5座變電站就需要55人。調控一體化成立以后,由調度監控中心同時對5座變電站進行監視,原55人就可以按照需求成立操作隊,操作隊成員同時承擔5座變電站的操作任務。很顯然,操作隊人員不需要幾十人之多,這樣,可以將其他人員分離出來總是其他崗位的工作。調控一體化的建設對人員短缺的緩解十分明顯,模式簡單,流程順暢,也符合電網發展的要求。
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建設雖然有利于電網的建設與發展,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利因素,尤其是調控一體化建設的初期,各種模式不能同步改變,出現的問題也就顯而易見。
1、調控一體化建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地區性)
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雖然是電網的發展必然,但是由于各個電網的差異性,調控一體化建設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但為了跟進形式,全國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展此項工作,但是忽略了電網之間存在的差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首先電力設施是否符合調控一體化的建設。很多地區電網發展一直緩慢,電力設施陳舊,故障率較高,在沒有改造設備的前提下就跟隨調控一體化建設的步伐,不但浪費人力物力,而且還達不到調控一體化電網的運行管理要求。其次地域性對調控一體化建設也存在一定的制約。有些地區人口密集,變電站比較集中,有利于調控一體化的建設,但是有些地區人口稀少,變電站建設比較零散,操作隊工作人員從一座變電站到另一座變電站行程較遠,無法提高操作效率。調控一體化需要根據地方的特點設計合理的建設方案,一味的追隨電網發展模式,不但在資源上是極大的浪費,而且達不到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目的。
2、調控一體化建設給檢修人員帶來更多的壓力
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發展對于檢修工作來說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由于調控一體化的建設,很多變電站都成為了無人值守變電站,變電站站內的設備運行狀態完全由調度監控中心的人員依靠遠傳信息來判斷站內設備的運行情況。這樣的模式就決定著任何的缺陷以及隱患檢修人員都必須馬上步入現場進行處理,而不再像以前有人值守變電站,可以根據值班員的匯報來合理的安排檢修工作。調控一體化的建設需要對檢修工作作出合理的調整,否則檢修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在檢修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勢必影響正常的工作。
3、調控一體化建設對監控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以后,由于變電站信息建設與控制完全由調度監控人員完成。而且由于監控人員完全由遠傳信息來判斷設備運行狀況,無法清楚的看到實際設備的工況狀態。這就需要監控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要熟悉電網的結構,掌握設備的正常運行環境,以及了解設備的運行原理,能夠根據信息提示正確判斷出設備的運行情況,能夠根據信息提示分析出存在的隱患,能夠判斷出危險點并能正確的做出決策。由于很多監控人員都是應屆畢業的學生,沒有進行過深入的實踐培訓就上崗工作,沒有設備的認知,以及豐富的經驗,這給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建設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監控人員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對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是電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新技術在電網發展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在建設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困難,電力員工應充分考慮在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制定解決措施,避免盲目建設,這樣才能將電網調控一體化建設按要求達到各項目標,使其在電網中發揮重要作用。
[1]殷自力,陳杰.福建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現[J].電力與電工,2011(04).
[2]孫惠,季曉力,陳知導.智能電網地縣調控一體化技術的模式和應用[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2(11).
[3]李也白,溫尚龍.淺析調控一體化在縣級電網的應用[J].浙江電力,2011(03).